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1 月7 日,法國巴黎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12 位無辜者受恐怖分子槍殺後,人們用法文大聲喊叫「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這口號已成為言論自由及出版自由的代名詞。
查理週刊是一份以諷刺時弊而聞名的刊物,其言論及插圖漫畫十分「出位」。週刊內容亦不時以伊斯蘭信仰為標靶,視他們領袖人物為謾罵對象,故此,令伊斯蘭信徒大為反感。據了解,此間雜誌社的立場及報導方式,亦曾引起本土國民不滿,譬如它因取笑國民擁戴的戴高樂總統,而被告上法庭。
一件事情的發生,總有千絲百縷原因。今次槍殺惡聞,猜其一是歐洲聯盟內的居民可以不用簽證而隨意進出其他同盟國家,居住甚而工作。這項一體化行動,有危有機。機遇包含增加商機,促進資源及人力的互補,理論上更可增進文化交流,提高國與國、民與民的互相接觸、接納及包容。但危於遷進他國之民不少屬於低技術的勞工階層,形成貧富懸殊;而當新居民發覺與本土文化難以融合,又感到遭受歧視,唯有內聚結群,自成一國,對抗心理越加明顯。
法國所面對的,也是多個西方國家極需解決的問題:如何處理多元文化共處?也許要參考一些成功融合多種族國家所採用的方法,尤其小心不要將某一種族邊緣化。由下而上,一切從小巿民開始;用生命接觸生命,鼓勵增進了解,建立人際橋樑,融化對立猜忌,戒用尖酸刻薄、侮蔑及挑釁言詞,以接納包容減少不必要的摩擦。
其二是根據2010 年Eurobarometer Poll 的一項調查,在聯盟內向居民詢問是否「相信有一位神」、「相信有某種屬靈能力」或「不相信有神」,結果分別為51%、26% 及20%(有百份之三未有作答)。當詳細審視各國情況,一個有濃厚天主教色彩的法國,相信有神的只佔全國27%(伊斯蘭信徒佔國民中7.5%),無神論者竟高達40%,幾近一半。了解一國或一人,可觀其行為、喜好及流行文化,然而這些都只是外在表現,透過文化哲學,是進一步認識的途徑,但最核心的莫如查考其信仰及宗教。
昔日以神(上帝)為本的法國,今天淪落到少於四份之一人口相信有神,除了放棄了以耶穌基督為一國之主,更放棄了以祂為個人救主的機會。撇棄核心信仰是自甘棄甲,何來抵禦外來衝擊的能力,何況是一個嚴謹的宗教體系。「我是查理」這口號響遍歐洲,號召以筆桿對抗暴力,僅能治標而不能治本,唯有以「我是基督徒」的精神,披戴基督的愛,才能融化人類爭端。
(社論) 這世代最需要的
今年新年不快樂
恐襲事件與愛
動盪世界尋平安
一個獻花者的心聲
槍聲之後
JE SUIS CHARLIE我是查理
專題 • 社區迴響 • 天倫樂 • 親子樂 • 生命線 • 智慧之窗 • 佳美腳蹤 • 教會消息 • 藍山集 • 世界遊蹤 • 健康寶鑒 • 繽紛世界 • 小說精華 • 國際時事 • 生活資訊 • 愛心匯點 • 生命的旋律 • 美味人生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