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給人的印象,往往是性情急躁、魯莽衝動、冒失多言......
彼得在耶穌十二門徒中,與約翰和雅各同為貼身的入室弟子。新約福音書中,在耶穌以外,記載最多言行事蹟的就是彼得。
他給人的印象,往往是性情急躁、魯莽衝動、冒失多言。最著名的莫過於在逾越節飯後,向耶穌承諾不惜下監或受死,都要追隨在祂身邊,卻在雞鳴之前三次不認主!
但出身平民,率直和熱誠的彼得,更令人覺得真實親切。他那君子坦蕩蕩的性情,似乎更像耶穌所稱讚的心無詭詐的真以色列人。他對主耶穌真摯無偽的愛,以及從愛激發出來的敢作敢言的勇氣,都值得我們效法。
彼得敬愛耶穌,開放自己在迦百農的家接待耶穌及其門徒,以致耶穌早期在加利利的事工,都是以迦百農為據點。有一天清晨,耶穌到曠野祈禱,彼得在家裡不見了祂,緊張到帶著其他門徒急忙追入曠野去尋找。雖是一宗小事,卻讓人窺見彼得對主的愛。
因著這份愛,彼得極力勸阻耶穌,不要涉險進入耶路撒冷守逾越節,免得主的預言成真。也因為要保護耶穌免被追拿,彼得以一敵眾,挺身而出,更不顧後果拔刀斬下大祭司僕人的耳朵。他對主的愛,由此可見一斑。其後門徒四散,唯獨彼得在淒冷的深夜中躑躅獨行,遠遠地跟隨著耶穌依依不捨,甚至冒著因出刀傷人而被捕的危險,停留在大祭司的外院,只想多看耶穌幾眼。
最後,在省悟到自己確如主所預言,三次不認主後,痛哭而返。如斯深情,怎叫人不感動!因此,我們不僅要看到彼得的軟弱,也要體會他那冒死跟隨耶穌、徹夜守候的愛。只因先有愛及勇氣跟從主,才有後來遇到的試煉,而軟弱與跌倒則是信心成長的必經之路。如果為了明哲保身而選擇不跟從主,才是人生無法挽救的挫敗。
耶穌的被捕和被釘死,完全粉碎了彼得一直以來對彌賽亞的夢想。三次不認主的經歷也讓他深以為疚,意識到自己有限的愛及無能為力,就算後來成為教會領袖,仍常稱自己為三次不認主的彼得。
主耶穌復活後,在加利利岸邊特向彼得顯現,讓他三次確認極其真摯、發自肺腑的愛,從而交託他牧養信徒的使命,寄望彼得將祂的愛轉移到祂的羊身上。五旬節聖靈降臨,彼得重新得著屬靈的勇氣和能力,為主耶穌作見證,建立及帶領耶路撒冷的教會。
然而彼得的人生被哥尼流的異象及經歷轉移到向外邦宣教的事工上,他毅然在耶路撒冷大會中為外邦教會仗義執言,並且禪讓耶路撒冷教會領袖地位給雅各,自己踏上宣教之旅。他首先到小亞細亞一帶,得到馬可為翻譯助手;最後遠走羅馬建立教會,並在羅馬皇帝尼祿手下殉道。行刑時,他要求倒釘十字架,因為自覺不配以與主相同的方式被釘。
歷代上帝所重用的僕人,無論是舊約的先知或是新約的使徒,多是熱血澎湃、愛心沸騰、心中有火的人。彼得雖然性情有缺憾,言行也有軟弱,亦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可是他擁有一顆單純深愛主耶穌的心,得以無畏生死,忠心為主見證作工。他對主的愛、對教會的委身和為福音捨身的勇氣,都是我們作為基督徒的榜樣。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