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會或華人社區中常有長輩問:「我如何與成年子女建立有效的溝通?」
我感覺問題的癥結在於:當父母與成年子女相處時,還總覺得「他是我的兒子」、「她是我的女兒」;子女卻覺得自己已是成人,期望與父母建立「成人與成人」的溝通。可是事與願違的例子倒不少。
成年子女覺得父母不停地督促他們,甚至批評他們表現欠佳,以致嚴重影響溝通。對子女來說,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支持,例如他的第一個孩子誕生、升職、轉換工作等。當子女開心地帶同配偶、孩子回家探望父母時,很自然就會以為回到自己的家,理應可以很自由、很隨意;可惜的是,兩代往往因生活習慣及文化不同,加上互不了解,結果很易產生誤會和磨擦。
在大學工作了二、三十年的我,常見到不放心、不放手的父母——有當母親的不停打電話給進入大學的子女,要子女匯報在大學做了什麼事,結識了什麼朋友,令子女自覺不夠成熟去面對大學生活。其實成年子女需要的是「信心」,如果連父母都對他們沒信心,又怎會有信心面對自己的人生呢?
《聖經》 說:「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參《雅各書》一章19節)這是個十分重要的原則——聆聽比說教更為重要。成年子女明白很多事情,只是他們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而已;多聆聽、多了解,定能改善彼此的關係。
美好的溝通也需要彼此尊重,父母要學習接納子女的意見。我們與同事、鄰居、店員、子孫的老師相處時,都會尊重他們,因為對方是成人;但當面對子女時,我們就可能會忘記他們已長大成人,說話仍帶着權威口吻,並以由上而下的方式傳達,令子女們感覺到不被尊重。此外,假如子女沒問我們,我們不必要給予意見。我認識一位很受子女、兒媳、孫兒歡迎的老人家,問她可有什麼秘訣時,她說:「兩個字『閉嘴』,即是儘量不作聲。」
以下做法,或有助大家跟成年子女溝通:
‧當子女做了一些事情時,我們不妨說:「你這樣做是否很開心、很滿意?」讓他自己道出背後的原因,從聆聽中了解他所思所想。
‧不要說「我覺得……」因為子女會認為父母仍視他如小孩,可以換個說法:「有些人是這樣做……」「你的朋友會怎麼做呢?」「你有沒有考慮這個方案?」這樣一來,就可以一起討論了!謹記只需用分享口吻引導他去思考就好了。
即使子女沒有時常問候,母親節沒送上鮮花,甚或他們的處事方法跟我們不同,也不要覺得子女只顧自己,不再愛父母,不尊重父母了……這些思維會引發負面情緒,很容易在彼此溝通時發洩出來。
在西方文化下長大的年輕人根本不明白中秋節、冬至、農曆新年等是一家團聚的日子,所以不一定參與;此刻我們要沉住氣,不要當審判官似地任意批評或責備,否則子女會因為父母不明白而逐漸疏遠;我們可以常常告訴他們你以他們為榮。
父母與成人子女需要一起向前,一起成長,還要以真誠相待。很多年老父母會隱瞞自己的健康狀況或遇到的問題,因為怕子女不理解或擔憂。父母需要向子女坦誠,因為子女有責任照顧父母,協助雙親解決年老時遇到的困難,讓子女能盡上他們的責任,減低以後的悔疚。
在北美,當我們和子女溝通時,確實會遇上很多困難,語言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當我和老人家傾談時,他們也覺得不是不想說,而是他們英文不行,子女也不善於中文溝通。在這個過程中怎樣克服語言的問題,確實很傷腦筋。其實,不妨利用一些電腦軟件來幫助我們,用中文寫一些短訊,然後譯成英文,再發給子女;而子女也可以同樣用軟件,將要説的話譯成中文轉達給父母,這樣就可以增加較有深度的溝通。
另一困難是我們和子女關係很疏離。如果小時候沒好好陪伴他們,沒有很多時間聚在一起,到成長以後,他們或許不習慣時常回家,不喜歡與我們聚在一起。這個需要用較長時間重建親近的關係。
成人子女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有自己的事業、婚姻,所以也要注重姻親的關係,怎樣與兒媳或女婿及他們的父母建立良好的關係很重要。當成年子女在婚姻中發生問題、婚姻觸礁,甚至要離婚時,我們也要採取不批判、不論斷的態度,而是陪伴、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成人子女可能很怕父母在感情上或經濟上操縱他們,或者有時家長希望用錢來改變子女的行為,例如父母覺得子女買的房子不好,他們願意給錢改變子女的抉擇。其實這會令對方感到很受傷害。希望做父母能放手,讓子女去建立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用我們的金錢,繼續去左右子女的決定。
另一方面,不要作感情綁架。不要說「子女不打電話回家,我便會發脾氣」;或者說「你們不理睬父母,我感到很孤單、很孤獨。」這些感情操縱會令成人子女感到很難與我們溝通。我們需要建立自己的社交群體,例如在教會中成長、參與義工的服侍,讓我們自己有豐盛的生活,不會成為子女的感情負擔。除此之外,我們繼續學習怎樣去陪伴子女。成人子女即使已經30歲、40歲、50歲,他們仍然需要父母的肯定和接納。子女的恩賜、才能、人生的規劃、方向、目標,都是從上帝而來的,所以我們能從諒解、接納、支持來成為子女的「啦啦隊」,幫助他們知道在人生道上,父母永遠在背後支持他們;用諒解、接納多於指引、勸告、批評或論斷,這樣我們的關係便會從疏遠,慢慢變得通順,而且親密。
在溝通過程中,成人子女很在意父母拿自己跟他們的兄弟姊妹作比較,因為比較過程中會帶出一個訊息,是「我不夠好。」所以和其中一個子女在一起時,不要去批評他們或吹捧其他孩子。沒有比較,他們便會減少很多心理壓力;亦不要在成人子女面前批評其他兄弟姊妹,否則會造成兄弟姊妹間不尊重,不和,這也不是我們作父母所希望的結果
當成人子女已經成長、成家立業、擁有自己婚姻時,作為父母要知道如何找到我們的位置。《聖經》說:「……人要離開父母……二人成為一體。」(參《創世記》二章24節)然而很多時候不肯離開的,是父母!父母一直要子女認同自己在他們家庭中的地位仍然是最高的,其實這樣會令他們在婚姻中產生很大的矛盾和磨擦。父母很需要退讓,讓位給兒媳和女婿,不要成為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位。在子女夫婦爭吵或有衝突時,千萬不要站在某一邊,而只是繼續支持、鼓勵和肯定他們,幫助他們建立穩固的家庭生活,這就是我們能夠給成人子女最好的禮物。
還有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聽到子女在人生路上遇到掙扎和挑戰時,父母會為他們禱告,因為「義人的禱告是大有功效的。」我們的成人孩子都需要我們以禱告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保護及後盾。
在這裡,我祝福讀者在新的一年,與我們的成人子女建立更深的關係,享受兒孫之福。
如何與成年子女建立有效的溝通|林呂寧華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