號角雲團契
號角首頁
各地號角
Back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號角月報歐陸版
號角月報香港版
號角月報澳洲版
號角月報英國版
角聲總會
美西南
美西北
德州園地
芝城園地
弗州園地
紐英倫園地
中大西洋姿彩
各期號角
Back
各期號角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19年1月
2019年2月
2019年3月
2019年4月
2019年5月
2019年6月
2019年7月
2019年8月
2019年9月
2019年10月
2019年11月
2019年12月
2018年1月
2018年2月
2018年3月
2018年4月
2018年5月
2018年6月
2018年7月
2018年8月
2018年9月
2018年10月
2018年11月
2018年12月
2017年1月
2017年2月
2017年3月
2017年4月
2017年5月
2017年6月
2017年7月
2017年8月
2017年9月
2017年10月
2017年11月
2017年12月
2020年1月
2020年2月
2020年3月
2020年4月
2020年5月
2020年6月
2020年7月
2020年8月
2020年9月
2020年10月
2020年11月
2020年12月
2021年1月
2021年2月
2021年3月
2021年4月
2021年5月
2021年6月
2021年7月
2021年8月
2021年9月
2021年10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2月
2022年1月
2022年2月
2022年3月
2022年4月
2022年5月
2022年6月
2022年7月
2022年8月
2022年9月
2022年10月
2022年11月
2022年12月
2023年1月
2023年2月
2023年3月
2023年4月
2023年5月
2023年6月
2023年7月
2023年8月
2023年9月
2023年10月
2023年11月
2023年12月
2024年1月
2024年2月
2024年3月
2024年4月
2024年5月
2024年6月
2024年7月
2024年8月
2024年9月
2024年10月
2024年11月
2024年12月
2025年1月
2025年2月
2025年3月
2025年4月
Back
其它出版物
師母手記
一生耶穌是明白
Back
號角朗讀
Back
2020年
Back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1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2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3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11月
12月
9月
10月
2024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5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教會名錄
角聲活動
投稿
廣告合作
支持號角
關於我們
首頁
時事
信仰
見證
家庭
生活
健康
社會
文娛
美食
愛心匯點
基督教角聲佈道團
號角雲團契
號角首頁
各地號角
Back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號角月報歐陸版
號角月報香港版
號角月報澳洲版
號角月報英國版
角聲總會
美西南
美西北
德州園地
芝城園地
弗州園地
紐英倫園地
中大西洋姿彩
各期號角
Back
各期號角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19年1月
2019年2月
2019年3月
2019年4月
2019年5月
2019年6月
2019年7月
2019年8月
2019年9月
2019年10月
2019年11月
2019年12月
2018年1月
2018年2月
2018年3月
2018年4月
2018年5月
2018年6月
2018年7月
2018年8月
2018年9月
2018年10月
2018年11月
2018年12月
2017年1月
2017年2月
2017年3月
2017年4月
2017年5月
2017年6月
2017年7月
2017年8月
2017年9月
2017年10月
2017年11月
2017年12月
2020年1月
2020年2月
2020年3月
2020年4月
2020年5月
2020年6月
2020年7月
2020年8月
2020年9月
2020年10月
2020年11月
2020年12月
2021年1月
2021年2月
2021年3月
2021年4月
2021年5月
2021年6月
2021年7月
2021年8月
2021年9月
2021年10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2月
2022年1月
2022年2月
2022年3月
2022年4月
2022年5月
2022年6月
2022年7月
2022年8月
2022年9月
2022年10月
2022年11月
2022年12月
2023年1月
2023年2月
2023年3月
2023年4月
2023年5月
2023年6月
2023年7月
2023年8月
2023年9月
2023年10月
2023年11月
2023年12月
2024年1月
2024年2月
2024年3月
2024年4月
2024年5月
2024年6月
2024年7月
2024年8月
2024年9月
2024年10月
2024年11月
2024年12月
2025年1月
2025年2月
2025年3月
2025年4月
Back
其它出版物
師母手記
一生耶穌是明白
Back
號角朗讀
Back
2020年
Back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1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2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3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11月
12月
9月
10月
2024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5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教會名錄
角聲活動
投稿
廣告合作
支持號角
關於我們
搜索
首頁
時事
信仰
見證
家庭
生活
健康
社會
文娛
美食
愛心匯點
搜索
專題
基督徒關於耶穌身體的復活得勝不甚了了,常誤以為應許的復活只是靈魂不死,這是希臘哲學架空《聖經》真理的後遺症
細心的信徒很容易發現,對十字架上耶穌的代死犧牲、流血捨命,耳熟能詳;而關於耶穌身體的復活得勝、榮耀再來,卻不甚了了,以致...
