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角雲團契
號角首頁
各地號角
Back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號角月報歐陸版
號角月報香港版
號角月報澳洲版
號角月報英國版
角聲總會
美西南
美西北
德州園地
芝城園地
弗州園地
紐英倫園地
中大西洋姿彩
各期號角
Back
各期號角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19年1月
2019年2月
2019年3月
2019年4月
2019年5月
2019年6月
2019年7月
2019年8月
2019年9月
2019年10月
2019年11月
2019年12月
2018年1月
2018年2月
2018年3月
2018年4月
2018年5月
2018年6月
2018年7月
2018年8月
2018年9月
2018年10月
2018年11月
2018年12月
2017年1月
2017年2月
2017年3月
2017年4月
2017年5月
2017年6月
2017年7月
2017年8月
2017年9月
2017年10月
2017年11月
2017年12月
2020年1月
2020年2月
2020年3月
2020年4月
2020年5月
2020年6月
2020年7月
2020年8月
2020年9月
2020年10月
2020年11月
2020年12月
2021年1月
2021年2月
2021年3月
2021年4月
2021年5月
2021年6月
2021年7月
2021年8月
2021年9月
2021年10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2月
2022年1月
2022年2月
2022年3月
2022年4月
2022年5月
2022年6月
2022年7月
2022年8月
2022年9月
2022年10月
2022年11月
2022年12月
2023年1月
2023年2月
2023年3月
2023年4月
2023年5月
2023年6月
2023年7月
2023年8月
2023年9月
2023年10月
2023年11月
2023年12月
2024年1月
2024年2月
2024年3月
2024年4月
2024年5月
2024年6月
2024年7月
2024年8月
2024年9月
2024年10月
2024年11月
2024年12月
2025年1月
2025年2月
2025年3月
2025年4月
Back
其它出版物
師母手記
一生耶穌是明白
Back
號角朗讀
Back
2020年
Back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1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2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3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11月
12月
9月
10月
2024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5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教會名錄
角聲活動
投稿
廣告合作
支持號角
關於我們
首頁
時事
信仰
見證
家庭
生活
健康
社會
文娛
美食
愛心匯點
基督教角聲佈道團
號角雲團契
號角首頁
各地號角
Back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號角月報歐陸版
號角月報香港版
號角月報澳洲版
號角月報英國版
角聲總會
美西南
美西北
德州園地
芝城園地
弗州園地
紐英倫園地
中大西洋姿彩
各期號角
Back
各期號角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19年1月
2019年2月
2019年3月
2019年4月
2019年5月
2019年6月
2019年7月
2019年8月
2019年9月
2019年10月
2019年11月
2019年12月
2018年1月
2018年2月
2018年3月
2018年4月
2018年5月
2018年6月
2018年7月
2018年8月
2018年9月
2018年10月
2018年11月
2018年12月
2017年1月
2017年2月
2017年3月
2017年4月
2017年5月
2017年6月
2017年7月
2017年8月
2017年9月
2017年10月
2017年11月
2017年12月
2020年1月
2020年2月
2020年3月
2020年4月
2020年5月
2020年6月
2020年7月
2020年8月
2020年9月
2020年10月
2020年11月
2020年12月
2021年1月
2021年2月
2021年3月
2021年4月
2021年5月
2021年6月
2021年7月
2021年8月
2021年9月
2021年10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2月
2022年1月
2022年2月
2022年3月
2022年4月
2022年5月
2022年6月
2022年7月
2022年8月
2022年9月
2022年10月
2022年11月
2022年12月
2023年1月
2023年2月
2023年3月
2023年4月
2023年5月
2023年6月
2023年7月
2023年8月
2023年9月
2023年10月
2023年11月
2023年12月
2024年1月
2024年2月
2024年3月
2024年4月
2024年5月
2024年6月
2024年7月
2024年8月
2024年9月
2024年10月
2024年11月
2024年12月
2025年1月
2025年2月
2025年3月
2025年4月
Back
其它出版物
師母手記
一生耶穌是明白
Back
號角朗讀
Back
2020年
Back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1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2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3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11月
12月
9月
10月
2024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5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教會名錄
角聲活動
投稿
廣告合作
支持號角
關於我們
搜索
首頁
時事
信仰
見證
家庭
生活
健康
社會
文娛
美食
愛心匯點
搜索
專題
母親的愛,從兒時的奉獻到晚年的陪伴,彰顯出無盡的力量,如同上帝對我們的愛,永恆而深厚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爸爸經常需要出差或下鄉,很少在家。媽媽每天都忙着處理好多事,但是,又總有辦法趕在我們放學之前到家預備飯...
