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富有機農場裡的艾草,雖然一度被視為難以清除的雜草,但在主人的眼中卻成了珍貴的寶物,展現造物主在植物中賦予的醫療功能 家庭

農場田間長着許多艾草,這幾年我們想盡辦法要清除掉它們。寬闊的地方好辦,經過翻地、暴曬,再種上繁密的覆蓋作物,艾草基本就消失了。可是,生命力頑強的艾草還是見縫插針地擠滿了道邊、角落,和所有稍被農民忽略的地方,真是愁人。

製作好的艾糰

爸爸眼中的寳

不過,最近老爸老媽回到農場,艾草的地位馬上就被提升了。爸媽上次(2016年)來農場時,由於媽媽腿關節經常疼痛,聽人建議,每天艾草湯熏泡,媽媽就覺得舒服很多。所以那時艾草就已深得爸爸喜歡。再加上疫情期間,爸爸在家閉門讀書,又加增了許多對艾草的認識,現在,在爸爸眼裡,艾草就是寶物。這次重回農場,諾大的20畝地上,各樣的動植物中,最讓爸爸歡喜的,就是這艾草了。採艾葉煮水喝、熬艾梗湯泡腳、製艾絨球用於煙熏……爸爸特別認真地實現着艾草的價值。他最拿手的,就是做艾絨球了。

艾絨球製法其實很簡單,可以全手工製作。首先,採集艾葉曬干至酥脆;預備搗藥的石臼,放入曬干的艾葉錘搗成絨狀;從搗好的艾絨中分出小團,捏壓成球狀備用即可。

作者父母正在製作艾草用品

媽媽腰部受力勞傷,喜歡用艾熏,需要煙熏的時候,她就取出兩個小艾球放在煙熏盒中點着,將出煙口扣在酸痛處,媽媽很喜歡這樣緩解酸痛的方式。但是各人體質和習慣不同,艾熏、艾灸等療法的應用,最好多方咨詢後慎重試用。

醫學的地位

據《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戰國時期儒家經典著作《孟子》載,「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見艾草之於古醫學中的地位。

艾草作為藥材的使用記錄,也出現在西方文獻中,幫助解決一些消化系統疾病以及皮膚病等,最廣泛的使用則是在釀酒業,網絡上也不難查到早期瑞士開始流行的關於苦艾酒的記載。

從植物中獲取醫治元素,這也是造物主的巧妙安排吧。即便是在重整秩序之後的新天新地裡,神也賦予那生命樹的葉子,具有醫治功能:「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啟示錄‬》二十二章2節)

最後一點溫馨提示:馬路邊和公共園地的艾草要謹慎採用。歡迎留意禾富有機農場,每月有免費開放採摘艾草時間。

可喜愛的艾草|高展曦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