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關稅,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敘利亞沙漠中就有記載。高關稅造就貿易保護主義,其宗旨是為保護本國相關行業。低關稅甚至零關稅,則鼓勵自由貿易,促進不同國家地區間的商品流通,讓各國有機會在不同行業之間,彼此取長補短,互通有無,讓消費者以實惠的成本和價格,獲得不同國家的商品。因此,關稅永遠與各國政治和經濟有着密切關係。
1773年,美洲殖民者為抗議英國東印度公司,轉運來自中國低關稅、低價傾銷的茶葉而發起抗議,並在波士頓港口,將該批茶葉倒入海中。這就是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該事件也成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線。獨立戰爭,就是該事件在英國議會中「無代表,不納稅!」的訴求下發動的。
在美國獨立後,首任財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主張高關稅的貿易保護政策。當時的高關稅,也造就了美國百姓的低個人所得稅。美國的這種貿易保護政策,一直延續到二戰末了。
二戰後期,羅斯福和杜魯門總統期間,因國際社會倡導自由貿易,並受關貿總協定與後來的世貿組織(WTO)影響,各國關稅逐漸降低,從而促進了國際貿易和商品的流通,但也推高了美國的個人所得稅。直到今年川普總統就職以來,再次採取高關稅的政策,其宗旨是鼓勵產業和製造業回歸美國。
但這種政策在短期內,導致國內物價上漲以及國際關係緊張。但願上帝賜給川普總統團隊及各國領袖智慧,以達成彼此合理公平的稅率和關稅政策,造福美國及世界各國人民!
美國關稅極簡史|號角編輯部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