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父親的人,又怎能經歷父愛呢?電影《恩賜妙手:班·卡森醫師的故事(Gifted Hands: The Ben Carson Story)》提供了解答……
故事是根據美國著名腦科醫生、2016年曾參選總統的班·卡森博士的真人真事改編。他出生貧寒,在上世紀50年代黑人民權仍受壓制時,經常受同學嘲笑孤立,功課曾全班倒數第一。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班·卡森怎能長大成為腦科手術的佼佼者?
這是因為班·卡森有一位母兼父職的敬虔的母親。她看重兒子的教育,帶他去教會,引導他認識上帝、倚靠上帝,做一個有用的人。一晚在陪伴他時,母親發現了他學業成績低劣的原因——孩子患了近視!她將瓷碗裡的存款傾倒出來,帶他去配眼鏡。從此班·卡森眼睛明亮了,成績突飛猛進,更喜歡上學了。
在小學畢業典禮上,母親發現即使班·卡森表現優異,仍受同學和家長的歧視,她毅然決然搬遷到好學區,希望提供兒子更公平的競爭。這次的孟母三遷,反倒使班陷入幫派的誘惑。他渴望被朋友接納,開始跟著損友做了小混混,從惡作劇進而演變成惡行惡狀。
有一次,他和一位朋友打起架來。衝動之下,拿起口袋裡的折疊式工具刀往朋友身上捅過去。奇妙的是刀刃竟然當場斷裂,班驚訝之餘,羞愧地飛奔回家,向上帝懺悔說:「主啊,求你將我的壞脾氣拿走!」班·卡森雖然沒有父親,上帝卻是他的父親,以無條件的愛和神聖的同在,拯救了浪子。又給他開一條新路,進入耶魯大學醫學院就讀。
在尋求人生方向時,一位教授的話,指引了他的選擇。「靠著這三磅左右的人腦,任何的夢想都可實現。不過,光靠腦部的思考和知識還不夠,要做一位成功的腦科醫生,還需要『手、眼』的巧妙配搭。而這種手藝,只有上帝才能賜給人。」靈光乍現的這一刻,班·卡森決定以腦科醫生為終身職業。
1976年,班·卡森正式成為約翰普斯金大學醫學院的腦科醫生。然而能成為一位傑出的腦科醫生,除了聰明和手藝之外,還需要「苦難」所培育的生命歷練。他和妻子是大學最好的朋友,妻子懷第一胎卻流產了。當時他正為一個有癲癇症的幼兒進行繁複的開腦手術,無暇去病房陪伴太太,更無法救回自己的孩子。
那天手術成功結束後,他回到家中暗自飲泣,說:「我無法救自己的孩子!」導演想要帶出的信息是:「他雖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卻拯救了別人的孩子!」上帝對人的愛也是如此──祂甘願犧牲自己的愛子耶穌,忍心讓祂上十字架,好拯救無數的靈魂!
知識和手藝、信心和愛心,都裝備好之後,班·卡森真正開始他的貢獻生涯。他受邀進行第一例的連體嬰的頭部分割手術,雖然院長強力推薦,但他沒有任何把握,就婉然拒絕了,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讓嬰孩不因流血過多致死。直到夜間醒來,看著兒子安睡、如天使般的臉龐,他將心比心,體會到連體嬰的父母也應當享有這種幸福。第二天,他向院長要求四個月的時間,來研究連體嬰頭部手術的止血方案。
在深夜研想方案時,廚房水龍頭被阻塞而滴水,讓他突然有了靈感:如果將連體嬰的心臟暫停一段時間,利用那時段將連體嬰的頭腦分割,不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班·卡森組織了一個50人的浩大醫療團隊,結合麻醉科、神經科、內科、心臟科、整容科等,經過籌備和實際演練,決定將連體嬰的心臟停止60分鐘。
當班·卡森要切下第一刀時,他向上帝禱告說:「主啊,交給你來帶領了!」結果他用了56分鐘順利分割了連體嬰的頭顱,整體手術用了22小時完成。連體嬰的父母多受煎熬,苦等手術結果。當卡森迎向他們,且說:「你們要先抱哪一個孩子?」那時,那對父母喜極而泣!
卡森醫生的心碎過一次,卻免除了眾多父母無數次的心碎,都因上帝的預備。這,就是上帝長闊高深的父愛!
恩賜妙手|清照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