繼續閱讀
八個月孩子早產,無法存活,那晚師母做了一個夢,看到耶穌基督抱著女兒對她說:我抱著比你抱著要好……
記得決志和受洗時,牧師都曾問我:是否相信基督耶穌為我們的罪死去、第三天復活?我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但其實並沒有從心裡真正...
繼續閱讀
信主的母親愕然:「還有身體復活這樣的事?死後身體都已經化為灰了,怎麼能復活呢?」
我已故的母親是基督徒,因為她在病痛中向復活救主禱告後,耶穌回應了她的呼求。 那個夜晚 母親從小依從祖母拜偶像,卻未得安寧...
繼續閱讀
復活和永生,是理性難以明白的事,卻是人心深處所嚮往,更是創造宇宙萬物的神清楚的應許。
基督徒相信復活,相信永生。雖然這是理性難以明白的事,卻是人心深處所嚮往,更是創造宇宙萬物的神(上帝)清楚的應許。 永生是...
繼續閱讀
人死後成了殘骸枯骨,如何能骨肉重生?聖經寫出答案
復活節,是西方社會最重要節日之一。「復活」一詞,也被廣泛使用,例如托爾斯泰其中一部經典之作,就以《復活》為名。「復活」是...
繼續閱讀
在家教育,是個不容易的決定,夫妻需要共同探討,做一些準備
選擇在家教育,對一般家庭來説是個不容易的決定,因為這是全家人一起行動的事工,夫妻更要同工。在決定之前,夫妻需要同心謙卑,...
繼續閱讀
在家教育 通關步驟:了解法規、尋找資源、探索教材
第一步,了解相關法規 可在教育部網頁ed.gov搜索home school regulation map,第一個網頁上就...
繼續閱讀
在家教育,每個家庭都不一樣
在家教育,每個家庭都不一樣。孩子多少、個性和年齡,家庭生活方式以及在家教育的方式,都會影響每天的日程。 我們家並沒有每日...
繼續閱讀
在家教育美善,但不是人人都可行,另外一條出路在於...
今日的美國教育令人憂慮,「去道德化」已不足以形容目前情況,自由主義與進步主義思潮合流,可以說已顛覆了美國教育系統。從表面...
繼續閱讀
在家教育5個常見的問題
1、在家教育會否缺失社交環境? 在家教育的孩子,合作能力、對別人的同情心、自我控制能力等,與公立學校的孩子沒有根本差別。...
繼續閱讀
早上八點,在家教育已經開始了:預備早餐、飯間交談和飯後收拾,都是課程的一部分
第一次聽到「在家教育」這個名詞,是1995年老大在密西根州讀書時。 第一次認識「在家教育」家庭 每年暑假都全家開車送老大...
繼續閱讀
關心孩子未來的父母要回歸家庭,思考教育的目標
脫離學校系統 「在家教育」是指脫離公立學校或全日制私立學校系統,只靠家庭與社會資源為孩子提供教育的方式,也是公立學校興起...
繼續閱讀
這個父親節呼籲:請回家,好好地為下一代而活!
華人傳統非常重視下一代的教育,從古時的孟母三遷,到今天的虎爸虎媽,似乎父母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下一代更好的生活。 疫後時代...
繼續閱讀
五月最後一個星期一,無論你身在何處,請放下手中事情
精選
「國殤日(Memorial Day)」又名「陣亡將士紀念日」,起源於美國從血腥的南北戰爭中艱難復原的年代。 紐約藥店老闆...
繼續閱讀
在這個日子裡,我們懷念每一位再也回不了家的軍人……
在歐洲戰場勝利日與美國國殤節匯聚的5月,我們特別緬懷為戰勝法西斯、保衛世界和平而置生死於度外的華裔美軍戰士! 屬於他們的...
