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的風吹在臉上凌厲冰冷,想像中的農閑時光卻已經要匆匆收場了。趁着地還沒有凍得那麼厲害,我們要繼續在雞舍附近養幾批蚯蚓,每週都預備幾處蚯蚓養殖床,這樣,等到為雞群儲存的食物告急的時候,這些蚯蚓正好可以給雞群補充營養。況且,蚯蚓土也會是開春菜園的好肥料,因此,養蚯蚓就成了田園工作中很重要的土壤預備環節了。
今年的蚯蚓養殖床,我是採用實地挖坑的方式。我們田地未開墾的邊角地段還很硬實,找一處稍高的地方,把表面一英呎多深的土層充分翻鬆之後,與四圍就形成一個天然的框狀養殖床,再鏟一道排水溝就好了。接下來就是給蚯蚓預備食料了,一般來講,我會就地取材,將收集到的落葉、菜頭等庭院垃圾加上腐蝕的廚餘埋在養殖床內,如果遇到有魚雜、家禽下水等,就可以在老床土上挖出一道坑,填入這些未發酵的生料,澆上淘米水,撒些糖漿,覆蓋一層土,這樣慢慢發酵後也會是蚯蚓的好食物。
不過,冷天戶外養蚯蚓,除了要加厚床料之外,還要多一道保暖工序。養殖床上先鋪一層紙皮鎖住水分(不知為何,每次爛紙皮下面的蚯蚓總比其他地方多,因此,我很喜歡用紙皮),然後,再堆上一呎厚的乾草保暖,乾草上面還要覆蓋一片透明塑料膜透光、防水又保濕,再壓一些草袋防凍,也預防塑料膜被風吹掉。這樣,蚯蚓苗就容易繁殖不怕凍了。接下來的養護也不難,只要瞅準某個晴天的中午,掀開保暖層,澆些淘米水,在太陽下山前再蓋回保暖層,像這樣冷凍的季節,蚯蚓床不宜多澆水,注意保暖更關鍵。
我們也在比較大面積的田地裡實踐蚯蚓養殖。去年,我們把樹葉耕到田地裡,今年春在那片地裡種玉米,收成之後,繼續把玉米杆回田,初秋撒上麥子當作冬季覆蓋作物(Cover Crop),保護種植層不受風雨沖刷流失。經過幾個季節的醞釀,如今翻開土層,蚯蚓也是隨處可見,雖然不容易集中取獲,但是,到了雞群直接放養的時候,這片田地的覓食環境就很豐富了。
這幾年,在學習生態農業管理的時候,互動的人群中常會聽到各種質疑,其中就包括這樣的疑問──「用這樣的方式養護土地,種的農作物夠大家吃喝嗎?」這是一個很廣泛也很實際的問題,確實影響到我們每個人每天的吃喝大計。不多的人,聽說雞打了激素,就不吃雞了;聽說水源污染嚴重,就不吃水產品了,然而大部分的人不會再想太多,仍然順着自己的飲食習慣照常吃喝。而對於農民來說,採用什麼途徑解決產量的問題,卻是不得不考慮的迫在眉睫的事。
在農業部門提供的學習資料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信息是關於化學藥劑的使用知識,因為雜草和病蟲害的困擾每年都在升級。對於我們的有機農場來說,認定的學習方向是,認識神所造的作物生長規律,運用目前的技術來管理農田。欣慰的是,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參與有機種植行業,關注生態循環的課題,也在精準農業方面出現很多實踐成果可供借鑒,這些都幫助我們可以堅持在有機農業的方向上學習、成長,雖然緩慢,卻積蓄着長遠的益處。
但願大有能力又充滿慈愛的神,成為我們眾人唯一的倚靠,扶持我們在各個位置上遵行神的吩咐,活出神兒女的榮耀,成為人前的光,成為這世上的鹽。
(編者注:關於預備土壤,作者去年同期的文章《預備好土》,推薦閱讀:cchc-herald.org/all-articles/entry/2022/01/prepare-good-soil,以提醒預備好自己迎接新年。)
預備土壤|高展曦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