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菲律賓的華人,大多居住於未被颶風波及的馬尼拉,比 對痛失家人和家園的災民來說,他們所受的損失相對較輕。 然而,當地的華人教會,卻積極回應和參與救災的工作。原 來他們在兩年前的另一次風災後,便成立了一個名為「開篷 車隊(Care Caravan)」的團體,成員主要是居住在不同地區 的在職青年基督徒。
颶風海燕吹襲後,他們聯繫當地數十間華人教會,籌募災 款及動員信徒參與救災行動,第一時間進入不同災區,利用 政府及其他不同網絡,派發超過上萬個食物包。目前,他們 正聯絡不同組織,預備為災民修建臨時房屋,以及重建被颶 風摧毀的基督教禮拜堂。
重災區塔魯班巿,居民約 有三十萬,基督徒只佔5%、華 人更只有1%;但副巿長竟然 是一位華人基督徒,名叫姚 宏偉。廿年前大學畢業後,他 進入了神學院,之後成為一位牧師。後來,因為看見種種的 社會問題,希望有所突破,成功被選上村長一職,也開始了 他從政的路。後來姚宏偉在當地連選連任三任、共為期十 年的巿議員,更於去年七月被選上副巿長一職。 想不到,當選幾個月後,便遇上這次世紀風災。許多人都 認為這是他仕途上的倒楣,但他卻認為這正是上帝給他的 使命。他說:「我好像舊約時代的以斯帖, 獲身處高位,就是要幫助自己的百姓。」約 公元前五世紀,猶太女子以斯帖在波斯國被 選為皇后,後來卻因此得以幫助自己的同胞, 免受滅族之災,其故事曲折動人,可參閱《聖經‧ 以斯帖記》。
風災之後,雖然他絕對可以利用職權,到其他安舒 的地方避難,但他卻一直留守災區。他認為,作為百 姓的領袖,固然需要替他們安排救災和重建的工作, 但同樣重要的,便是跟災民站在一起,與他們走過艱 辛的日子。每逢星期天,他都會來到當地唯一的華人 教會,敬拜上帝,支取能力,並為災民祈禱。
在塔魯班,不少人是以打魚為生。颶風之後,他們的漁船 都被大浪沖走了。原本就是生活貧困的漁民,現在更是無法 謀生,生活極為艱苦。
在這次賑災行動中,角聲將參與由姚副巿長支持的「彼 得計劃」(耶穌的門徒彼得,原來的職業是漁夫)。我們先 撥款購買三十艘漁船,借給最有需要的漁民使用,待他們 賣出魚獲利後,再以分期供款的方式,把船直接買下來。收 到的金錢則可以購買更多的漁船,讓其他漁民得以靠賴謀 生。
除了漁民,當地許多人居住在椰樹林中,靠出售椰子及製 作副產品為生。風災之後,他們簡陋的家園全被摧毀,只有 在臨時建搭的棚架下棲身,風吹雨打,極為可憐。 角聲將配合「開篷車隊」和當地的慈善團體,幫助他們重 建家園。這些深具當地特色的茅舍,表面並非十分穩固,但 卻適合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另外,據悉政府應該在未來 的幾年,為他們建造永久房屋。每間茅舍配有一台太陽能電 燈,並可以為手機充電。他們將以十家為一個社群,每個社 群 設有公共 廁所,解決衛生的 問題。在建造期間, 我們除了為村民提供 材料和技術指導外, 更給予薪金和糧食, 「聘請」他們為自己建 造房屋,解決目前的生 活問題。
由於當地的椰樹幾乎全被 颶風摧毀,需要好幾年生長後才能 再有出產。因此,在茅舍的旁邊將開闢菜田耕地,他們可以 免費向政府取得種籽,由我們提供肥料和相關技術,教導他 們種植蔬菜;除自用外,也可出售賺取金錢。整個計劃的目 標,是要在當地建立三十個這樣的社群,幫助三百個受災的 家庭可以重建家園,自力更生。
今天在塔魯班,到處都可以看見用當地方言寫成的標語 「Tindog Tacloban」,意思就是「站起來,塔魯班!」當年麥 克阿瑟的名言「我必再回來!」,說明他要從日本人殘酷佔 領的手中奪回菲律賓的決心。今天,島上居民同樣要從風災 摧殘的瓦礫中說:「我必再回來!」。
編者按:上文所提,是「角聲」目前所參與和支持的部 分計劃,「角聲」所有金錢將會專款專用,實際地和有效地 幫助當地災民的重建。若您願意繼續支持菲律賓風災後的 長期重建工作,善款支票抬頭請寫:CCHC (Australia) PTY LTD),註明「菲律賓」。逕寄:《號角月報》,CCHC-Australia。謝謝!願上帝賜福與您!
專題 • 社區迴響 • 天倫樂 • 親子樂 • 生命線 • 智慧之窗 • 佳美腳蹤 • 教會消息 • 生命的旋律 • 藍山集 • 世界遊蹤 • 健康寶鑒 • 美味人生 • 繽紛世界 • 小說精華 • 國際時事 • 生活資訊 • 愛心匯點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