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角雲團契
號角首頁
各地號角
Back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號角月報歐陸版
號角月報香港版
號角月報澳洲版
號角月報英國版
角聲總會
美西南
美西北
德州園地
芝城園地
弗州園地
紐英倫園地
中大西洋姿彩
各期號角
Back
各期號角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19年1月
2019年2月
2019年3月
2019年4月
2019年5月
2019年6月
2019年7月
2019年8月
2019年9月
2019年10月
2019年11月
2019年12月
2018年1月
2018年2月
2018年3月
2018年4月
2018年5月
2018年6月
2018年7月
2018年8月
2018年9月
2018年10月
2018年11月
2018年12月
2017年1月
2017年2月
2017年3月
2017年4月
2017年5月
2017年6月
2017年7月
2017年8月
2017年9月
2017年10月
2017年11月
2017年12月
2020年1月
2020年2月
2020年3月
2020年4月
2020年5月
2020年6月
2020年7月
2020年8月
2020年9月
2020年10月
2020年11月
2020年12月
2021年1月
2021年2月
2021年3月
2021年4月
2021年5月
2021年6月
2021年7月
2021年8月
2021年9月
2021年10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2月
2022年1月
2022年2月
2022年3月
2022年4月
2022年5月
2022年6月
2022年7月
2022年8月
2022年9月
2022年10月
2022年11月
2022年12月
2023年1月
2023年2月
2023年3月
2023年4月
2023年5月
2023年6月
2023年7月
2023年8月
2023年9月
2023年10月
2023年11月
2023年12月
2024年1月
2024年2月
2024年3月
2024年4月
2024年5月
2024年6月
2024年7月
2024年8月
2024年9月
2024年10月
2024年11月
2024年12月
2025年1月
2025年2月
2025年3月
2025年4月
Back
其它出版物
師母手記
一生耶穌是明白
Back
號角朗讀
Back
2020年
Back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1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2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3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11月
12月
9月
10月
2024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5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教會名錄
角聲活動
投稿
廣告合作
支持號角
關於我們
首頁
時事
信仰
見證
家庭
生活
健康
社會
文娛
美食
愛心匯點
基督教角聲佈道團
號角雲團契
號角首頁
各地號角
Back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號角月報歐陸版
號角月報香港版
號角月報澳洲版
號角月報英國版
角聲總會
美西南
美西北
德州園地
芝城園地
弗州園地
紐英倫園地
中大西洋姿彩
各期號角
Back
各期號角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19年1月
2019年2月
2019年3月
2019年4月
2019年5月
2019年6月
2019年7月
2019年8月
2019年9月
2019年10月
2019年11月
2019年12月
2018年1月
2018年2月
2018年3月
2018年4月
2018年5月
2018年6月
2018年7月
2018年8月
2018年9月
2018年10月
2018年11月
2018年12月
2017年1月
2017年2月
2017年3月
2017年4月
2017年5月
2017年6月
2017年7月
2017年8月
2017年9月
2017年10月
2017年11月
2017年12月
2020年1月
2020年2月
2020年3月
2020年4月
2020年5月
2020年6月
2020年7月
2020年8月
2020年9月
2020年10月
2020年11月
2020年12月
2021年1月
2021年2月
2021年3月
2021年4月
2021年5月
2021年6月
2021年7月
2021年8月
2021年9月
2021年10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2月
2022年1月
2022年2月
2022年3月
2022年4月
2022年5月
2022年6月
2022年7月
2022年8月
2022年9月
2022年10月
2022年11月
2022年12月
2023年1月
2023年2月
2023年3月
2023年4月
2023年5月
2023年6月
2023年7月
2023年8月
2023年9月
2023年10月
2023年11月
2023年12月
2024年1月
2024年2月
2024年3月
2024年4月
2024年5月
2024年6月
2024年7月
2024年8月
2024年9月
2024年10月
2024年11月
2024年12月
2025年1月
2025年2月
2025年3月
2025年4月
Back
其它出版物
師母手記
一生耶穌是明白
Back
號角朗讀
Back
2020年
Back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1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2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3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11月
12月
9月
10月
2024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5年
Back
1月
2月
3月
4月
教會名錄
角聲活動
投稿
廣告合作
支持號角
關於我們
搜索
首頁
時事
信仰
見證
家庭
生活
健康
社會
文娛
美食
愛心匯點
搜索
專題
疫情中的多樣化思維
精選
多樣化思維可幫助我們把疫情危機轉為契機:「隨機應變」、「掌握先機」,還要加上有所制約的「勇氣」與「智慧」。 過去的幾個月...
