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嚴峻的暴風雪橫掃北美,就連四季如春的南加州也未能倖免;導致千萬房屋被淹沒,缺電缺糧,多輛長型貨櫃車癱瘓於州際公路上。
世界的冰冷又豈只是天氣:新冠疫情使全球各地經濟陷入寒冬,人際關係冷漠;中美正處於冷戰狀態中;蘇俄入侵烏克蘭令歐洲中立國家心寒;土耳其和敘利亞地震,死亡人數近五萬……美國的社區新聞更是沒有任何喜訊可言:不斷的槍擊暴力、種族仇視;俄亥俄州火車出軌化學物洩漏造成污染……久而久之,人們面對災難卻變得麻木不仁。
春天象徵回暖和生命復甦。隨着疫情逐漸受控,各國旅遊開始解封,人們期待着經濟回暖、生活恢復正常。話雖如此,但幾年來的社交距離,藉Zoom或微信等媒體接觸式的交往習慣,是否真的可以在一時三刻改變呢?上漲的物價及能源費會否回落?仇華情緒又會否因經濟復甦而撫平呢?
令人欣慰的是,2月中不同美國新聞媒體相繼報道:肯塔基州的阿斯伯理大學(Asbury University)教堂內,發生一件震撼人心的事。在學校固定的晨間崇拜時間,當牧者分享了認罪與悔改的主題信息後,與會學生深受感動,決定繼續留下來敬拜;後來更成為持續敬拜超過300小時的禱告會。接下來的星期,超過2萬人湧入這個只有6千居民的小鎮,來阿斯伯理大學參加禱告會。
社會的改變莫過於年輕一代靈性道德的改變。美國從60年代開始,道德淪喪;之後幾代人都在崇尚個人自由的氣氛中成長,造成現今這樣的社會。阿斯伯理大學靈性復興的火焰,蔓延到其他20間大學,許多酗酒、吸毒、賭博、網癮、憂鬱、狂燥、好暴力的年輕人,在敬拜中得到耶穌救恩所釋放的平安。若這火焰繼續燃燒,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便可以看到「美國之春」。
在世態炎涼的今日,看到年輕人生命改變的兆頭,豈不令人興奮地期待更多更大的社會改變嗎?人們祈盼疫情後世界經濟或政治回暖,豈不應更渴望美國人性道德能回歸正途嗎?這不是民主政治運動帶來的改革,而是美國人道德和宗教生活的改變,從而可以使美國社會重歸安定與繁榮。
祈盼「春」歸|斑鳩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