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去了一趟家鄉,參加外甥的婚禮。
當日下午的儀式,教堂坐滿了千禧年兒一代,主持人和新郎在學園團契已成好友,他以幽默輕鬆語氣讓婚禮沉浸在歡樂慶賀的氛圍之中,勉勵的女傳道更是一語道出婚約的終極目標:讓兩人在一生一世的婚約中,對付自己頑梗的性格,並在發掘自己不完全之處,倚靠基督的愛來改變自己、成全伴侶。
新郎、新娘謝親恩的環節,讓從來沒有進過教會或是踏足教堂的人,非常動容。我聽到一位六旬的女士說:「原來婚禮可以這樣辦!我真希望我的孩子能以這種莊嚴隆重、和諧風趣的方式舉辦婚禮。」的確,這次兩三百人的聚集,就像一場講解基督之愛的奮興會或佈道會,給在破碎家庭長大的一代年輕人打了強心針,對婚姻有更大盼望。
期間,教會的十位老姐妹們,對着新人獻上一首婚禮聖詩《完全的愛》,將老中青結合一堂,年長者對青壯一代的勸勉鼓勵,從歌詞可見一斑:
完全的愛,超過人間的思想,虔誠信眾向主屈膝頌揚;
為此佳偶求主厚賜恩無量,主作之合,恩愛地久天長。
完全生命,懇求為他們保證:溫柔的愛,永久不移的信,
有恆的望,勇敢平靜的堅忍,純潔天真,艱難痛苦不驚。
求使他倆,歡欣消盡了愁情;求賜他倆,平安寧息世爭;
百年偕老,更有燦爛美前程,重見黎明,恩愛生命永恆。
歌詞所闡述的愛,是來自上帝透過耶穌基督所完成、拯救全人類的愛。歌詞是由英國女詩人葛妮(Dorothy Bloomfield Gurney, 1858-1932)所作。她一生出版了數本詩集,這首詩歌卻是她唯一的詩歌作品。1883年一個主日的晚上,葛妮與即將結婚的姊姊及友人在家中唱聖詩,剛唱完她姊姊最喜愛的《奮力堅守(O Strength and Stay)》後,有人說,歌曲好聽,但詞句不適合婚禮。她姊姊則說,枉有妹妹是詩人,卻無好詩歌在婚禮可唱。葛妮聽了便回應說:「好吧,請給我片刻寧靜,讓我到圖書室靜思,想想辦法。」 15分鐘之後,她用「奮力堅守」的曲調,以愛和生命為主題,寫成了這首《完全的愛》,並對眾人說,是上帝幫助她完成的。
1889年英王喬治五世的妹妹威爾斯公主結婚時,採用這首詩,曲調由名音樂家班比改譜,旋即被選入聖詩集,自此就採用此調。
目前所通行的曲調,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聖樂作曲家班比(Joseph Barnby, 1838-1896)所譜,他7歲即任教會詩班的主唱,10歲當教師,12歲任司琴,14歲任音樂學校教師,16歲進倫敦皇家音樂院深造,可說是聖樂方面的天才。他歷任許多大教堂管風琴師及詩班指揮,他所訓練的詩班,都成為倫敦最好的詩班。 為了使英國人能欣賞巴哈的音樂,自1871年起,他每年指揮詩班及管弦樂隊,演唱巴哈的《受難曲》。
完全的愛|浩然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