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5日
  0 條回復
  2.1K 次閱讀
基本信息
詳細內容

二十世紀中葉,一部分福音派基督徒認爲他們即將完成大使命,因爲當時全世界就地理範圍而言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基督徒。但是,在一九七四年六月,在瑞士洛桑舉行的第一屆世界福音宣教大會上,拉爾夫·溫特(Ralph Winter)警告那些自認爲得勝的基督徒,要注意「人群的盲點」,和「隱藏的人群」。他認識到在一些地緣政治國家雖然有了一群被福音更新的人,但同時也有從來沒有被福音接觸過的群體。

溫特的看見,推動了在宣教策略上一次重要的模式轉移,使基督徒們將焦點聚焦於一個所謂「福音未及之民」(unreached people groups)的概念。他在洛桑提出這項宣教策略轉移之後的40多年裡,眾人對它的討論一直持續到今天。這篇文章中我想從三個方面來分析這次轉移。一是解釋歷史背景,二是表達一些需要謹慎思考的地方,第三強調對福音未及之民這一戰略的糾正——不得不說這一戰略對許多全球範圍的宣教戰略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Screenshot_2021-08-25_221921.jpg

歷史背景

溫特之所以強調福音未及之民是因爲他相信這個群體容易遭到忽略,也很少受重視。當時很多基督徒的宣教任務是在那些已經有基督徒和教會的地方。他特別指出,「那些跨文化宣教需求非常大的地方恰巧正是跨文化宣教工人少的可憐的地方。」因此,教會需要重新考慮全球宣教的戰略部署,以保證福音在那些福音未及之民中得到宣講。

溫特的演講引起了一個從針對地理區域到接觸族群的宣教策略轉變。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對「福音未及之民」(unreached people groups)的概念有了更多的定義。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各個洛桑工作委員會都努力在定義「族群」(people-group),「已經得著」(reached)和「福音未及」(unreached)的概念。

最後,經過多年的深思熟慮和討論,宣教界(包括約書亞計劃[Joshua Project]、美南浸信會國際宣教委員會[IMB]、AD2000等機構)決定,只要一個族群中有2%是基督徒,那麼就認爲這個群體是「福音得著之民」。2%的分界線並非源自聖經,但它卻成爲這個戰略的一個特徵。

1587112336-5e99699046abb.jpeg

 

需要警惕的地方

我們要感謝溫特對福音未及之民的強調,並相信他爲宣教策略提供了必要的糾正。然而,我想分享幾個關於「福音未及之民」策略不足的地方,這都是我在宣教的禾場和宣教差派組織工作期間的觀察。

首先,需要始終記住2%的數字是武斷的。最初,那些定義未得之民群體的人提議以20%作爲分界線(見艾倫·約翰遜[Alan Johnson]「宣教前線運動的主要概念」一文),後來也有人提出其他比例和數字。隨後,福音宣教季刊(Evangelical Missions Quarterly)於1990年7月發表了一篇題爲《得著是什麼意思?》的文章。在那篇文章中,受訪者之間幾乎沒有達成一致。有些人用「得著」來表示參與度,而另一些人則用它來衡量信徒的數量。無論以哪種方式,我們都必須輕看這一名稱,並只用其作爲告知宣教戰略的方式而不是強行規定。

其次,宣教參與不等同於宣教完成。在完成大使命和滿足耶穌在馬太福音24:14所講的話之間有相互競爭的關係。有人想將人們的參與和大使命的完成等同,就像口號說的,去「完成宣教」,這樣的口號有助於傳達使命的緊迫性,但這個口號也錯誤地建立了「參與就等同於完成」這個概念的形成。而事實上,大使命的主要活動不是參與,而是培養門徒。

再者, 我想使用一個在足球運動中的比喻,在特定群體宣教的策略中,球門柱經常被移來移去。宣教士和研究者們發現,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總是會帶來出新的族群。人們正在遷往全球城市並融入其他文化相近的群體。所有這些都使得在特定群體中宣教的戰略難以準確衡量和完成。

最後,群體分類列表和圖表雖然會有所幫助,但任何在海外生活的人都知道當地事務有多麼的複雜。人們並不總是以與群體分類列表一致的方式進行自我認同。遷移、語言細微差別和文化表達都可以改變群體的識別方式。因此,有必要將列表用作指南和工具,但也要記住,它們也只是指南和工具而已。

Untitled-design.jpg

矯正

近年來,人們努力強調「地方」的概念和群體的概念一樣重要(參見 Zane Pratt 和 David Platt)。我讚賞這種糾正措施,並相信它有助於爲未觸及之民群體的策略帶來健康的平衡和對話的空間。新約中確實也提到了按地理位置作爲福音推進的標識。更多的在羅馬書15:19中,保羅從地理角度(耶路撒冷到以利裡古)來描述他的使命和有效性。因此,這種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地方「的努力是符合聖經的,並且要在現有的未觸及之民群體裡,尤其在族群探討中給予更多重視。

按照前面所講述,不斷深入的城市化正在爲未及之民戰略帶來各種挑戰。因此,如果把地方與群體這兩個概念都包括在內,教會和宣教組織就更能確定教會在特定地理位置以及不同群體中的狀態。例如,大使命迫使我們必須將注意力和努力集中在馬來人身上,也聚焦于吉隆坡這座城市。

耶穌吩咐祂的門徒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該命令的兩個方面都需要關注:族群和地方。而對於什麼是已經「得著」福音的群體和地方?對這問題仍然一直存在爭論。像這樣的辯論和討論,應該時刻提醒我們,要我們在策略和方法上保持靈活,並最終將聖經作爲我們的主要指南。我們的王已經給了我們一項任務。願我們都能忠誠地努力完成它。


譯:Tim;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re's More to Missions Than Unreached People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