繼續閱讀
某些時刻,潛藏在人性裡的「歧視之惡」是難以抑制的,讓我們更深反思
在美國,雖然歧視行為是犯法的,但仍然不斷發生,近期媒體更是頻頻報道華人受岐視的個案。這可能是由於我們的膚色,也可能與我們...
繼續閱讀
若自己的良心仍在沉睡,是無法要求這個世界有良心的。
有人說,比起大自然來,歷史對人類的感情更嚴酷殘暴——大自然僅僅要求人滿足於天賦本能,而歷史卻迫使人擁有理智,因為:歷史,...
繼續閱讀
歷史本是沒有終局的戲,而每個結局都是新情節的開始——誰是希特勒?
被譽為「20世紀摩西」的默片大師卓別林(Charlie Chaplin),曾在自傳中寫到:「對我來說,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
繼續閱讀
歧視的溫床是人無法自己除掉的驕傲和自我高舉,人人都在歧視
精選
自疫情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個月,仇視亞裔現象頻生,喚起華人直接面對美國社會長久的種族歧視的問題。 冤仇自古無處不在 華人遭...
繼續閱讀
地球這麼大,人口這麼多,我們一個人環保有用嗎?當然。
1970年以來,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而熱帶森林卻在1980年至2000年失去了一億公頃。2019年5月,聯合國全球環境報...
繼續閱讀
人類對地球破壞到今天的地步,深層的原因,是人類的貪婪、自私和罪性
在1760年西方開始工業革命以前,人類主要以耕種、畜牧、打漁、狩獵、擷取、挖掘、開採維生。所謂「天生天養,靠山吃山、靠水...
繼續閱讀
地球暖化之後,物種大滅絕,冬眠熊早醒,永凍層融化,古老的病毒將復活……
「末日鐘(Doomsday Clock)」由《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
繼續閱讀
如果愛情有顏色,英國佈道家司布真形容它是「紫羅蘭色」,象征神聖不可侵犯
上世紀70年代,加拿大學者John Lee研究了古希臘到當代的巨量文獻後,提出愛情顏色論(Color Theory of...
繼續閱讀
地球和我有關係嗎?我的個人行為對地球有影響嗎?怎樣使地球更適合我和子孫後代居住?
做這期專題前,我們向身邊的朋友發出三個問題,得到了加拿大莊小姐和Karen、澳洲Grace、英國馮先生、香港黃小姐、遠在...
繼續閱讀
如果要做到開車環保,並不是天方夜譚,只要小小改變一下生活習慣就可以有大成效
身為汽車專欄的作者,寫環保文章好像有一些自相矛盾。一方面叫大家去享受汽車馬力帶來的樂趣,另一方面又要環保,如何能做到兩者...
繼續閱讀
為傳福音在非洲行走三萬多哩,李文斯頓以「非洲之父」聞名於世
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 1813-1873),為了傳揚耶穌基督拯救世人的愛,在非洲中部行走三萬多哩...
繼續閱讀
情人+摯友!與你的愛人建立「超級友誼」
浪漫的節期惹人遐思,今年尤其特別,在2月之內,就有兩個情人節。一個是2月14日的聖瓦倫丁日(Valentine's Da...
繼續閱讀
為赴中國宣教守單身!她是美南最早的女碩士
去年全球經濟困難,但美國南方浸信會聯會(SBC)國際宣教部(IMB)的「慕拉蒂聖誕奉獻」卻募集了1.595億美金。這個籌...
繼續閱讀
從穆斯林國家宣教,到波蘭事奉,單身女宣教士與另一半相遇在他鄉
1988年完成護士課程後,隨即參加「忠僕號」福音船宣教。原只為尋找真我、學習事奉,最後竟變成終生承諾。這是不可逆轉的決定...
繼續閱讀
相遇福爾摩沙 共譜切膚之愛
婚戀研究中有一個重要概念,叫作「共享現實(Shared Reality)——戀愛時相愛程度差不多、預期感情走向較一致的情...
繼續閱讀
瑪莉亞離世時只有33歲,與戴德生結婚12年餘。直到最後,他們的愛依然堅強
眾所週知,戴德生(J. Hudson Taylor)是宣教巨人,他所創立的中國內地會(CIM),曾差派800多位宣教士到...
繼續閱讀
疫情當前:這15種職業需求增長
美國雇傭網站Indeed 列出未來五年預測需求上升的15個職業。 護理(Home Health Aide) 平均時薪$1...
