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思考: 運用神聖的想像力,發現經文的亮光與生命力! 澳洲 2024年05月

我的朋友們都知道我是畢德生的忠實粉絲。當我在台灣校園書房出版社擔任總編輯時,我們是盡可能地找到他的書來出版。幾年前他過世了,我以為應該沒他的書可出了,沒想到原來在美國有比我還熱心的粉絲,繼續收集他未出版的講章來出版。《活出神聖的想像力》這本書,就是畢德生的講道集。

內在目的和外在方式的一致性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畢德生呢?我想是因為他的一致性。

《活出神聖的想像力》一開頭,他就誠實地說他剛出道時,拓展一間從零開始的教會,顧問團關心的是聚會人數、奉獻數字,以及何時教會可以獨立,從未關心他如何牧養及講道,而他也發現自己的講道其實都在「利用」信徒,鼓吹如何完成事工目標。但是,不久他因着一個法國醫生的演講及兩首詩而徹底改變,他發現這醫生──以實際的人際關係作為他執行醫療使命的主要方式。他離棄僅關注人身體的執業方式,擁抱了關注全人的醫療方式,即將人視為身體、靈魂、精神的整體存在。

在一首詩中他發現:基督以如此一致的方式在我們裡面活着和行動,使我們能表現出內在目的和外在方式的一致性;基督既是方式,也是目的;且透過我們這凡人的肢體和雙眼,並我們的面容,在天父面前翱翔,使我們得以發現我們活着並不是自己,而是以基督的方式,活出基督的生命。

畢德生用「一致性」來描述一個牧者,他所說的就該是他所活出的,「我終於開始明白:講道是每週一次的口語見證,見證基督之所是,並祂在我們身上工作的一致性。」從此他放棄事工導向的牧養,回歸《聖經》,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從事牧職。每次主日的講道必然是解經講道,他甚至為了帶領信徒查經,用最口語的英文翻譯了整本《聖經》,後來成為暢銷的《信息本聖經(The Message)》。

在經文的範圍內運用想像力

畢德生提倡運用神聖的想像力來讀《聖經》,主要是因為在他的時代,《聖經》被歷史批判學派學者弄得支離破碎,認為是後代人將不同傳統的猶太口傳資料編輯成冊,要不然《聖經》不可能有一貫的信息。然而畢德生認為,是聖靈讓《聖經》成為目前的形式,並且必然有其脈絡及信息,吾人可以將《聖經》視為一個整體敘事,甚至故事是需要且必然引發想像力的。有的人會擔心運用想像力讀《聖經》,是否會天馬行空、錯解《聖經》?其實他是說在經文的內文範圍內運用想像力。

畢德生認為「神的話語都是生機蓬勃的,不可變成命題式的死屍,乾涸枯竭,最後淪為空談神。」例如在《天國的語言》第五章「糞肥」中,提到主耶穌講的比喻(參《路加福音》十三章6-9節):園主發現園中的無花果樹不結果,就說:砍了吧!園丁卻要求寬限一年,讓他施肥加上糞,再過一年再決定砍不砍。他驚訝於「糞便」這個很不雅但卻很日常的字,竟然會出自主耶穌的口,顯然主耶穌十分熟悉一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在學院內作神學論述;而後他繼續運用想像力,進入我們的處境,當代人血腥剷除異己,基督徒也常為神大發熱心、急切行動,對於施肥等候成長失去耐心,總是尋求最快速、有效的方法,「糞肥故事」提醒我們要等候、寬容。

又如《活出神聖的想像力》第二章,他從神是亞伯拉罕的「朋友」入題來講《創世記》十二章,在4,000年前的古近東,人們只會視神明為神祕、善變,甚至是敵人,亞伯拉罕卻以上帝為朋友,這開展出完全不同的信仰生命;畢德生繼續「想像」今天的人們又是如何看待與上帝的關係,恐怕跟4,000年前的人們沒有差別,而對於認識神的人,主耶穌同樣也視為祂的朋友。(參《約翰福音》十五章13-15節)

本書共編錄了49篇講章,分為七個段落、七個主題,每一篇講章都很有啟發性呢!
 
---------------------------------------------------------------
 
《活出神聖的想像力:畢德生的聖經講道集》
As Kingfishers Catch Fire: A Conversation on the Ways of God Formed by the Words of God

作者:畢德生 (Eugene H. Peterson)

出版社: 台灣校園書房出版社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