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思考: 《上帝子民的新約導論》獨特之處 澳洲 2024年06月

校園出版社(簡稱校園)即將出版的2024預購書《上帝子民的新約導論》,是由當代稱得上新約泰斗的兩位學者,賴特(N. T. Wright)及伯德(Michael F. Bird)共同執筆,他們是第二聖殿時期,猶太、希臘羅馬歷史、文化、典籍的專家學者。相信許多讀者對賴特已經不陌生。賴特既是學者也是牧師,他有一個習慣,每寫一本與學界對話的厚重學術專著後,總會相對應地,將其信息精華用較簡易的語言,寫一本小書給一般信徒閱讀。

針對自由派挑戰

自2013年,校園陸續推出其「基督教起源與上帝議題」六巨冊的頭三本《新約與神的子民》、《耶穌與神的得勝》、《神兒子的復活》後,我們就一直等候賴特將這幾本擲地有聲的學術專著改寫成更容易閱讀的小書,如今終於等到了。頭兩本關於福音書與歷史耶穌的大部頭書,主要針對來自自由派與後現代主義的挑戰,認為歷史是權力鬥爭的產物,新約是初代使徒為了創建基督教所杜撰的小說,因為福音書是在耶穌死後數十年才寫成的,在沒有錄音設備的年代,怎可能記得耶穌的長篇講論?自由派認為歷史的耶穌是無法辨認的,只有信仰的基督等等。

為此,賴特在《新約與神的子民》先建構一個辨別任何歷史著作真偽的史學架構,接著在《耶穌與神的得勝》,用前面提到的史學架構嚴格審理福音書是不是歷史,這是連自由派學者都尊重的嚴謹方法,既不是先預設立場,也不是沒有根據地強詞奪理,實在是太精采了!

證耶穌肉身復活

《神兒子的復活》更厲害,賴特用辨別的方法嚴格檢驗耶穌真的有肉身復活。他不採取一般福音派學者的方法,先堅持耶穌已經復活,然後找尋證據證明;他沿用歷史學者的方法,不先採取立場,而是收集、觀察所有的歷史現象,採用任何被提出過的解釋,仔細推敲、辯證,最後用耶穌肉身復活解釋所有歷史現象,從而可以很理性地確信耶穌是肉身復活,不是門徒杜撰的神話故事。有學者評論:這是兩千年來論證耶穌復活最好的一本書。

逾十年完成鉅著

賴特寫作這個系列,源於他對第二聖殿時期猶太教經典,以及第一世紀希臘與羅馬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大量研究。拜歷史文物出土所賜,這是以前的聖經學者無法獲得的寶貴資源。這些研究對理解主耶穌、福音書、保羅書信等,有許多突破性的影響。澳洲學者伯德,也注意到賴特的貢獻不該只停留在學術界,應該廣為一般信徒所了解,深信對教會的成長至關重要,於是提議出版社邀請賴特改寫,沒想到賴特居然答應了,伯德也與賴特合作,甚至一起去了聖地好多趟,花了十多年才完成這龐大的工程。校園之所以要再出一本《新約導論》,正因為這本書太寶貴、太重要了。

是歷史不是小說

《上帝子民的新約導論》頭三部就在說明:新約是歷史、文學,也是神學,不是小說;還有當時的猶太、羅馬、希臘歷史背景。第四部論證耶穌復活及其帶來的重大意義如何影響使徒們的信仰與寫作。第五部之後,即在這第二聖殿時期的歷史、文化大背景底下,開始以概論說明新約的每一卷書。與其他導論的書不同,本書提供一個全方位、成熟的框架,對耶穌和初代教會作出歷史描述和神學解釋,以最準確又最具圖像化的方法,討論每卷新約作品的篇章,先提供扼要的主題介紹,之後討論鑑別學和處境性的課題,再提供書卷的大綱、段落註釋,最後是一些關於應用的思考及建議的延伸閱讀。

全人地跟隨耶穌

究竟為何要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我常舉的一個例子,就是主耶穌出來傳道的第一句話:「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四章17節)我們常理解成:世界末日快到了,不要再作弊、撒謊、賄賂了。但回到第一世紀的歷史、文化,猶太人的理解會是:耶穌要來鬧革命,不要效忠羅馬帝國、聖殿、妥拉,要效忠耶穌。信仰不再只是為個人得救上天堂的道德重整運動,而是全人地效忠、跟隨耶穌;信仰馬上立體化且充滿生命力。

《上帝子民的新約導論》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新約導論,歡迎讀者一同拿起來讀吧!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