繼續閱讀
偉人也有精神病
精選
間歇性的精神失調,很多人都曾有過,因此不要過分緊張,更不要失去希望。歷史記載,很多耳熟能詳的偉大人物,都曾被精神失調困擾...
繼續閱讀
走過情緒低谷
精選
過去半年,大家每天都活在可能被感染、生命受威脅的的誠惶誠恐之下。面對難以應付的壓力,難免產生懼怕的情緒反應,但若長期困在...
繼續閱讀
啟動心靈的免疫系統
精選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在沒有疫苗之前,最可靠的保護是身體自身健康強壯的免疫系統把病毒打敗,使其不能侵害身體。同樣,面對疫...
繼續閱讀
展翼過低谷
精選
橫掃全球的新冠病毒和隨之而來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動蕩,讓世界從未有過地瀰漫著恐懼、焦慮和徬徨,人人都或深或淺地掉入情緒的幽...
繼續閱讀
昨天已經過去 明天就在前面
精選
著作了《民主概論(Democracy)》的美國人柯恩(Carl Cohen)認為:「民主國家公民必須相信錯誤難免。在這個...
繼續閱讀
歷史變遷 雕像之爭
精選
令今日美國陷於紛亂的,不止遍及全球的新冠疫情,還有振盪全美的歧視與反歧視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公共空間的雕像存廢之爭。 人...
繼續閱讀
個人自由與社會利益
精選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山度爾 (Petofi Sandor, 1823—1849年),曾寫下了著名的詩篇——《自由與愛情》(...
繼續閱讀
依據政治觀點來回應健康議題,並把疫情當作政治遊戲來把玩,等於將自己和他人置於死地。
精選
醫用口罩最早出現在18世紀,但直到1919年西班牙流感大爆發,公眾才開始戴口罩。爆發COVID-19疫情後,美國疾控中心...
繼續閱讀
共同的敵人
精選
一對怒目相視的夫妻,「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地對峙著,婚姻輔導員勸導他們:「請記住,你們不是彼此的的敵人,你們要一起來...
繼續閱讀
社論:真有和平嗎?
精選
我們用了一個問句,作為探討「和平」的題目,原因是雖然人們都喜愛和平,努力地追求和平、維護和平,但誠然地,我們對是否真正做...
繼續閱讀
一個國會兩個院
精選
在制憲會議上,威爾遜(James Wilson)直言:為了控制立法權,你必須把它分為幾部分;為了控制執行權,你必須把它合...
繼續閱讀
慎思明辨 提防受騙
精選
為免有人假冒「人口普查員」身分行騙,列出識別方法如下: 首先要求普查員出示身分證明。所有人口普查員都攜帶政府頒發的官方徽...
繼續閱讀
算上我!
精選
美國憲法規定每十年開展一次人口普查,每個人都應在正確的地方、被統計上一次。這是居民責任,也是參與民主並表達「算上我!」的...
繼續閱讀
人人有責益人人
精選
根據《美國法典》第13 章141 節和193 節,我們必須對2020 年人口普查作出回應。 人口普查四途徑 普查總共10...
繼續閱讀
十年福祉 定在此刻
精選
每年聯邦政府撥款超過$6,750億,用於民生的方方面面。如何分配這龐大資源?依據人口普查數據!人多多分配、人少少分配,確...
繼續閱讀
古代普查十分先進
精選
人口普查不是現代「產物」,而是由來已久。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與2,200年的巴比倫,都有人口統計的數據。雖然所用名稱...
繼續閱讀
社論:理當盡諸般的義
精選
人口普查的目標是希望得到最完整準確的人口統計結果,為全國的教育、醫療、房屋、交通、社會福利及政治權利等作出最妥善的規劃及...
繼續閱讀
人口普查人人有分
精選
楊天琦,人口普查局社區聯絡專員(Partnership Specialist),4月疫情期間,和「角聲」舉辦過一個線上講...
繼續閱讀
在上帝之下
精選
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正式宣佈美利堅合眾國從大英帝國獨立了!今年的國慶日,我們將在COVID-19的持續威脅下與抗...
繼續閱讀
要接受「次好的」
精選
我在新澤西的John P. Stevens High School任合唱團老師。在整個教學生涯中,從沒想過要在線上教合唱...
繼續閱讀
美利堅價值
精選
「願上帝祝福美利堅」,這是我們生活在這個國家,享受著這片土地上的富饒資源,並在這國家的保護下安身立命的人應有的心願。 事...
繼續閱讀
自由不是政府贈禮
精選
1787年9月17日,經過116天討論,參加制憲會議的各州代表中,有38人簽署了《美國憲法》。喬治‧華盛頓第一個簽字,接...