繼續閱讀
大民吸毒十年,以為會死在毒品上,父親對他完全不抱希望,姐姐也絕望,只有母愛不言放棄
我是大民,今年三十二歲。我父母一共生了五個孩子,我是老五,最小的,我上面有四個姐姐,我是家中的獨生兒子,我家的生活水平屬...
繼續閱讀
契娘的天堂之旅
某年的母親節前夕,我跟隨華叔去養老院探望他的契娘(乾媽)。契娘一見到華叔,原本像秋天般乾枯的臉,立刻就像到了春天一樣,所...
繼續閱讀
母親獨寵特殊兒,愛女被忽略。她的悔改禱告,智慧轉變尊重,信靠神救女兒,期待未來光明
我有兩個孩子,女兒Linna今年即將大學畢業,兒子Wilson 19歲,是個有自閉症的特殊孩子。和許多有特殊兒的父母一樣...
繼續閱讀
林斐如有兩個兒子——一個自閉症,生下來就被診斷患「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症(SCID)」,兩個特殊孩子卻給她帶來大大祝福。陪伴成長,接受角色,以微笑迎接挑戰。
我有兩個兒子,如今27和23歲,都已經大學畢業在上班了。大孩子Thomas是中重度自閉症;第二個孩子Samuel,生下來...
繼續閱讀
邱銘凰姊妹因為特殊孩子,領受到神的特殊愛,不靠特教專業,卻用愛來面對挑戰,信主後更將愛傳揚出去
上帝賜給我一個特別的孩子,讓我因着他,得着上帝特別的愛,也用這特別的愛來愛他。 不選特教專業 卻得一個特殊孩子 因丈夫林...
繼續閱讀
各大公司鉚足勁‧孩子上班歡樂聲
⊙一眾小記者˙進白宮採訪 去年4月27日,白宮為員工舉辦「帶孩子上班日」;在白宮的南草坪,舉行「模擬記者會」。美國總統拜...
繼續閱讀
溯本追源看歷史․為何帶兒女上班?
帶孩子上班?一群小朋友在辦公室東張西望到處跑?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每年4月的第4個星期4,美國有超過350萬個工作場所...
繼續閱讀
啟迪下一代:鼓勵華人公司推動「帶兒女上班日」,傳承價值觀念,塑造家庭企業文化
鼓勵華人公司․積極參與活動 「帶兒女上班日」,讓孩子有機會接觸父母的工作環境,了解父母的職業內容,幫助孩子思考工作的價值...
繼續閱讀
加拿大一富人生前立下遺囑,要用巨額遺產,買全城人的貪婪!誰能在10年內生下最多孩子,誰就可以繼承這筆龐大遺產,結果...
問大家一個問題:「金錢的本質是什麼?」 生子競賽 絕無僅有 一百年前,有位加拿大富人查爾斯·萬斯·米勒(Charles ...
繼續閱讀
麻醉科醫師分別帶過兩個女兒上班,在手術室旁觀,兩個女兒的反應很不一樣
4月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的「帶孩子去上班日(Take your daughters and sons to work da...
繼續閱讀
對大部分人而言,工作或許是一種主要的謀生手段,也可以是出於興趣、理想和信念。作為基督徒,工作的意義是什麼呢?
在美國,每年4月第4個星期四,是帶孩子上班日。很多企業和政府機構,包括白宮,都號召員工與子女一起來上班,並為孩子安排特別...
繼續閱讀
親子同樂:十年級學生陳欽霖跟父親上班,共享工作體驗,擴展孩子視野,深化親子情感,營造和諧家庭氛圍
又到了春暖花開的陽春四月。這個月的節假日並不多,除了清明節的踏青春遊外,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日子,就是第四個星期四的「帶...
繼續閱讀
【社論:珍重關係】帶孩子上班:建立美好親子關係與職場和諧
帶孩子上班,可以建立美好的親子關係;在同事中間,因這機會多了解一點彼此的家庭狀況,彼此關心,因而也可以建立美好的工作關係...
繼續閱讀
從乳癌的困境中找到祝福:丁琪加入「角聲癌症協會」找到勇氣與轉變
好久沒回台灣的我,年初回去和老同學見面,大家好興奮啊!從13歲就認識的同學,除了翻出陳年往事,彼此調侃之外,最愛談的話題...
繼續閱讀
從乳癌的困境中找到神的美意:Katy姊妹的信仰旅程與生命的驚人轉變
在過去三年半中,我經歷了年邁的父母,在9個月內相繼離世的悲慟!緊接着一連18個月,做了換膝手術、乳癌的四次手術、6個月一...
繼續閱讀
【社論:依然幸福】心靈的力量與信仰的支持:在人生困難中尋找並維持幸福的生活方式
人們慣於為人生定下一些幸福指標。但不幸的是,這些所謂幸福指標,往往讓許多人陷入苦惱之中。例如,如果認為幸福是在一個美好家...
