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越聰明,人類越迷茫?《21世紀的呼召》給基督徒的3個答案 德州園地 文娛

《李爾王》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故事源自英國古老傳說,講述年事已高的李爾王退位後,被花言巧語欺哄他信任的大女兒和二女兒驅逐趕到荒郊野外,而真摯誠心卻被父親誤認不敬愛他的三女兒率軍救父竟被殺死,後悔莫及的李爾王傷心欲絕死在身邊。他在第一幕有一段觸動靈魂的旁白:「這裡有誰認識我嗎?這並不是李爾。真的是李爾在行走嗎?真的是他在說話嗎?他的神智麻木了嗎?嘿!他還清醒嗎?沒那回事。有誰能夠告訴我,我是誰?」在那個分崩離析的社會,剛愎自用的李爾王感嘆:「蠟燭熄了,我們眼前只有一片黑暗。」

《今日基督教》年度好書獎作者拉伯頓2023年才從富勒神學院卸下院長的職責,他是一位熱衷搭建橋樑的人,如何將基督教信仰落實在文化和公眾生活中是他深切關懷的主題。他每年在聖誕節前夕都重讀《李爾王》,重溫莎士比亞對於家庭、情誼、性格和國家解體的黑暗之探索,已成為他年度反思節奏的一部分。

閱讀《李爾王》幫助拉伯頓學習凝視人性的黑暗以及如何在黑暗中等待光明。他在《21世紀的呼召》這本著作中說道:「許多人對於自己的人生與這個世界有什麼關聯,滿腹疑問。人生在世,有何意義?身而為人,有何目的?我們為什麼在這裡?活着有什麼原因?如果真有,我們如何知道?這些問題可能是源於喜樂的美好初衷,也可能是源於生活周遭或世界上令人戰慄的現實。環顧四圍,我們不禁感到疑惑、痛苦、煎熬,但這都是歷世歷代教會內外的人在詢問的問題。」

21世紀人工智能系統已經成為了科技領域的熱點和關注點,但電腦怎麼能去理解「心靈的掙扎」和「生命的意義」呢?這些對人性本質的提問,是AI無法回答的。作者拉伯頓以深入淺出的分析幫助讀者在本書中發掘這些問題,而讀者也受邀深度反思與採取行動,以回應內心最深層的衝擊。作者強調:每一天,我們的生命在美好或恐懼中展開,而我們的機會和職責都不盡相同,然而耶穌基督卻呼召我們要「活出與眾不同的生命」,祂深切盼望我們具體展現上帝對當今時代的心意,那是祂藉由聖靈流露出豐盛的慈愛、恩典、真理。

上帝的呼召包含我們人生的基本目的,而我們蒙召活出真實的愛,並在有需要的地方清晰展現出來。作者鼓勵讀者活出自己神采飛揚的呼召,並從中獲得生命的動力。這呼召具體而言就是熱愛耶穌基督並且跟隨祂,發現祂的無比大愛,也充滿生命活力。2025年在世事動盪不安中展開,面對未知難測的前景,這本書將賦予我們新的契機與展望。@

(本書由美國福音證主協會出版和發行)

21世紀的呼召|雅蓓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