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七大工業國集團貿易部長一致同意,共同應對中國的挑戰,主要是針對中國對進出口的限制和關稅。中國近年減少稀土出口,並考慮禁止某些開採和提煉稀土的技術外洩,此舉將抵銷美國高科技領域的優勢。在2021年,歐洲98%的稀土都是從中國進口的,美國只有一個稀土礦場,在加州沙漠。2016年,中國獨佔全球83%的稀土金屬市場,如今出口逐年下降,全球高科技生產,必然受到影響。
中國努力推動新一代電池技術,鈉離子電池發展神速,預計不久將來,可取代鋰離子電池。鈉是一種豐富的資源,雖然容量低於鋰離子電池,但成本降低60%至70%。在過去10年,中國擁有超過全球一半的電池技術專利,共5,486項,日本擁有1,192項;美國位居第三,擁有719項。歐盟不想受制於中國,計劃到2027年,逐步停止使用中國電池,並尋求在瑞典和其他地方,開發新稀土來源。
最近,中國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比亞迪和上汽等汽車製造商,開始購買船隻,將汽車運往世界各地。中國不想再依賴西方航運公司,而是發展自己的汽車供應鏈,推動一條龍服務,亦即是「垂直全球化」。
無論七大工業國,會否建立起立場一致的中國經濟政策,由美國主導的晶片同盟,卻已成事實。許多歐美東亞跨國公司,採取新的企業戰略,就是「中國加一」;一方面保持在中國設廠,另一方面在印度、越南等地,安排供應來源,與中國關係若即若離、欲斷難斷。
3月下旬,日本宣佈限制23種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只有42個國家可以進口這些高端科技,而中國不在其內,這政策與美國措施一致。但發表了這個刺激中國的宣告後,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於4月初訪問中國,一天之內會見了三位中國高層,試圖討論怎樣妥善處理中日矛盾。
最近,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在行程前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先後發表了對中國立場強硬的演說。她不認同中俄無上限的友誼,警告若中國支持俄羅斯,會嚴重損害中國與歐盟的關係。馬克龍的態度則十分溫和,他帶領空中巴士及法國電力公司等50多名法國企業代表,到中國發掘商機。行程結束前,中方同意向空中巴士購買160架飛機。這是否表示歐盟協調,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
另一方面,美國商務部兩名高級官員,在4月訪問中國,討論雙邊貿易。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要推動落實2020年與中國達成的貿易協議,例如中國承諾購買波音飛機。另外,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將於上海興建首個海外超級儲能電池工廠,在上海舉行了隆重的簽約儀式。
以目前的趨勢來看,中國與七大工業國不會全面決裂,但「全球化」的可能性卻很微。《全球化神話》一書的作者奧尼爾(Shannon O'Neil)指出,過去人們對全球化的理解是錯誤的,全球化從未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廣泛和具有變革性。生產分工和國際貿易,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北美三大區域,一直以來國際貿易和供應鏈,都只是區域化(Regionalization)。當前的技術、人口和地緣政治趨勢,只會加深區域性聯繫。
過去,各國一窩蜂地追求全球化,忽略區域化。例如美國情願將生產線設在中國,而不在中南美洲大舉投資,這些國家的人民,並沒有因全球化而脫貧,造成大量非法移民湧入美國。事實上,中國可以發展自主技術,為國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美國可將部分工廠設在中南美洲,紓緩非法移民問題。全球化、區域化相輔相成,才能讓全球經濟平衡、平均地發展,更多人受益!
黑臉白臉齊登場‧全球區域將重塑|余創豪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