繼續閱讀
梁永泰博士︰不以福音為恥,因福音有復活的大能
文:愛倫 耶穌被人迫害、唾棄、看不起,信耶穌被人揶揄是迷信,難道信耶穌是羞於啟齒的事情? 遠在第一世紀,使徒保羅已經說:...
繼續閱讀
乳癌現狀與挑戰:提供給華人婦女的關鍵資訊與認識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全球癌症觀察站(GLOBOCAN)」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起,乳癌已超越肺癌成為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症。...
繼續閱讀
乳癌的威脅與應對:從驚人的數字到家庭的挑戰與希望
女性身材凹凸有緻、曼妙多姿,是上帝美麗的傑作。但乳癌發生,讓不少女性痛失S形的身段,威脅著她們的生命安危。美國防癌協會(...
繼續閱讀
乳癌宣導紐約盛會‧粉紅絲帶列車活動
隨着移民潮的湧入,華裔罹癌人數與日俱增,乳癌發生率一直位居婦女癌症首位。自2019年底,新冠病毒(COVID-19)入侵...
繼續閱讀
愛情的長久守護:基督徒夫妻之福 — 兩心相連,信仰共構是守護愛情的「保鮮法」
為何AARP雜誌說,一些夫妻在步入空巢期後,就分道鑣,在老當益壯的時期,反倒老當「易撞」,甚至離婚收場。 圖:貝琳達 倒...
繼續閱讀
社論:【相信愛情】愛情的堅持與更新,迷戀與信心的交織 — 重新理解愛,源自神的大愛
不少人堅定地歌頌愛情,但很多時候人們所謂的「堅定」,用「迷戀」來形容更合適。同時,很多人在實際的人生抉擇上,愛情往往不是...
繼續閱讀
愛的真諦:基督教視角下的愛情與婚姻 — 重建愛情根基,燃點浪漫與美麗
愛情,是文學作品中一個最常見的主題,也是人們生活中永恆的追求。兩個原本孤單的人,若能相愛,攜手進入婚姻殿堂,面對生活的各...
繼續閱讀
一堂課開始的戀情,文琤在剛當兵回來的學長身邊坐了一個學期,八年後他們步入禮堂
大三開學,文琤走進教室,慣坐的位子上已坐着陌生的面孔,正想尋找其他座位,班代對她說:「同學,這是剛剛當兵回來的學長,還沒...
繼續閱讀
「真愛宣言:孔雀東南飛」— 中國傳奇與歐洲皇帝的深情誓言
自古以來,貞忠的愛情故事,總能觸動心弦!但流傳下來的真實故事,並不多見。很多文學創作和民間傳說,只為滿足人的愛情幻想,例...
繼續閱讀
30多歲未嫁、被人恥笑的中國剩女,多年來一直向上帝呼求:耶穌基督派天使,將自己從歧視和責駡中拯救出來
文文和Ken皆已逾耳順之年。他們結婚20多年,沒有子女,但夫妻恩愛,互敬互重。婚前,他們分別在中美兩國不同的文化和社會環...
繼續閱讀
英俊空軍亂世情,王伯伯和王媽媽結婚已經超過62年:「我們的婚姻是上帝做媒。」
王伯伯和王媽媽結婚已經超過62年,說起當年的戀愛故事,王媽媽Jean很清楚地總結:「我們的婚姻是上帝做媒。」如果不是上帝...
繼續閱讀
施欣然一生守愛,孤而不悔──為愛,至死不休!
施欣然,喜樂而滿有愛心,雖獨身而子女成群。她從小接受良好教育,曾任多所孤兒院的院長。 十多歲時,欣然已情竇初開,對方是「...
繼續閱讀
辯論對手成愛侶:攜手24年,回想這段故事,看似平凡,其中卻有神奇妙的安排
宋愛家牧師與多加師母第一次「正面交鋒」,是在企業的辯論決賽,當初屬正、反兩方的二人,是如何成為對方的初戀,最終走進婚姻殿...
繼續閱讀
為何愛情會變質
熱戀中的男女,「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愛慕之情熾烈。步入婚姻後,昔日純美的愛情,滲入柴米油鹽的碎砂,便漸漸褪色。許多夫妻...
繼續閱讀
如果你真正愛上一部車,你會想和它共闖天涯;而愛上一個人,你也會想和他白頭偕老
筆者要在文章開頭先公開聲明一件事情,這篇文章是完全以我男仕的角度去寫作,我熱愛汽車的程度,絕對不會少過愛我的家人。身為汽...
