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簡樸生活多快活

2015年12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賴子通、徐秀珊、鄧玉蘭、陳雅文、趙秀華、周簡艷珍

《老子》的經典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總體精神。老子的「順應自然」精神啟?了簡樸生活的模式。老子的「自然」表現在人生哲學上便是「無欲」、「不爭」。「無欲」是修己的原則;「不爭」乃處人的原則。因為無欲,所以能夠知足;因為不爭,所以能夠謙下。

「無欲」,先要學習降低慾望,節制一點,放棄一點。現代人的通病是熱衷於擁有,愈多愈好,愈新愈好,愈是名牌愈好。例如香港人擁有智能手機的比例冠絕全球,換機頻率同樣驚人。同時也出現「手中有機,目中無人」的現象。手機雖然是助人擴闊視野的工具,但它亦可令人自我設限,對外界視若無睹。試問「低頭一族」在車廂內又怎會看到老弱傷殘讓座的需要?

狂熱地追求物質,物質便成了我們的主。不想成為物質的奴隸,必須減少消費慾望。物質需要愈多,如樹獺抱樹,不能獨立。當你翻開衣櫃鞋櫃書櫃仔細看看,你會驚訝很多衣褲鞋甚少穿上,甚至從未穿過,無數新書只讀過幾頁。也許現在就是你發揮「斷捨離」藝術的時候:「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斷捨離」的原則,是符合「現在的我」,最需要的東西,才予以留下,其他做成不愉快、不舒適等負面感覺的,一律拋棄。也有人提議,超過三年未動用過的物品,可以轉送合用的人。「斷捨離」強調的是「減法」,減去的恰巧提昇了居住環境和空間,一舉數得,何樂不為。

「不爭」。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好像水一樣,有利於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水處在眾人厭惡的低下之地,已經接近道了。所謂「不爭」,不是放棄一切,自甘平庸, 而是要以「不爭」的姿態,反立於不敗之地。因為不爭,所以沒有人能和你爭、想和你爭。以柔制剛,智慧之道。

香港人甚麼都爭:爭車爭路,爭名爭利,明裡爭暗地爭,爭到最後兩敗俱傷。「爭」令心靈沉重,最不簡樸。對付「爭」的最佳手段便是讓身、心、靈過著簡約的生活。在身體方面: 培養行山、慢跑、騎自行車、與家人朋友散步等習慣。在情感方面:學習與家人親暱、互訴心聲,關愛大地、親近大自然。在思想方面:以閱讀來豐富思想,聽音樂鬆弛情緒。在性靈方面:安排安靜、獨處、退修的時間,檢視現狀,展望將來;操練正向思維,對人對己懷有熱誠和憫愛。

俗語說得好:「錢多錢少,夠吃就好。人醜人美, 順眼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窮家富,和氣就好。」《聖經》有豐富的簡約生活教導,當中教導我們不要事奉瑪門(財利);不要為明天憂慮(不要預支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乃是簡樸生活的要訣。

總而言之,簡樸生活帶來自由,因為沒有牽掛。簡樸生活帶來喜樂,因為生活需求降低,感覺所得超過所求。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比拼生涯 難自棄
生活簡單就美
讓家居雜物 來一個「乾坤大挪移」 家居雜物 收納的一些點子
不「減」就不「增」
簡樸生活多快活

2015年12月內容

專題耳聽八方營商有道天倫樂親子樂兒童天地生命線智慧之窗健康寶庫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香港角聲與你勵志影視繽紛世界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基督教服務機構新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