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安息、追思禮拜常用的一首詩歌——《應許之詩》,鼓勵人們高舉勝利旗幟,進入永恆應許 文娛

清明追思的時節,想起去年因新冠去世的幾位長輩和朋友,想念他們,也掛念他們的親人,很想把最近聽到的詩歌《應許之詩(A Hymn of Promise)》送給他們。

在基督徒的告別聚會中,用歌聲來代替哭泣,讓人能心得安慰,而能夠帶著盼望來告別,更是一件奇妙的事。《應許之詩》是美國教會安息、追思禮拜常用的一首詩歌,其優美自然的旋律和美妙簡樸的歌詞,讓人難忘,更帶給人力量——面對揮之不去的死亡的威脅,可以向死亡誇勝,因有永恆的復活應許。

詩歌的作者娜塔莉・斯里夫(Natalie A. Sleeth, 1930-1992),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四歲時開始學習鋼琴,1952年畢業於波士頓著名的女子文理學院威爾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宋美齡也是該校畢業生)。丈夫羅納德·斯里夫牧師(Rev. Ronald Sleeth)是大學的講道學教授,兩人在各地牧養教會並教學。斯里夫夫人為教會和學校寫讚美詩和合唱歌曲,作曲填詞超過180首。

《應許之詩》寫於1985年,據說斯里夫夫人那時有友人去世,讓她思考生命和死亡,想到「每年被春天重新喚醒的全世界(the whole reawakening of the world that happens every spring)」。她從著名詩人艾略特(T.S. Eliot)詩句「我的盡頭是我的開始(In my beginning is my end)」得到啟發,歌詞從球莖和蓓蕾、種子和蘋果樹、蟲蛹和蝴蝶,寫到春天和冬天,沉默和歌曲、黑夜和黎明、盡頭和開始、有限和永恒、死亡和復活,到最後「高舉勝利旗幟」,在這一切看似矛盾相反的事情中,萬事都有定期定時,我們不明白,唯有父神知道。

詩歌首演之後幾個星期,斯里夫牧師末期癌症過世,臨終前要求在他的葬禮上唱這首《應許之詩》。斯里夫夫人1992年去世,作曲家R. G. Huff參加她的葬禮,描述了當時的情形:「葬禮前整整一小時,教堂的合唱團、獨唱和管風琴分別演奏了她的讚美詩和歌曲,那是對她的貢獻的崇高致敬。」正如她所寫的《應許之詩》,她的安息「表達了生命如何進入死亡,死亡讓路給永恆,最終的勝利給那些從懷疑變成相信的人。」

10A1.jpg

應許之詩
  • 球莖裡有芬芳蓓蕾,種子裡有蘋果樹;
  • 蟲蛹內有隱藏應許;變蝴蝶自由飛舞!
  • 在寒冷雪飄的冬季,已曉得春天將至。
  • 沉默中譜新歌曲調,在尋找旋律詩詞;
  • 夜已盡快看見黎明,存盼望等候主旨。
  • 每一天都必有明天,將來事無人能知。
  • 到盡頭,是新的開始,時有限,永恒無止;
  • 不明白,卻只要相信;人之終,永生之始。
  • 雖死亡,終必要復活,且高舉勝利旗幟。
副歌:
一切事有定期定時,惟有主才能全知。
春天喚醒應許之詩水邊雲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