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淑芬(Michelle Ko)出生於台北本土家庭,家裡有6個女 兒,淑芬排行第二,長相普通、讀書成績又不好,所以自小便 不被重視與疼愛。她常想自己存在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高中求學時,因成績不及格無法畢業,柯淑芬沒臉回家, 便離家出走,到阿里山的一間餐館打零工。半年後,有位出 家師父建議她到廟裡打掃,並提供免費食住。她常聽師父說 一些人生佛理,後來師父便勸她剃度出家。那時淑芬正在人 生低谷,便決定聽從建議,準備回家告訴父母。
就在回台北轉車途中,她遇見三位男生,兩位是外國人。其 中一位馬來西亞華僑,用英語夾帶粵語,並用畫圖方式向她傳 福音。當時淑芬對基督教完全不了解,只看得懂他在畫十字架 和教堂。下車前他留下電話、地址給淑芬,並相約台北再見。 淑芬回家後,向爸爸表明要出家的事情,爸爸雖不阻止, 但因媽媽生病,父親要求她先在家照顧媽媽,好讓他可專心 工作,這樣她就留下了。因生活無趣,淑芬想起他們留下的 電話,便相約見面。他們帶她去教堂,是英文崇拜。結束後, 又介紹一些會講國語的朋友再向她講解福音。淑芬的人際 關係一向不好,因渴望認識新朋友,所以繼續來教會,她覺 得這群人挺不錯。
國英雙語的助道會團契唱詩活潑,講道內容也較生活化, 所以吸引淑芬持續參加,而且開始讀《聖經》。那時教會也 有很多洋人宣教士勸她決志信主,但淑芬總是喜歡辯論,不 覺得自己有罪,不需要耶穌拯救,這情形持續了一年之久。 情人節時,有基督徒朋友請她到家中吃火鍋。飯後,女主 人建議看電影《耶穌傳》,耶穌被釘十字架這一段,觸動了 淑芬的心,她暗地裡飲泣。
離開朋友家後,她主動參加當天教會的晚上禮拜,在當晚 的佈道聚會中決志。回到家中,她躲在倉庫繼續認罪禱告, 以往說謊、逃學、虐待幼弟(因嫉妒父母只愛幼弟)等各樣 的罪一一浮現,一直禱告至睡著了。早上醒來,喜樂從心裡 發出,因為《聖經》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 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從那時開始,淑芬喜歡參加聚會,得父母同意後,她搬到 一個宣教士的家庭居住,女主人是在美國長大的華人,從事 特殊教育,她鼓勵淑芬到美國讀書。淑芬在這家庭生活了兩 年,同時也參與台北的監獄福音事工。一次去韓國參加敬拜 讚美特會中,淑芬決定獻身事主。
得美國家庭的引薦,淑芬90年到美國加州學習英文與特 殊幼兒教育,並且住在一個美國的基督徒家庭中,他們不收 她任何費用,而且在學習和靈性上多方幫助她,這樣持續了 三年。回台灣後,她在一家美國公司工作,一面也參與監獄 福音事奉。 淑芬沒有忘記早前的獻身決定,心中盤算要在哪裡接受 神學裝備,聽說新加坡神學院有跨文化的學習環境,於是寫 信申請。在選擇實習的地區時,一開始選擇了非洲的埃賽俄 比亞,經過三個月的短宣實習,她愛上非洲。
神學院畢業之後,她申請加入國際事工差會SI M(前稱蘇 丹內地差會)。經過等候和台灣教會的認可支持,在2002年 10月前往非洲肯亞。初到肯亞第一年,她和一對德國宣教士 夫婦配搭服侍一群愛滋病孤兒。這些孤兒父母都是愛滋病 患者,孩子們也受感染,生命雖不長久,但神仍然愛他們。 淑芬分享了一段動人的故事:莎倫(Sharon)是一位5歲的 非洲女孩,父母都因愛滋病去世,她被送來孤兒院時已非常 軟弱,日間雖有其他工作人員可幫忙照顧,但晚間莎倫常因 疼痛不能入睡。淑芬就抱她睡在自己的懷中安慰她,並禱告 問神:「上帝啊,你是全能的上帝,為什麼不能減少莎倫的痛 苦?」神回答淑芬:「雖然莎倫身體承受如此大的痛苦,但她 卻是被宣教士的愛緊緊抱住。」
一年之後,淑芬開始獨自擔負起一間50多個孤兒的主管工 作:要在偏遠的非洲鄉村中與村民建立關係;滿足他們因建 孤兒院而帶來的各種需求,例如建橋、築路、供應自來水、 發電等。訪問她時,真想不到這位身高僅一米五,看來普通 的瘦小女 士,竟在 窮困地方 擔負起一 般男人也 感困難的 重任,而 且甘心樂 意地服侍 了9年。 三年前,上帝把淑芬帶來澳洲,為要藉著她過去的經歷, 去傳遞神愛世人的異象。她的新任務,是鼓勵基督徒接受挑 戰,到有需要的地方去分享基督與人同在的愛,唯獨基督才 是苦難中的真正盼望。
(突破迷思) 賭癮背後的危機
柯淑芬 從台灣阿里山到非洲肯亞
專題 • 社區迴響 • 天倫樂 • 親子樂 • 生命線 • 智慧之窗 • 佳美腳蹤 • 教會消息 • 藍山集 • 世界遊蹤 • 健康寶鑒 • 美味人生 • 繽紛世界 • 小說精華 • 國際時事 • 生活資訊 • 愛心匯點 • 生命的旋律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