繼續閱讀
2024年底,美國將第二次把人類送上月球,太空人格洛弗(Victor Glover):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神秘浩瀚的外太空,是「兵家必爭之地」,2024年世界各大強國,紛紛投入資源,積極實踐多項宇宙計劃,以展現國家科技及國防實...
繼續閱讀
社論:「新」的境界․深不可測
我們對新的事物、新的意念都很有好感。例如,我們歡迎新的機會,欣賞創新發明,呼吸新鮮空氣,樂於打開新的局面……「新」的境界...
繼續閱讀
新的一年會比過去更好嗎?更蒙恩嗎?更快樂嗎?無論如何,我可以不一樣
登上2024年的立志列車(圖/ Ines Lee) 元旦除夕,有不同的方式迎接新年倒數。我們團契就選擇共聚、唱聖詩和分享...
繼續閱讀
美國央行宣佈維持利率不變,並預計2024 年將考慮降息,市場反應一片歡騰!
聯儲蘊釀減息․緩和衰退風險 最新消息!2023年12月13日,美國央行宣佈維持利率不變,並預計2024年將考慮降息,市場...
繼續閱讀
2024巴黎奧運會——以新奇浪漫的思維,打造一個「創新、熱情、友好、環保」的奧運會
2024年的體壇盛事,非《巴黎奧運會》莫屬。自從2017年,巴黎申辦奧運成功以來,全法國便密羅緊鼓籌備,希望以新奇浪漫的...
繼續閱讀
超級選舉年——20 多個國家舉行最高元首選舉,全球大變天
若說2024是全球超級大選年,應該沒有人反對。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2024年全球有20多個國家,舉行最高元首選舉,其中包...
繼續閱讀
科技、醫療、環保新面貌:祈願創新者存敬畏上帝的心,不離開上帝美善的法則,讓科技發展成為人類的祝福!
邁入2024年的新門檻,科技、醫療、環保、地緣生活的新貌紛紛湧現,不僅為企業和產業開啟蓬勃商機,更為大眾民生引進更安適、...
繼續閱讀
2024年來臨之際每一個基督徒在世上經歷各樣事物時,不要忘記我們所仰望等候的,並不是地上的一切,而是天上的「上帝之城」
歲首年終,是繼往開來的時候。感謝神(上帝),回顧過去的一年,有祂的恩典和工作,更有許多值得感恩的地方。 2023年,全世...
繼續閱讀
以色列啊 你要聽
中東地區戰事又起,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也啟發不少人開始重新審視以色列民族及其歷史。 猶太民族的起源 猶太民族由於有舊約《聖...
繼續閱讀
在伯利恆過聖誕
「他們在那裡的時候,馬利亞的產期到了,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路加福音》二章...
繼續閱讀
社論:人人可享的聖誕歡樂
一個人若要生活得好,恩典與真理的維護是很重要的。恩典,就是當生活擔子太重,深感軟弱,再沒有力量走下去時,有人無條件地伸手...
繼續閱讀
以色列:耶穌基督誕生之地
以色列坐擁地中海的東岸,與黎巴嫩、敘利亞、約旦和埃及為鄰。這片土地,有着非同一般的地理、歷史和文化。 豐富多樣的地理氣候...
繼續閱讀
地震、野火、瘟疫、戰爭……各樣的天災人禍預示耶穌基督再來,不是天方夜譚
「耶穌基督將從天而降,重臨大地。」這對很多人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敬虔的基督徒,對此深信不疑,因為基督再來的預言,源自...
繼續閱讀
以色列土地上的人們:一篇文章讓你瞭解這片土地的移民史
聖誕節的起源地,以色列地,是一塊充滿多樣性和歷史厚重的土地,承載着多個族群的故事,在這土地上居住過和正在居住的人們,他們...
繼續閱讀
移民美國的象徵——五月花號 | 與當代移民尋求庇護或機會的經歷共情
1620年9月16日,英國3桅蓋倫大帆船「五月花號」從普利茅斯出發,單獨完成了為期66日的航程。船上102名乘客和大約3...
繼續閱讀
別為我哭泣,阿根廷
自從《別為我哭泣,阿根廷》這首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歌曲誕生以來,就一直見證着這個拉丁美洲第三經濟體的國家,經歷重重艱難困...
繼續閱讀
走進普利茅斯博物館,五月花號歷史深度遊|今年基督徒感恩節旅行首選
在400多年前,著名的「五月花號(Mayflower)」載着102位英國清教徒(Pilgrims)從英格蘭出發,經過十週...
繼續閱讀
【社論】感恩是興盛人生的根
興盛人生與感恩的心有着很密切的關係。當我們看到枝葉茂盛的樹時,樹的根一定伸得很深;當根部吸收足夠水分時,樹就會枝葉青翠繁...
繼續閱讀
上一頁
下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
基督教角聲佈道團
隱私條款(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