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追蹤了23年的報告:2400位40歲以上的德國人,看自己年輕一點比看自己實際年齡衰老的相比,前者的壽命平均多了13年! 芝城園地 見證

先母品性獨立,在80多歲時仍堅持自己生活,自理起居飲食,其住所還算有條不紊。後來行動大不如前,家人就給她預備了拐杖,可她仍執着不用,還說沒有衰老到無助的地歩,除非風濕病發作才用,其理由是只作不時之需。

她用拐杖的日子,到餐館或購物後,三番四次,往往忘記拐杖就離開店鋪,並不知不覺地漫歩施然返回公寓了。因此遺失拐杖了無數次,偶然按她的記憶到店鋪尋找,也常記憶一片空白,不知拐杖何處。 遺失拐杖顯示衰老失憶的跡象,家人為了安全,恐怕她做飯忘了熄火,或到了小區後,忘記如何回家,後果堪虞,遂帶母親訪問數間長者之家。

訪問了三間長者之家,隨後問母親的意見。她微笑點頭,說環境不錯,膳食適宜,服務方面,各有所長,難以定奪。我們再追問,哪一家較多缺點,就不要去那一家。她說:「三家都有同一缺點,就是老人太多!他們都是一把年紀,老鴨鴨!我才不去!」我們都笑母親的幽默,可這刹那間,我們也茅塞頓開,原來母親沒有看自己是80多高齡,因此不願意住長者之家,也不願意靠拐杖走路,因為她的心境仍是年輕的,沒有看自己是長者、老年人,誠然是人老心不老哩!

今天到醫務所做年度的全身檢查,主診醫生對我每天運動表示讚許,但他提醒我說:「雖然運動能幫助你身、心、靈的健康,但卻要小心,要按年歲日長而調整個人的運動量或難度。比如說,三年前能跑若干公里,可能今年仍可跑同一距離,但要按自己的體力,多花一點時間去完成,或者酌量而減。

「上月我重回體育館,重做三年疫情前的舉重量,我以為過去能完成的運動量或難度,今天仍易如反掌。可歲月不饒人,因不能承担以往的舉重量,當天就傷了大腿筋,太丟臉了。那也提醒我,我心目中的年齡與實際的年齡有差距,我以為還是40歲,其實已經是48歲了。不過,雖然如此,我們應看自己仍年輕,這個有很多好處!」

我謝謝醫生的提醒,順便和他分享先母訪問長者之家後的評語:「他們都是一把年紀,老鴨鴨!我才不去!」醫生聽後和我一起笑了。

醫生繼續說:「其實看自己年輕是件好事,最近心理學專業期刊有一項追蹤了23年的報告,是研究2,400位40歲以上的德國人,心目中看自己年輕一點與夀命的關係。研究發現,那些看自己年輕一點的,與看自己的實際年齡已是衰老敗弱的相比,心目中年輕的夀命平均多了13年!而看自己是衰老敗弱的卻傾向百病叢生,如脆弱、失憶、心臟病等。」 (註)

我回應說:「嘩!可不簡單,多13年的夀命。但話要說回來,生命不在乎長短,是在乎是否有意義。如果你以醫生的角度來看,當然我們有責任健康進步,可生命長短,不是醫藥科學可以掌握,其實都在乎那創造天地萬物的神(上帝)。有限的生命要有意義,我們需要智慧。詩人說得好:「求祢(上帝)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九十篇12節)醫生連連點頭,又豎起大姆指表示贊同。

註: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22 Sep; 123 (3):636-653.12

人老心不老|陳換新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