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時間的意義與虛無 文娛

考古,著眼於人類存在的研究,其挖掘不僅指向過去,也可以為未來打開一片藍天。電影《挖掘(The Dig)》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打開塵封的歷史,見證時間的意義;又塗抹現實的人物,見證時間的虛無的故事。

海邊土堆挖出古代的輝煌

女主人公伊蒂絲是一位愛好考古的貴族女性,優雅、美麗,羸弱又清瘦,丈夫已逝,帶著十來歲的獨子,由管家夫婦料理生活。出於敏銳的直覺,她對自己所擁有的土地中,靠海邊的幾個土堆有所推測,於是花錢雇了布朗先生進行挖掘。她以為,下面很可能埋著甚麼。

布朗先生雖然一生都在從事考古挖掘工作,但出身貧寒,12歲輟學了,沒有學歷,沒有認證資格,只不過是靠挖土賺錢,在考古學界完全是連小人物都夠不上的無名之輩。

這樣,一個有錢的女貴族和一個沒專業身份的考古人抱著碰運氣的態度,開始試探性挖掘了。他們誰也沒想到,這鏟子挖下去,挖出的不止是貨真價實的文物,也是被湮沒千年的大英帝國古代的輝煌!

大英帝國歷史前推近千年

在布朗先生沿著土堆縱向挖出的深溝裡,很快發現了不尋常之物:生鏽的大鉚釘;接著,漸漸挖出了部分古船的輪廓。伊蒂絲推測是不是古時維京人的遺留?布朗先生則相信年代應該更早。

更早?那不長期都是一片空白嗎?維京人之前的盎格魯薩克遜時期,只存在於傳說裡,一直缺乏文物實證,因此普遍認為,他們只能算是野蠻的民族,經濟還處於以物易物的階段,也沒有甚麼成制的文化。伊蒂絲家園的土堆居然可以改寫歷史?

大英博物館獲訊派來了專業考古隊,面對陸續挖出的維京式頭盔、法國金幣、拜占庭銀餐具,以及印度或斯里蘭卡的寶石,考古專家查理斯激動地大叫:This changes everything!原來,六世紀的英國人「並非只會掠奪,以物易物。他們有文化、有藝術,他們使用錢幣!」古船的挖掘,一下子把大英帝國的歷史往前推了近千年!

向歷史現實命運人生挖掘

影片裡,二戰前夕的緊張,挖出空前寶物的興奮,導演都以克制的態度把握得恰如其分。電影的韻律紓緩矜持,觀眾幾乎可以感受到那千年不易的濕潤的海風,亙古的草場,而一切人與事,只是其上的過客。病入沉屙的伊蒂絲扶杖走向挖掘地的身影,本身就暗示了歷史與人生的悖論:遠古正被從墳墓中挖出來,而挖出它的人則正在走向墳墓……

導演將幾組矛盾有機地交織在影片裡。考古專家查理斯與業餘考古人布朗先生的衝突;考古隊裡一對年輕夫妻在考古挖掘中重新認識自己的婚姻;對考古癡迷的伊蒂絲與對太空探險充滿好奇的兒子不同的追求;布朗先生與伊蒂絲之間欲說還休的情愫。藉「挖掘(The Dig)」這樣一個雙關的詞語,編導在其中向歷史、向現實、向命運,向人生,同時進行了深入的「挖掘」,而這一切,隱約間又都與「時間」有關。

時間在上帝那兒才是永遠

布朗先生曾一度受不了考古專家的傲慢,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太太問他:「你還有更好的事情要做嗎?你一輩子辛苦挖土只是為了付房租嗎?」布朗先生回道:「不,我是為了擅長於此,並且沒人比我做得更好。」太太點頭:「這是你一生的光榮時刻。」

打撈出飛行員屍體的夜晚,考古隊裡相愛的年輕人擁坐海邊,摸著掛在胸前的古羅馬金幣,問:「一千年之後,我們會剩下什麼?」伊蒂絲面對自己即將耗盡的生命,嘆說:「我們會死去,然後腐爛……」布朗先生反駁她說:「從考古家在圖坦卡蒙洞壁看見三千前手印開始,我們就在歷史上一直存在著。所以,我們不會真正地死去。」影片裡他們反覆講述的是,此刻與永恆,時間與存在。他們試圖找到答案,然而,他們又都與答案失之交臂。

千年能夠安慰此生的短暫嗎?進入歷史就算進入不朽嗎?殊不知,一個數字無論有多大,在無限面前,其實都趨近於零,這是它虛空的本質。時間,唯有與上帝發生關係,才能進入永遠。《聖經》清晰地指出:「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信子的人有永生。」「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這話已經迴蕩兩千多年了,他們不用挖掘就可以聽到的。是的,「人沒有聽見麼?誠然聽見了!」

挖掘:時間的意義與虛無|嚴行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