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白宮打手在緬因州讀完一本書:女兒淚憶「我得回爸爸了!」全球最大監獄團契這樣誕生

高森(Chuck Colson)是前美國總統尼克遜的親信,因「水門事件」而入獄,被囚七個月。他生於1931年,自幼見證父母照顧有需要的人;媽媽為在經濟大蕭條中捱餓的人煮餐,父親是波士頓地區的律師,為新英倫地區的囚犯提供免費法律服務。

總統特別顧問

高森極其聰明,學業成績驕人。據說他拒絕了哈佛大學的全額獎學金,以證明不是每個人都想進入哈佛,也「報復」哈佛曾拒絕他父親的入學申請。他選擇到布朗大學唸歷史,畢業後加入海軍陸戰隊,晉升至上校。

1959年,他以優異成績在佐治華盛頓大學取得法律博士學位。高森熱心政治,中學時期就為參戰期間的美軍籌款,更為當時的麻省州長競逐連任。1961年,他開始私人執業,業務快速發展,在波士頓及華盛頓特區均有辦公室。

1968年,尼克遜(Richard Nixon)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高森擔任法律顧問。1969年11月,他正式加入尼克遜總統的團隊,是總統特別顧問,深受器重,辦公室就在總統橢圓辦公室隔壁。年紀未到40的高森,權傾一時,掌握總統與國內政治團體的溝通。他安排總統與人見面,發放白宮消息;更會就具體事件起草法律意見、審視總統的日程、建議誰能進入白宮見總統。

處事不擇手段

高森處事乾淨俐落,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白宮職員稱他為「總統的打手」,記者更以「邪惡內閣中的邪惡天才」來形容他。他曾煽動紐約市建築工人團體,攻擊反對越戰的學生行動。後來事件擴大到紐約市市府,70多人受傷,包括四名警察。這被稱為「安全帽騷動(Hard Hat Riot)」。高森亦建議向某些組織縱火,趁消防員救火時,把不利總統的文件偷走。其他不法手段,包括栽贓嫁禍、恐嚇,甚至與特工人員討論消滅政敵的不同方法。

震撼美國的「水門事件」,引致尼克遜總統辭職下台,高森因牽涉其中而被捕。1974年3月1日,高森因隱瞞「水門事件」、防礙司法公正被判罪成。

好友為他禱告

1973年8月,高森知道自己將被拘捕,開車找好友湯腓力(Tom Phillips)。湯腓力是當時麻省最大商業機構的總裁,剛剛在葛培理牧師的佈道大會中信主,成為基督徒。高森只覺得好朋友最近有些不同,有着一種極大的平安。在「水門事件」的莫大壓力下,高森最渴想的就是這種平安。

湯腓力聆聽他的傾訴,然後拿出魯益師(C. S. Lewis)的《返樸歸真(Mere Christianity)》,翻到談論「驕傲」的一章,讀給高森聽。臨分手前,湯腓力邀請高森禱告,高森拒絕了。湯腓力只有為他禱告,之後把書送給他。高森回到自己的車中,突然大哭,甚至無法開動車子。他勉強把車駛離湯腓力的車道,在數百米外的漆黑小路旁邊停下,向上帝禱告。隨後的一星期,他獨自在緬因州,全心全意讀完整本《返樸歸真》。

高森信耶穌的消息被傳開,有人不以為然,認為是博取同情的手法。在那段人人自危、着急與他劃清界線的日子,倒是民主黨中的基督徒,坦然接納,給他莫大的支持。

成立「監獄團契」

1974年7月9日,高森正式於亞拉巴馬州服刑。他體驗到監獄制度的不公,對在囚人士長遠的負面影響。父親在他服刑時離世,他獲得三天假期,出席喪禮。期間,他收拾舊文件,發覺父親與他一樣,盼望能改善監獄制度。

出獄後,高森拒絕了所有豐厚的職位,一心一意投身關懷監獄的工作。1976年,他成立了「監獄團契(Prison Fellowship)」,是全美最大、以幫助囚犯、釋囚及其家庭為目標的機構。他在不同的監獄中,開設以信仰為核心的課程,協助囚犯建立自信、培養技能,以備日後重新適應、投入社會。1979年,「國際監獄團契」成立。

今天,「國際監獄團契」在全球120個國家中開展,向在囚人士及其家屬傳揚福音,同時力求改善刑事制度。高森及他開設的機構,屢獲殊榮。2003年,他被邀返回白宮,帶着幾位洗心革面的釋囚,向當時的總統講述「監獄團契」的工作。此外,高森積極參與推動基督徒關心社會文化的工作,發表文章,並寫了30多本書,保持信徒與社會對話,就高爭論性課題上,進行交流。

2012年3月,高森因腦溢血入院,4月21日離世。女兒Emily這樣追憶父親的信主經歷:「萬千的生命得到改變,我是其中之一。當我爸爸把生命交給主耶穌時,我也重新得回爸爸。那是頭一次。」《聖經》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親愛的朋友,你也願意回頭嗎?請用本版決志表與我們聯絡。

浪父回頭記|曾福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