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的都想子女有人生目標、有動力、有幹勁、能自律。如何培育呢? 家庭

人生需要有目標感,以至有方向、有動力、有幹勁,在困難中不放棄,在誘惑中能自律。培育孩子目標感有三大原則:讓孩子經歷「不足」;孩子要付予責任;孩子要自定目標。

讓孩子經歷「不足」

讓孩子知道別人為他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很多父母對孩子千依百順,處處為他們想好解決的方法,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其實不知不覺漸漸養成他們依賴的習慣。父母可以多放手讓孩子經歷缺乏的生活,讓他們自己探索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建立他們對自己的肯定,讓孩子懂珍惜、有奮鬥心、上進心。現代的孩子太富足,沒有經歷缺乏、「不足」。因為樣樣都不缺之時,又何必要奮鬥呢!……

中國人喜歡講「心想事成」。若真的心一想事就成,人生就不需要奮鬥目標、不需要追求。《聖經‧耶利米哀歌》三章27節:「人在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這話很值得所有做父母的深思。

古人說:「貧窮起盜心,飽暖思淫欲。」《箴言》作者禱告求上帝說:「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上帝的名。」

孩子要付予責任

俗語說「富不過三代」,白手興家的父母每當想起自己過去挨苦的日子,就發誓「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繼而塑造出一代「皇帝仔」,認為享有的幸福是應分的,既然生活無憂,又何必進取?東方傳統思想「再窮也不要讓孩子捱苦」的想法導致很多父母甘願做孩子的奴隸,孩子到頭來不但不懂得感激,還嫌棄父母不爭氣。

校門口一堆家長為孩子們揹書包,這書包真的重得令孩子無法負擔嗎?校門口擠了一堆轎車,裡面的「小霸王」也許還沒睡醒,或者心情不好不肯下車。家長有大罵的,有苦苦哀求甚至答應給他買玩具,只要他肯下車……這成為孩子習慣性要脅家長的籌碼。

有父母反其道而行「再富,也要窮孩子,以窮他物質,富他精神。太富有,不會奮鬥。」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懂得承擔後果,懂得自律,明白對錯──做家務不是為了得獎賞,而是幫助家人減輕負擔,是應該做的;考慮別人的利益,而不是只想到自己。

孩子要自定目標

據研究,活得開心的人有五大共通特點:有宗教信仰;有情感的給和取;常在積極、有意義的忙碌中;持積極、正面思考的心態,在不如意事中找到正面價值;有目標感和使命感。

有名25歲學藥劑的大學畢業生坐在家中不找工作,他說學位是為了父母拿的,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修電腦。他說當孩子只是認為為家長讀書時,就失去了奮鬥的動力。

有個小女孩每天都從家裡走路去上學。一天下午閃電打雷下大雨。媽媽擔心女孩會被打雷嚇着,沿路去找小女孩,看到女兒一個人走在街上,每次閃電時都停下腳步抬頭往上看,並露出微笑。媽媽問她做什麼?她說:「剛才上帝幫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徒弟跟師傅學藝,如果全部照搬,最多只能學到八成。奉勸做父母的幫助孩子有正確的人生目標時,留一些空間讓孩子個人發揮。

培育子女進取動力|周天馼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