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位德國博士生帶來一套名為M osaic的軟件,是 93年才面世的第一套瀏覽器。當時,雅虎定期刊登新網站 週刊,網頁數量不多,我亦欣然每日追蹤,開始我的上網生 涯。隨後網頁數量以高速增長,很快令我追趕不及,再來眾 所周知,不需多說。
電腦與互聯網已不是大學或研究院的科研項目,它今天 革命般地走進普羅大眾的廳堂睡房,改變我們起居生活、 娛樂購物、經商學習的模式。上網早已不是專業人士、年輕 才俊的專利,就算三歲孩童或八十高齡長者,也駕輕就熟, 使用自如。
現代科技發達,連「手機」也演變成微型電腦,配合無線 電技術,不再需要安坐家中方能上網,到處均可直接上網, 做到「一機在手,世界相連」。
資訊科技是同時拉近,又扯 開人與人關係的媒介。何以 如此?現今社會逐漸演變為世界村,一個家庭生活在不同 國家,已是常態。臉書(Facebook)或微信(WeChat)等社交軟 件,透過網絡大行其道,跨越國界和時間區域,就算是千里 之外的親友,仍可以事無大小,瞭如指掌。
驟看之下,它有助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不難聽到 很多朋友(甚或親身經驗)通過社交群組,尋回失散多年的 親人、朋友和同學;又或者與一些疏離的親友,可以利用這 個平台重建關係,頃刻間彼此再次稔熟起來。但不少人寧可 留戀於虛擬世界,積極與遙遠的對象分享溝通,卻漠視身旁 親人朋友的近況。飯桌上各人低頭忙於在社交軟件中高談 闊論,或者透過視象技術與人閒談,卻不熱衷與飯桌旁或鄰 房的溝通,實為諷刺!
昔日若非當局中人,就算花上心機年月,亦未能取得的資 訊,現在只要在鍵盤稍為按動,透過搜索器就可輕鬆獲得, 而且結果是林林總總,不同形色。它無疑提供給我們一般 常識,甚或提高我們的知識程度,但容易令人自以為學博識 廣,產生專家懂我也懂的心態,即廣東俗語「識少少、扮代 表」的意氣。
我們自當明白網絡資料,完全沒有核實機制,良莠不一, 甚至虛假。如果缺乏判斷分析能力,所有訊息皆來者不拒、 照單全收、不加篩選,實際上弄巧成拙,以為擁有知識的全 部,反而令人變得膚淺。知識多了,但卻少了見地。其實資料 越多,就越需要以審慎細密的態度去分析歸類,越需要花時 間去了解處理,斷不能人云亦云。但在今天什麼都要快的日 常生活中,慎思明辨像是在開倒車的口號。
網絡是一個平台,是一個嶄新的工具,有它的利弊,我們 需明白它的特性,了解如何管理運用,好叫我們作它的主人, 不致淪為受它箝制的奴僕。
(社論) 莫做「網中人」!
低頭一族精神「爽」
機器化的生活
與網絡攜手的生活
網絡‧ 落網
網上福音資訊豐 靈修造就總相宜
漫畫
專題 • 社區迴響 • 天倫樂 • 親子樂 • 生命線 • 智慧之窗 • 佳美腳蹤 • 教會消息 • 藍山集 • 世界遊蹤 • 健康寶鑒 • 美味人生 • 繽紛世界 • 小說精華 • 國際時事 • 生活資訊 • 愛心匯點 • 生命的旋律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