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凳與寶座 信仰

  • 一張丟空了無人坐的凳,仍令我再不禁地行近。
  • 曾在遠遠的以前,這凳子裡,父親仿似巨人。
  • 輕撫給腰背磨殘了的凳,無奈凳裡只有遺憾。
  • 在遠遠的以前,凳子很美,父親很少皺紋。
  • 獨望着空凳,願我能,再度和他促膝而坐;
  • 獨望着空凳,心難過,為何想講的,從前不說清楚!
  • 曾懶說半句我愛他,懶說半句我愛他,過去我說我最是要緊。
  • 今天發覺最愛他,呼叫永遠也愛他,聽我叫喊只得一張空凳。
  • (《空凳》作曲:林敏怡;作詞:林振強;原唱:夏韶聲)

《空凳》是1985年第一屆亞太流行曲創作比賽冠軍作品。原唱者夏韶聲略帶沙啞的歌聲,把這首少有的、以懷念父親為主題的流行曲,演譯得淋漓盡致。歌詞以一張無人坐的凳子為軸心,由境入情,又由情入境,輕訴心中對父親的愧疚。歌曲採用了升調的手法,從低吟的思念,一推再推,最終以大聲的呼喊結束,帶來盪氣迴腸的共鳴。

遙不可及

歌曲以第一人稱,把聽眾帶到眼前的空凳。那本是父親的凳,在遠遠的以前,凳子很美,父親坐在其中,既似巨人,也很少皺紋。現在的凳子,已被父親的腰背磨殘;空空的凳子,只有遺憾。痛悔的是,沒抓住機會清楚表達心中的愛;懺悔的是,過去把自己看得太重,未能把父親放在生命中的優先。

華人文化中「慈母嚴父」的觀念,多少影響了父親與兒女的關係。傳統角色中的父親,多是管教的執行者,兒女需糾正甚至是懲罰時,就由父親出手。上一代的父親,不善表達內心的感情,能直接舒洩的情緒,往往就是憤怒。日子久了,父親就變得遙不可及,兒女們敬而遠之。

我大學畢業不久,就離開香港到美國唸書,大半生不在父母身邊。三、四十年前,長途電話費用高昂,我頂多一星期打一通,說幾分鐘就停止。電話主要是跟媽媽談,爸爸通常就在旁邊,卻很少接聽。

我最後一次看見爸爸是在醫院裡。那年我回香港舉行婚禮,回美前爸爸進了醫院。臨上機前我跟他告別,心中也想到這可能是最後的見面了。我跟爸爸說自己不孝,不能常在他身邊。他跟我說,「只要心中常有我就行了」。我帶淚離開。約一年後,在我成為父親、爸爸成為祖父前的三個月,爸爸離開了我們。

浪子回頭

耶穌善於講故事,常用比喻來說明福音的重點,「浪子回頭」就是其中一個。故事中的父親,天天守候在家門前,引頸遠望,盼望着兒子,就是那大逆不道、主動要求分家產的兒子的身影。一日,浪子真的回家了。父親遠遠看見便跑着迎上,擁抱親嘴之餘,更把袍子戒指戴在他身上,意思是要重證他兒子的身分與地位;然後吩咐家僕準備盛宴,大張慶祝。耶穌教導門徒的「主禱文」,開始是這樣的:「我們在天上的父⋯⋯」。「浪子回頭」中的父親,就是我們在天上的父,祂也在盼望着我們的回家。

《聖經‧啟示錄》三章21節也提及一張凳,不是空凳,而是寶座:「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的寶座上與他同坐一般。」那寶座極其榮美,超乎人的想像,筆墨難以形容,所代表的就是父上帝超乎一切、掌管一切!

人生中的空凳有多少?不要製造遺憾,要把握時機,把心中的愛意向身邊的人表達,特別是那些不善表達,不善接收感情的人!世間有多少寶座?君王來了又去。誰又坐在你生命的寶座之上?親愛的朋友,我們都是浪子,讓我們鼓起勇氣,承認自己的過犯,回到天父上帝面前,讓祂坐在我們生命的寶座上。請用本版決志表與我們聯絡。

空凳與寶座|曾福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