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
  0 條回復
  247 次閱讀
基本信息
詳細內容

作者:陳熾牧師

外國人登記要求:合理政策還是適得其反的措施?

2025年1月20日,川普總統發布了《保護美國人民免遭入侵》的行政命令,指示國土安全部確保外國人履行《移民和國籍法》(INA)第262條(8 U.S.C. 1302)向政府登記的義務,規定所有14歲以上的無證移民必須向聯邦政府登記,並確保對不遵守規定的行為處理民事和刑事執法。

川普政府重新啟用了《移民與國籍法》INA中長期未被執行的條款,提出了一個直接的論點:政府應該知道誰居住在其境內。國土安全部部長克裡斯蒂·諾姆 Kristi Noem的聲明強調了安全問題,表示「為了我們國家的安全和所有美國人的安全,我們必須知道誰在我們的國家」。政府將登記制度描述為「促使大規模自願離境」Voluntary Departure的工具,稱這對「外國人和執法部門來說更安全」,同時節省納稅人的資金。這項最新外籍人仕登記政策不久在移民局網站實施:  https://www.uscis.gov/alienregistration

m1

然而,這種方法的有效性值得審視。大多數未授權居民已在美國建立了生活,他們有家庭、工作和社區聯繫。許多人已經在此生活多年甚至數十年,有美國出生的子女。期望他們自願登記--實際上是為自己的驅逐出境貼上標籤。

移民學者已經指出了其中的內在矛盾:「已經生活在法律雷達之下的人不太可能登記,這使得他們更容易被驅逐出境。」這為移民創造了一個雙輸的局面--登記並冒被驅逐的風險,或者不登記並在被抓時面臨刑事指控。

該政策對移民社區的影響可能深遠。與其實現大規模自願離境的既定目標,登記要求可能會使移民進一步隱藏,增加脆弱性和被剝削的風險,同時減少與當地執法部門在公共安全問題上的合作。有大量移民人口的社區可能會出現更多恐懼、家庭分離和經濟混亂,因為人們會退出公共生活。

登記制度也引發了關於實施的實際問題。處理數百萬人的登記將需要從已經緊張的移民系統中調用大量資源。政府尚未闡明它將如何處理大量登記或對登記者會有什麼具體後果。 https://www.dhs.gov/news/2025/02/25/secretary-noem-announces-agency-will-enforce-laws-penalize-aliens-country-illegally

m2

兩千年前的伯利恆-人口普查法令

這樣的景況,讓我想起兩千年前的伯利恆。當時,羅馬皇帝頒布人口普查法令,要求所有人回祖籍地登記,約瑟與懷孕的馬利亞不得不踏上艱難旅程,最終只能在馬槽裡迎接耶穌的誕生。

約瑟前往伯利恆登記戶口的記載可以在路加福音第2章1-5節中找到。以下是具體的經文:

路加福音 2:1-5: 「當那些日子,凱撒奧古斯都下詔,叫天下人民都報名上冊。這是居里扭作敘利亞巡撫的時候,頭一次行報名上冊的事。眾人各歸各城,報名上冊。約瑟也從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猶太去,到了大衛的城,名叫伯利恆,因他本是大衛一族一家的人,要和他所聘之妻馬利亞一同報名上冊。那時馬利亞的身孕已經重了。」

m3

這段經文描述了約瑟因為是大衛家族的後裔,必須按照羅馬帝國的人口普查法令前往大衛之城伯利恆登記。雖然馬利亞已經懷有耶穌身孕,她仍然陪同約瑟同行,而這次旅程也應驗了彌賽亞將在伯利恆出生的預言。

古代歷史與現代政策的象徵意義

羅馬人口普查是帝國控制的工具,確保有效徵稅並強化羅馬的統治。百姓必須服從,否則可能面臨處罰。同樣地,美國外國人登記制度旨在監控和管理非公民,特別是無證移民,根據**《移民與國籍法》(INA)要求執行。該政策雖然長期未被嚴格執行,但如今被強制施行,迫使數百萬移民登記,否則將面臨驅逐出境。這兩種制度都顯示政府如何利用登記來追蹤和管理人口​。

