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人生讀書樂 芝城園地

小學時大多聽過這樣的話:學習培養良好習慣,對面對人生困難會有很大幫助。感謝上帝,給我閱讀書籍的習慣;更感謝上帝,在我68歲時仍有良好視力,在退休後仍可多閱讀屬靈書籍,幫助我靈命得以更新,更信靠順服上帝的話語。

我46歲前所看的都是歷史和傳記,讓我對人生有一個比較積極的價值觀。移民美國時,特別將多年來所看過書籍打包運來美國,本想退休後再慢慢重讀,但一年後信了主,渴求真理,開始購買屬靈書籍。最初的一部,是陳終道牧師所寫的《從初信到成長》,擴闊了我的視野。

一個人成為基督徒,由悔改邁向成聖的過程,就好像接受連串手術。我們要敞開心胸,迎接耶穌這位偉大的醫師,容祂鉅細無遺地診斷生命中各式各樣的「靈性疾病」。我們也藉著閱讀《聖經》、屬靈書籍,讓上帝的道來動手術,在聖靈的醫治中成為「新造的人」。

18至19世紀時來華的宣教士生平事蹟,堅定了我的信仰。馬禮遜在廣州上岸時,被船主挖苦:「馬禮遜先生,你真的想到偌大的中國去革除他們拜偶像的陋習嗎?」他回答:「豈敢,我不能,但我的上帝做得到。」馬禮遜在中國,一生只帶領一位中國人信主,但他所翻譯的中文《聖經》,卻引導無數華人認識真理、成為基督徒。

戴德生在19世紀初,放棄在英國做醫生的職業,帶著家人來華傳福音,太太因水土不服在華離世。戴德生說:「我若有一千條命,一千英磅,沒有不留給中國的。」他的後世家族五代人都在中國服事華人,他所創辦的內地會(現為海外基督使團)帶領不少外國宣教士來華,引領華人得著救恩。當時,內地會要求宣教士:若有什麼損失,甚至死亡,都不能向中國政府要求賠償。

還有劍橋七傑,是名學府的優秀畢業生,本可以在英國享受舒適、優越的生活,但他們甘願跟隨基督的腳蹤,來到19世紀末落後閉塞的中國,不為名,不為利,默默地宣揚基督的福音。歷世歷代的宣教士,他們愛上帝愛人,放棄安逸,行在主耶稣的生命之道路上,引領世人尋求真理,得著永恆的盼望和生命。

弟兄姊妹,讓我們每天抽出一小段時光,進行靈性的微創手術,讓上帝將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放進我們心中,結出滿有天國樣式的果實!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