繼續閱讀
你將選誰進國會?
精選
「政府不是問題的答案;政府正是問題的所在!」為此美國的三權分立共和聯邦政體,力圖於每一個環節上封堵人性惡的漏洞。 防止多...
繼續閱讀
誰選出了總統?
精選
2020年是美國大選年,選民將在國定「選舉日」——11月1日後的第一個星期二,今年為11月3日,投票選出下一屆總統。許多...
繼續閱讀
大選盡本分
精選
2020多事之年,前半年的翻轉全球的疫情,加上最近爆發的種族問題,11月的美國大選有太多的不可預測。生活在這個國家的我們...
繼續閱讀
最後一次親吻
精選
照顧COVID-19患者最困難的地方,是看著病人在沒有家人陪同的情況下死亡。即使打開了百葉窗簾,房間似乎還是那麼的蔭沉;...
繼續閱讀
「沉睡購物者」不沉睡
精選
5月2日早上,ABC電視台的《美國早晨》,報導了一件新聞,令人對現代的青少年,刮目相看。紐約威徹斯特郡(Westches...
繼續閱讀
非常時刻 非常能量
精選
在每一個人身上,都隱藏著一些非常的能量,在非常時刻就會被激發出來。那不單是在危險中的逃生能力,也包括在患難中的真情流露、...
繼續閱讀
活出愛
精選
新型冠狀病毒也蔓延到了澳大利亞。3月中旬,澳洲政府頒佈「限聚令」,除必須出門事項外,所有民眾一律留在家裡。特殊時期,許多...
繼續閱讀
守望相助
精選
提琴雙傑之一的斯蒂潘(Stjepan Hauser),在其家鄉克羅地亞的普拉競技場,舉行了一場名為“Alone, Tog...
繼續閱讀
在家中為主作見證
精選
疫情爆發之前,我在一間醫務所兼職。因為沒有足夠的醫療防護裝備,在疫情開始流行時便停止了服務,我也就此留在家中。當時教會也...
繼續閱讀
手指有任務
精選
很多人捐口罩給角聲,角聲就轉送給醫院、老人院、教會、警察局、巴士司機及其有需要的人。上星期知道會送口罩給老人院後有一個感...
繼續閱讀
久違了的笑容
精選
教會週三祈禱會,嘗試藉Zoom以網路互動形式舉行。弟兄姊妹經過一個月居家令,首次在網上見面都很興奮,笑聲不絕於耳,問安之...
繼續閱讀
接到學區錄音電話
精選
2020年3月13日下午4點,接到新罕布什爾州倫敦德裡學區的錄音電話,我的心沉了下去:「所有學校的學習都要改在網上遙控進...
繼續閱讀
瘟疫無情 人間有愛
精選
COVID-19至今已肆虐五個月,截至2020年5月11日,全球已有4,226,746人受到感染,285,062人被奪去...
繼續閱讀
最大的是愛
精選
居家避疫的日子,經歷了一些深深感動的時刻,咀嚼起《聖經》上這句有名的話:「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
繼續閱讀
家人在阿媽遺體前跪拜。五歲的兒子悄悄地問:媽媽,我們要跪嗎?
精選
我先生生於一個大家庭,可是家裡沒有一個人信耶穌。那一年除夕,我們從廣州驅車數小時趕回粵西老家,跟家婆見了面、問候了幾句,...
繼續閱讀
「疫流」中的盼望
精選
新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許多人活在死亡的陰影下。在這時候再思「清明節」及「復活節」的意義,相信可讓我們在這恐怖的「疫流」中...
繼續閱讀
遊走在「天堂」與「地獄」之間
精選
清明節與復活節,是最令人想起「生」與「死」的節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繼續閱讀
生機復甦 感悟人生
精選
清明節(Qingming Festival)的日子雖每年不同,但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以農曆計算的節日不同,是據公曆計...
繼續閱讀
雨後的復活黎明
精選
華人的清明節和西方的復活節兩個日子很近,這樣的安排,應是上帝的美意,引領我們思考不可分的死亡和永生。 &n...
繼續閱讀
死亡再也不能威脅我
精選
我從小就常常思考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麽,因為在我10歲的時候,父親就因公去世了。當時,媽媽帶着我和弟弟回山東老家去生妹妹,...
繼續閱讀
這一生最美的祝福
精選
「復活」一詞的定義,若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是指生命死亡後再複生。在基督信仰裡,復活則分別有身體和靈魂兩種含意。 ...
繼續閱讀
上一頁
下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
基督教角聲佈道團
隱私條款(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