對約瑟和馬利亞來說,人口普查顛覆了他們的生活,迫使他們在馬利亞懷孕晚期時長途跋涉。此制度無視個人困境,僅將百姓視為行政數據,而非有需求的人。同樣地,美國外國人登記制度無證移民影響尤為嚴重,迫使他們在受法律威脅的情況下曝露自己的身分。這引發恐懼,因為登記可能會促成驅逐出境,而非提供保障。在這兩種情境下,社會邊緣群體承受最大的負擔,突顯出官僚政策往往忽視普通人的生存現實​。

神學與社會道德倫理涵意

從屬靈角度來看,路加福音的敘述展現了神對世俗政權的主權。儘管凱撒奧古斯都的法令旨在徵稅,卻應驗了彌賽亞誕生於伯利恆的預言(彌迦書 5:2),說明世俗權力最終仍受神的計畫所掌控。此外,約瑟家族的困境強調了神對弱勢群體的認同與關懷。當今的移民處境與此相似--許多移民與約瑟、馬利亞一樣,面臨法律不確定性、流離失所和社會排斥

羅馬人口普查美國外國人登記制度皆體現了政府權力與人類尊嚴之間的張力。雖然登記制度符合國家利益,但往往忽視個人權益與道德問題路加福音提醒我們,即使在壓迫性的政令之下,神的旨意仍能成就更高的目的,帶來希望。在當今的移民政策辯論中,耶穌誕生的故事提醒我們要在治理中實踐公義、憐憫與人性尊嚴

從外籍登記到生命冊:移民群體的真正歸屬

雖然這個世界並沒有為彌賽亞預備榮耀的居所,祂來到這世上,成為一個「無家可歸者」,體會人類的流離無依(路加福音2:1-7)。但耶穌的降生,正是要將天國的希望帶給所有被世界拒絕的人。

聖經中不只一次提到「寄居者」,神呼召以色列人善待寄居的外邦人,因為他們自己也曾是埃及的寄居者(出埃及記22:21)。事實上,每個人都只是這世上的客旅,我們真正的家鄉不是地上的國度,而是天上神的國度。今天,無數移民在地上尋找安身之處,但人類的政府可以拒絕、驅逐,卻無法決定我們最終的去向。唯一能夠真正確保我們身分的,是神所記錄的「生命冊」。

啟示錄3:5應許:「凡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塗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眾使者面前認他的名。」這比世上任何登記制度都來得真實和可靠。人間的法律可以抹去一個人的公民身分,但沒有人能將我們從神的愛中奪去(羅馬書8:38-39)。世上的國界會改變,政策會變動,唯有神的國度永不動搖。

許多人在世上流離失所,無依無靠,經歷經濟壓力與社會排斥,但在基督裡,我們不再是孤兒。耶穌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約翰福音14:2)無論地上的政府如何對待我們,信靠耶穌的人都已在天國中擁有確據,生命冊上寫著我們的名字。當世上的一切都變得不確定,這份來自神的永恆身分,才是我們最大的安慰與盼望。


M4

生命冊:真正的身分認證

最終,在新天新地的異象中,啟示錄21:27宣告:「只有名字寫在羔羊生命冊上的才得進去。」天國的門檻不是世上的國籍、社會地位、種族或財富,而是名字是否記錄在羔羊的生命冊上--這取決於我們是否接受基督的救贖。

無論今生我們的境遇如何,我們或許是寄居異鄉的移民,或許在社會底層掙扎,或許因經濟困難而沒有立足之地,但在基督裡,我們早已擁有真正的公民權。這是一個遠超過地上任何國籍的應許。

今天,無論你感到多麼無依無靠、失去盼望,請記住,神已經為祂的子民預備了更美的家鄉--天上的國度。在這世上,我們或許只是過客,但在基督裡,我們的名字已經記錄在永恆的生命冊上。這是無人能奪走的身分確據!

 m5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角聲立場或發言)


本文純屬作者觀點,不代表角聲佈道團立場與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