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浪子的比喻」寓意深長,值得我們細細回味。
經文提到一個人有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先後傷盡父親的心。首先,小兒子要求分家 業,得到後就往遠方去了,慈父天天倚門盼望他回來。大兒子不體貼、不諒解父親心意, 不知「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可貴;他自以為義,拒絕去寬恕、接納認罪悔改回家的弟 弟;他還生氣,不肯進屋,要父親出來勸他、哄他。
其實,這兩個兒子都是浪子,一個是離家的浪子,是悔改的罪人;另一個是在家的浪 子,是驕傲的罪人。一個需回頭,另一個要回轉,學習去愛、去感恩、去服事,「醒悟過 來」才能恢復與父親的關係,守住兒子的位份。
很明顯,這位慈父喻表天上的父親,祂終日盼望著我們歸家。我們要自省、警醒,察看 自己是否主所講的「浪子」?
◎差異與衝突
這個「浪子的比喻」也勾起我的往事。
在中學三年級我就受洗歸主,每主日到教會坐坐,放下點零錢就跑,就以為自己是基 督徒了。那時,從不參加查經班、祈禱會,全無團契生活,也不追求長進。
拍拖時依舊我行我素,沒有尋求上帝的旨意,不理會《聖經》的警告:信與不信,不 能同負一軛,就與一個不信的人結了婚。
婚後,大家面對面看到真我,才明白不能同負一軛的道理。無論在價值觀、金錢的運 用、對人事的處理,我倆都有很大的差異、衝突。
最糟糕的是星期日,夫家習慣每星期日一早去茶樓等位飲茶。那時香港的茶樓總是 人山人海,往往要花上一個多小時才等到兩張大桌。然後親戚、朋友陸續到來,他們都 看似很忙碌,組織麻雀腳、談論家事、時事、別人的事。擾嚷兩、三小時之後,便回我們 家開上幾檯麻雀。
◎痛苦緊隨我
但我還是堅持去教會崇拜,不打麻雀。為了不惹眾怒,我樂意為他們倒茶遞水、看管 小孩。但心底的痛苦與眼眶中的淚水,只能隱藏,無人知曉。我默默地去承擔不聽從神 的苦果。
我嚐試去向神投訴、爭辯、討價還價,並苦苦哀求丈夫不要打麻雀,陪我去教會。但 求了多年,他依然故我,仍是一個大男人。在灰心失望的時候,我竟然懷疑神的存在, 於是生氣不再進神(上帝)的家門。
離開了神,不等於離開了痛苦,痛苦反而抓緊了我。丈夫越來越愛打麻雀,很多時候 打到半夜才回家。如是者,我又過了幾年流淚到天明的日子。
◎喜樂的源頭
有一天,我忽然醒悟過來,我不要再過這不生不死的日子。記得主耶穌說過:「凡勞苦 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主答應給人平安和喜樂,為什麼我 卻離開喜樂的源頭,遠離賜人力量的上帝?於是,我起來回轉跑到喜樂的神那裡,向衪 認罪悔改,並立志要一生服事主,永遠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衪的榮美,在祂的殿裡 求問。
於是,我很堅決地向丈夫提出:「我現在要回歸教會好好服事主,神是我生命的首位 而不是你;若要我離開神,我寧願離開婚姻和家庭,希望你也跟我去教會。」丈夫見我 如此認真,嚇了一跳,惟有答應陪我去教會,他怕我真的要離婚呢!
其他生命線文章
2014年2月內容
專題 • 社區迴響 • 天倫樂 • 親子樂 • 生命線 • 智慧之窗 • 佳美腳蹤 • 教會消息 • 生命的旋律 • 藍山集 • 世界遊蹤 • 健康寶鑒 • 美味人生 • 繽紛世界 • 小說精華 • 國際時事 • 生活資訊 • 愛心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