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0%
美國移民政策收緊,無證移民的處境日益艱難,不僅面臨法律風險,還承受社會壓力,甚至連日常活動都變得步步為營。基督徒應如何在法律與恩典之間找到平衡,為無證移民提供希望?
美國法律明確規定非法入境與逾期滯留為違法行為,按照《聖經》教導,基督徒應尊重並遵守國家法律。然而,《聖經》同時強調憐憫弱勢群體:「神為孤兒寡婦伸冤,又憐愛寄居的,賜給他衣食。所以你們要憐愛寄居的,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參《申命記》十章18-19節)上帝憐憫寄居者,也提醒我們應向無依無靠者伸出援手。
這使基督徒面臨一個道德困境:當法律的執行與信仰的呼召發生衝突時,我們該如何回應?我們既應順服政府,也應以愛心關懷無證移民,幫助他們在合法框架內尋找出路。
政府取消「敏感地點」政策,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可在教會、學校和醫院等地執法,導致無證移民更加恐懼,甚至不敢外出。這種「霍曼效應(Homan Effect)」正逐步擴散,使移民社區瀰漫着恐慌與孤立感。
無證移民的挑戰不僅來自法律,還包括經濟壓力、健康問題與心理創傷。他們往往在低薪、缺乏保障的行業工作,如餐飲業、美甲店、建築業等,在遭遇工資剝削或歧視時,卻因害怕曝光而不敢維權。這些問題促使我們思考:基督徒如何在不違法的情況下,真正幫助這些弱勢群體?
基督徒不應漠視這場人道危機,而應在合法範圍內提供幫助,體現基督的愛與公義。以下是基督徒可採取的行動:
1.提供法律援助與教育:許多無證移民對自身權利毫無概念,例如ICE執法人員若無法院命令,無權強行進入私人住宅或非公共區域。基督徒可透過律師或社區法律機構,幫助移民了解其基本權利,以降低被驅逐的風險。
2.建立社區支持網絡:無證移民因恐懼與壓力而生活在孤立狀態,缺乏基本支持。基督徒可透過社區資源提供食物、庇護與心理輔導等援助,使他們感受到愛與接納。
3.鼓勵合法途徑:儘管無證移民的情況各異,但部分人仍可透過合法途徑申請居留或工作許可,如庇護申請、U簽證、T簽證等。基督徒可幫助他們尋求合法身分,而非長期處於非法滯留的狀態。
4.提供靈性支持與關懷:無論移民身分如何,每個人在基督裡的價值與尊嚴都是不變的。許多無證移民在逃離本國時承受巨大創傷,基督徒可透過禱告、門徒訓練與團契活動,幫助他們在信仰中找到希望與力量。
5.倡導合宜的移民政策:基督徒雖不應介入政治鬥爭,但可透過和平方式向政府與社會傳達聖經價值,支持合理且人道的移民政策。例如,基督徒可與致力於移民改革的組織合作,為更公平、更有憐憫的法規發聲。
無證移民議題涵蓋法律、經濟、政治與道德層面,極具爭議。然而,基督徒的回應不應受到政治立場左右,而應回歸《聖經》,尋求公義與憐憫的平衡。《彌迦書》六章8節指出:「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我們既要尊重法律,也要實踐基督的愛,尋求合法範圍內的援助方式。當我們選擇以愛回應恐懼,以希望取代絕望,這個世界將更加彰顯上帝的榮耀。
無證移民前何往?這條路雖然充滿挑戰,但基督徒和教會可以成為他們旅程中的燈塔,引領他們走向希望與未來。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