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下的中國智慧:從最大債權國到『退稅政策』,如何反擊美國高壓?

鄧小平於1978年11屆三中全會後,開始正式實施經濟改革。「對內改革,對外開放;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些觀點和理論,帶領中國從「一窮二白」,成為今日在民生經濟、學術科技、文化藝術都取得輝煌成就的國家。其中少不了世貿組織和西方國家的助力。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貿

中國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貿,與西方國家建立親密的貿易關係。2010年代,中國曾是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美國則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五大進口來源地。2014年,中美雙邊貿易規模,達到5,551億美元,雙向投資超過14,200億美元。可見美國在中國經濟發展上,曾扮演過重要的角色。

2018年開啟的中美貿易戰,讓中美貿易關係漸行漸遠。如今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是世界最大的債權國之一。2016至2021年,中國佔國際債權總值30.4%;其中美國欠中國12,237億美元。可見中國政府的經濟條件,比美國政府更穩健;美國政府增加關稅,也是因為自身難保、欠債纍纍。若中國記念美國昔日的舊情,用關稅伸與援手,美國人民會十分感激。

「關稅戰爭」,也是中國經貿的試金石,加速其本土經濟發展。在美國提出增加關稅後,中國在第一時間,推出「離境退稅政策」,加上對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等歐洲國家,試行單方面免旅遊簽證;對54個國家施行72/144小時過境免簽等。這些政策,必掀起中國旅遊購物熱潮,有助經濟發展。

這次「關稅戰爭」,若中國以「施比受更為有福」的心態,而不是停留在「發展中國家」的心態,以「大國外交」的方式應對,必能建立美好的國際形象。

美國高關稅‧中貿試金石 |號角編輯部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