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賀歲電影《毒舌大狀》(下簡稱為《毒舌》)上映23天票房衝破9,000萬港幣,打破香港電影港產片票房紀錄成為史上第一;該電影也在美國20多個城市公開上映。劇情講述由法官轉職大律師的林涼水(黃子華飾)夥拍另一新晉大律師方家軍(楊偲泳飾)和「師爺」(即法律助理)太子(何啟華飾)為一宗名模虐兒案辯護,隨着案中受害女童離世,案情上升至誤殺案和上訴庭謀殺案,層層遞進,使坐在影院的觀眾都為喪女卻蒙冤的案中被告、單親媽媽曾潔兒(王丹妮飾)抱打不平。
票房節節上升,有些觀眾甚至進戲院二刷、三刷,但也有一些評論指出,《毒舌》尤如一套「科幻片」,直指戲中林涼水團隊在法庭中的行徑、與全港最大權勢對抗的情節在現實中沒有可能發生。執導的吳煒倫導演在訪問中回應:「無論多『科幻』也好,也不能丟下『希望』兩個字。我希望《毒舌大狀》中有一句或兩句對白,在司法界人士工作到很累的時候,能夠振奮他們。」戲中開初林涼水在裁判法院刻下「天冇眼」(「冇」即「無」)三字,到戲終呼應為「天有眼」;由法律向權貴傾斜、弱者伸冤無門的扭曲現實、林涼水在法庭上直呼「Every thing is wrong(所有事都錯了)」,到戲末向所有人宣告:「公義也坐在這裡(法庭)。」都在為活在不公不平時代的人們傳遞一種有力量的希望。
作為一名法官或律師,常人都認為他們的職責就是伸張正義、揭露真相,把犯罪的人繩之於法。但戲中所呈現的,卻是法官、律師成為富貴之家的「保命符」,有權有勢的人的名聲、利益比事情的真相更重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早已淪為口號。《毒舌》以林涼水一角為主軸,藉着他的墮落、掙扎和改變,由一開初因不尊重自己的專業導致案中被告被判處17年冤獄,在悔疚中重新想起當初修讀法律的初衷,到成功為被告翻案。
電影的最後一幕,是成為「旺角大狀」(在基層地區為民眾提供法律服務)的林涼水走在街上,目睹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太太被路上司機控訴刮花汽車外殼並要求賠償,林馬上走上前為老太太提供協助,可見他在以上的經歷裡尋回了作為律師的初心,成為一個好律師該有的樣子:「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參《彌迦書》六章8節)。
《毒舌》中反覆出現類似對白:林涼水對方家軍說:「十個人有九個都帶着後悔入棺材,我不想成為其中一個。」又跟太子說:「我情願被人打,總好過被天收。」在法庭上「掉轉槍頭」支持被告的主控官金遠山(謝君豪飾)說:「我寧願沒得做,也不想被天收。」《毒舌》所給予的希望不是虛浮的,《詩篇》七篇11節:「上帝是公義的審判者,又是天天向惡人發怒的上帝。」如吳導演在另一次訪談中分享:「能夠堅持憑良心做人,上天一定會幫你的。好多人今時今日不認同,但我自己堅信的。」在公義彷彿缺席的世代裡,願意我們成為那始終堅持的人,為那些活在黑暗中的人點燃亮光。
毒舌大狀|海倫娜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