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11月11日,很多華人第一個想起的是「光棍節」;基督徒則認為是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夫妻節」。然而11月11日,還是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1918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停火日;隨着1919年6月28日在法國簽定《凡爾賽條約》,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各國沉浸在歡欣喜樂之餘,也用11月11日,來記念守護和平、熱愛國家的退伍軍人。
英國、加拿大等英聯邦國家,稱這天為「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法國和比利時,把這天定為「休戰日(Armistice Day)」。美國經過數度演進,最終把這天定為「退伍軍人節(Veterans Day)」。
最初,美國把11月11日定為「休戰日」。威爾遜總統(Thomas Wilson)在實施停戰一年後,宣佈了第一個停戰紀念日,並開始了一年一度的紀念傳統。他說:「這個節日,讓我們對為國捐軀者的英雄氣慨感到自豪!並莊嚴地對他們致以感激之情。是他們的犧牲,為我們帶來了勝利、自由和生機,顯示着美國在國際大家庭裡,是站在和平與正義一邊的。」
隨後,這個假日在1926年,被正式定名為「休戰日」;和平與國際團結的信息,再次得到肯定。美國國會通過決議,要求所有公共建築物,在11月11日升掛國旗,並要求公民在學校、教堂或其他場所,舉行適當的紀念儀式。193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把「休戰日」定為聯邦假期。當時大家以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結束戰爭的戰爭」,但這夢想因着二次大戰爆發而破滅。
二戰結束後,肯薩斯州恩波尼亞(Emporia)的市民,為感謝市鎮上的退伍軍人,於1953年將11月11日稱為「退伍軍人節」。同時,退伍軍人協會(American Legion)也敦促國會,把「休戰日」改為「退伍軍人節」,以紀念所有參戰的老兵。1954年5月26日,艾森豪威爾總統(Dwight Eisenhower)簽署法案,把「休戰日」正式改為「退伍軍人節」。
美國很多聯邦假期,都是定在某個月份的週一,為的是讓民眾有個一連三天的「長週末」。但「退伍軍人節」卻不管週一或週三,鐵定為每年11月11日,藉此「深切緬懷所有為捍衛自由而在陸地、海上、空中和海外英勇奮戰的人。讓我們投身於促進世界和平的使命,不讓他們的努力付諸東流。」美國被稱為「世界警察」,可能是因為用實際行動,去維護世界和平吧!
退伍軍人除了在軍事上出力,也維護美國的優良傳統。因為曾在戰場上出生入死,他們更珍惜上帝的救贖之恩,也明白追隨《聖經》法則的重要。退伍軍人協會的方向和目標,是「為了上帝和國家,我們團結一起,捍衛美國憲法,維持法律秩序……灌輸個人對社區、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反對獨裁專制,維護自由民主……使正義成為軍事力量的主人。」
他們在世界大戰時期,就警覺左派思想入侵的可怕,提醒國民遠離「布爾什維克主義(Bolshevism)」。1951年,協會認同「回歸上帝」運動;1953年協會指揮官高夫(Lewis Gough)在全國電視廣播中,啟動了這項計劃,其中艾森豪威爾總統(Eisenhower )及尼克遜總統(Nixon),在發言中敦促國民定期去教會聚會,每日舉行家庭禱告會,帶領孩子們研讀《聖經》、信靠耶穌!
如今,美國在個人主義及極端自由思想的荼毒下,優良傳統已支離破碎。在我們紀念和感謝退伍軍人之際,也該緊緊抓住美國的立國根基,以至不被罪惡泛濫的狂潮掩沒。
世界大戰停火‧促成節日產生|號角編輯部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