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減少交流,少與人對話,也減少了同事間的友誼約20%,造成固執和不信任的個性| 群體生活不可少 芝城園地 信仰

在過去兩年多疫情之下,教育、商業、社會、教會團體,均以上網視頻方式聚集或上課,初時覺得頗為新鮮,但經過兩年多後,疲累之感益增。最近某著名環球科技公司宣佈,因疫情轉緩,為了增加眾員工間的關係,以利於切磋、合作、創新、信任等,要求員工每星期返回公司上班三天,另外兩天仍可在家上班。科技公司管理層認為,疫情隔離的要求,員工每天自天亮至黃昏,甚至24/7均不斷上網視頻交流或開會,返回公司將會打破這個隔離及疲累的鍊。

誰不知有不少員工得知要求後,竟聯袂上書管理層,要求仍維持在家上班的政策,在有需要時才返回公司上班。公司遂追究原因,發現原來員工所着重的是時間及地點上的彈性,除了能調整個人工作時間,也能適應家中活動的時間表。並且,發現較沉默寡言、較意識保守的員工喜歡上網建言、評論、博客、視頻,因為這些科技管道能排除個人在實體環境的恐懼感!

在教育界多年的羅教授有感而說:「學生上網上課,當然在授課的內容方面並無減少,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切磋,或學生與教授之間的交往還是缺了一截,總覺得有隔靴搔癢之感。現在疫情正趨緩和,學校所有課程已完全實體了!但有部分學生仍然喜歡上網上課,據我的觀察,他們的個性似乎有點內向。劉老師,你在團隊、群體方面有相當的研究和經驗,是否內向的個性較難重回到實體中?」

劉老師說:「你觀察挺凖確的,對於內向的個性重回實體,確實有難度。剛出版的一個專業期刊,發表了一項媒體與面對面交流的研究,發現部分內向個性的人們,傾向多用媒體如臉書、微信等代替面對面交流。但從整個研究的數據而論,結論是媒體不能代替面對面交流,並且,人們極需要群體生活,雖然內向的個性難重回實體,可絕不能忽視不回的惡果!」

羅教授追問:「我也想看看這項研究!既然你已看過,可否說說有哪些惡果?」劉老師回答說:「這些惡果包括減少交流,少與人對話,短信也短,而普及的臉書,日漸趨向單方面的傳遞訊息,交流多是Like!其次是慢慢失去友誼,因為友情需要時間去孕育。最近《華爾街日報》專欄也有報導,疫情減少了同事間的友誼約20%。其三,能造成固執的個性,因為少與人面對面交往,多上網交流,增加了自己和自己對話,遂加強己見,執着,甚至會變得頑固。

「其四,會愈來愈不信任所認識的人,少見面,少認識,信任也隨着減少。信任是維繫人與人關係的最重要元素;缺少信任,這是人際關係的破產。其五,缺少同理心,有稱心理換位、換位思考,又稱感情移入,就是身同感受、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情感。最後,缺少創新,因為只靠建言或評論的科技渠道,減少面對面切磋,創新的機率也隨着減少。你還記得,《聖經》說:『鐵磨鐵,磨得鋒利,朋友互相切磋,才智,也變得敏銳。』(《箴言》二十七章17節,新譯本)」

羅教授說:「最近香港也有類似的研究,發現久別群體,造成嚴重精神不安、憂鬱、焦慮,甚至試圖自殺,從長遠看,會引致減短夀命。其實我們可以避免這些的惡果,就是返回實體,參與群體,正如以往一樣。《聖經》說:「二人勝過一人,因為他們一起的勞碌有美好的酬報。如果一個跌倒,另一個可以把他的同伴扶起來。但一人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把他扶起來,他就悲慘了。」(《傳道書》四章9至10節,新譯本)

群體生活不可少|陳換新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