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總統年初上任後,在許多政策上都作出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無論是政府內部的改革,還是政治、外交、經濟等方面,幾乎每天都有突破性的議題。其中一項鬧得沸沸揚揚,成為多日頭條新聞的是移民政策。從上屆政府的極度放寬,到今屆政府的全面收緊,使許多移民無所適從,人心惶惶。
其實,對美國來說,「移民」應該毫不陌生,畢竟這個國家本身就是由「移民」建立而成。我現在服侍的教會,成立至今已有110年歷史,是一所名副其實的「華人移民教會」,由一群來自大陸、香港及台灣等地的熱心華人信徒建立。他們本着對信仰的堅持與使命,在居住及謀生的城市建立教會。由於語言及文化的差異,這群熱心的基督徒難以融入以英語為主的教會,但他們都懷着一份使命──即使身處異鄉,也要向所屬的同胞群體傳揚福音。
這幾年在「華人移民教會」服侍,我見到不少移民教會與我在香港成長時所接觸的教會有許多不同之處。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文化差異、語言隔閡與世代融合。當三者同時出現在教會群體中,若處理不當,便會引發矛盾與紛爭,甚至導致分裂。
第二代土生的華人,在文化背景與思想觀念上,往往與第一代的移民有很大差異。要在同一屋簷下取得共識,並不容易。當第一代秉持家長式管理,而第二、第三代則講求民主及個人主義時,便會產生不少衝突與張力。作為教會的領袖,要很小心處理這些問題。感恩的是,我們能從《聖經》中找到一些指引。
「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拉太書》三章27-28節)不論膚色、種族、語言或文化,我們能夠合而為一,是因為我們都在主耶穌裡。
而且,上帝賦予每個信徒的身分都極其尊貴,我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參《彼得前書》二章9節)原來,無論我們的背景多麼不同,在上帝面前都是一樣,都被看為尊貴。我們若能看重這樣的身分,即使遇到衝突,也可以本着這些原則去化解。
更何況,《聖經》無論直接或間接,提到信徒合一的經文超過70處,可見上帝雖然知道人有各種差異,仍看重我們追求合一的心志。
「華人移民教會」的變遷與未來挑戰是一個重要,且多面向的議題,特別是在北美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華人移民教會」不僅是信仰的中心,更是文化與社群的重要樞紐。要在世代變遷中延續福音使命,並傳承文化身分,實在需要很多研究與探討。
這兩年,教會先後有兩位華裔青年決定放下工作,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預備將來投入教會侍奉。他們能夠在年輕時就有這樣的心志,實在難能可貴,尤其是他們能操兩文三語,自小在美國成長,既了解移民家庭的處境與挑戰,也能打破語言上的隔閡,與跨代信徒溝通。即使這條道路未必無風無浪,我仍然深信上帝必看顧祂所揀選的僕人,陪伴他們迎接前面的挑戰。
儘管困難重重,要繼往開來,薪火相傳,就不要忘記耶穌昔日的呼召──要我們成為祂在世上的使者,承擔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9-20節)
移民教會的使命|戴邵聰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