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由於冰川融化加速,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率可能遠遠超過預期,紐約或會在本世紀末遭到滅頂之災,被海水淹沒...
長期以來據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世界海平面將最多上升0.67米,到2100年將上升1.82米。但國際專業研究發現,海平面上升的速度遠超出科學家們過去的預計,實際上升高度可能是這個數字的兩倍!
自1900年以來,全球海平面已升高了20.32厘米,現在海平面正以大約每年0.32厘米的速度升高,這個速度還在不斷提高。按照這個速度,沿海大城市將面臨威脅,一些國家不再適宜居住,導致數億人流離失所。而這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實,只是時間問題。
最危險的,就是目前尚未建立洪災預防系統的城市,包括擁有狹長海岸線的紐約。如果再不採取措施,2100年前或者更快,紐約或不會存在....
紐約市曾在2012年遭受颶風桑迪(Sandy)吹襲,造成44人死亡,多達11萬名居民受災,也造成19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當時紐約部分地區大淹水,水深達2.4米。
今年颶風艾達(Ida)來襲,再次令紐約的抗洪應對崩潰,受災居民在數月後的現在都還未重回正常生活,還有很多居住地下室的市民在睡夢中被奪去生命...
到了21世紀末,像桑迪一樣現在百年一遇的颶風出現的頻率會更高,可能最多每10年就會出現一次。而且隨着海平面不斷上升,地勢較低的地區會漸漸被淹沒,颶風的破壞範圍也會逐漸擴大。
跟全球其他主要海港相比,紐約在颶風、洪水面前幾乎毫無抵抗力。在過去幾十年中,倫敦、鹿特丹、聖彼得堡、新奧爾良、上海都建起了防洪堤和風暴屏障,但紐約還因為在這個方面的疏忽付出了好幾次高昂的代價。
為應對極端天氣的威脅,紐約市終於下定決心,將投入14.5億美元建造海堤和閘門系統,形成一道人工的風暴屏障,以保護紐約免受海平面上升以及颶風災害的影響。
早在2013年,市政府就啟動了東區沿海防災計劃,目前曼哈頓20街至23街這一部分的海堤已經竣工。今年颶風艾達的到來加速了這一工程的進展。
長達4公里的海堤,預計將於2026年竣工,牆身將高達3-5米,閘門能防止洪水湧入曼哈頓這個美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新建的海堤會有伸縮性,如果海平面極速上升,或者風暴比現在設想的更嚴重,可以築高海堤加強保護。
紐約高風險地區的許多建築物都已經進行強化,降低極端天氣的衝擊。市內也會建造新的地下排水系統,強化城市排水能力,同時打造新的電力站,以確保在颶風來襲時電力供應不會中斷。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海堤工程必須砍伐許多樹木。市政府將種植1800棵樹,彌補被砍伐的樹木,而市內各區也會另外種植1000棵樹,目前已經新增500棵。
分析認為,儘管紐約已經開始建造海堤,但或許仍遠遠不夠。有紐約居民認為,市區的基建速度令人擔心,如果趕不上海平面上升的速度,那這個海堤計劃就沒有效了。
紐約市最先遭殃的就是沿海的一大片住宅區
網上還有人模擬了海平面上升8英尺後,紐約的城市景象:
曼哈頓
長島市
自由神像
羅斯福島
本世紀還剩不到80年,即使我們能躲過被淹沒的命運,我們的下一代還是逃不過。“紐約沉沒”,或許很快就不是科幻片,而是紀錄片了。
天地都要消亡,但你永遠長存。
天地都會像外衣漸漸破舊,
你必更換天地,如同更換衣服,天地都要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