繼續閱讀
我們正在經歷的歷史瞬間
2020年12月8日早晨6時31分,在英格蘭中部Coventry地方醫院,90歲老人Margaret Keenan,成為...
繼續閱讀
疫情肆虐之下,衣食住行發生了哪些新變化?
想不到30年前,迪士尼(Disney)在Epcot Center所顯示的電子虛擬世界(Virtual World),竟在...
繼續閱讀
經過大考 回歸本分
新冠疫情曾一度讓全球近16億學生停課,據推測,明年大約2,380萬名學生可能輟學或無法上學,將導致歷史上最大的教育中斷。...
繼續閱讀
再戰江湖 憑什麼?
新年之際,人們都在期待疫情過去,再戰江湖。憑什麼來再戰江湖?最普遍的答案是:憑自己!誠然,有誰比自己更可靠,更有意願來保...
繼續閱讀
2021:世界不再一樣,你準備好了嗎?
2020年這多事之秋隨著時光流逝,人們帶著熱情和希望迎接2021年的來臨。經過Covid-19的蹂躪,世界不再一樣,我們...
繼續閱讀
「回憶」會是在這個節日陪伴我們度過艱難、療愈寂寞的一個出路
回憶、相信和盼望 回憶、相信和盼望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一年的聖誕節,一個想念親朋、懷念過去時光的季節。在今年這個前...
繼續閱讀
讓人驚訝的謝飯禱告
精選
「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
繼續閱讀
看到聖誕禮物,他整個人都驚呆了
精選
兒子想要的聖誕禮物 2016年的年底,教會特別舉辦了一個聖誕節的外展活動,除了晚餐、遊戲、福音信息之後,也有交換禮物的環...
繼續閱讀
那一刻,我淚流滿面
精選
聖誕得新生 時光荏苒,轉眼間又一個聖誕節即將來臨。去年的聖誕節前夕,我受洗的畫面仍歷歷在目。在我的生命中,這是個意義非凡...
繼續閱讀
我的房間讓你住
精選
聖誕節,很多教會都要舉行感恩聚會,弟兄姊妹一家大小,還邀請新朋友,來相聚同慶祝,通常有話劇表演,演耶穌誕生的故事。張弟兄...
繼續閱讀
多角度回憶
精選
難以忘懷的情景,種種的回憶,其實都在評估著我們的人生 我們可以用多角度去思考「回憶」。回憶當然是屬於過去的,那些刻骨銘心...
繼續閱讀
「烏合之眾」也能登上「大舞台」
精選
登上報佳音大舞台 角聲17年前在皇后區開始長者團契,我和外子便參加了每週二的聚會,直到如今。團契開始叫「怡康小聚」,兩年...
繼續閱讀
我算什麼?
精選
弱質女子大病不死,唯一理由是上帝要她繼續用感恩來見證祂的慈愛。 我十多歲就有腎病,至今70多歲一直沒法做工賺錢,只能做做...
繼續閱讀
不用等到感恩節
精選
每一個尋常的日子都有不尋常的恩典在身邊縈繞。 感恩節的傳統節目之一,就是唱詩《數算主恩》:「主的恩典樣樣都要數,主的恩典...
繼續閱讀
感恩與歸「零」的智慧
精選
當一個人願意讓自己歸「零」,那麼他得到的一切都是加添上去的恩典了!是否能將自己歸「零」,是一種智慧。當一個人願意讓自己歸...
繼續閱讀
不尋常感恩
精選
我們可以求兩個神蹟:一是師母的病好了;二是兩個罪人無瑕無疵地進入永生。其實第二個神蹟不是更可信嗎? 我和太太梁郭明潔姊妹...
繼續閱讀
疫情中的感恩節如何過?
精選
今年由於疫情,或許無法像往年一樣聚在一起過節,但感謝賜平安的上帝留給我們生命a的氣息。 感恩節是我們家的主要節日。每年感...
繼續閱讀
她在沒有心理預備下,驟然加入失業大軍行列
精選
Covid-19疫情嚴峻,政府勒令所有公眾場所於3月18日全部關閉。陳惠突然之間失業。她在接受採訪時說:「因鄰近的公寓大...
繼續閱讀
上一頁
下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
基督教角聲佈道團
隱私條款(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