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聯社報導:2月17日,美國「總統日」當天,全美各地爆發了反對總統的抗議遊行活動。
在暮色中獵獵作響星條旗,彷彿被撕裂的不僅是政治立場,更是整個社會對「美國本質」的認知。
在這場混亂的背後,藏著現代民主更深刻的叩問——當世俗的權杖與永恆的天平相遇,我們如何在大爭之世保持清醒?
01總統日的混亂
這個越來越讓人看不懂的美國,給這個世界呈現出來的已經不再是燈塔的光芒,而是救護車上那迷亂揪心的警報。
抗議者表示,新總統上任僅四周,便頒布數十項爭議性行政令,他們擔心這些政策正在破壞民主,並剝奪人民的權利。
例如在抗議中陪綁的馬斯克,他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及其高效推動的聯邦政府機構改革。不僅挖出退休金驚人的吃空餉情況,還揭開了美國國際開發署巨額貪腐的鍋蓋。如此雷厲風行不計後果的效率和成果,按照我們的邏輯本來應該會得到群眾的歡呼雀躍。但超過7.5萬名聯邦員工接受離職補償計畫並辭職,另有萬餘人被解僱的現實卻直接點著了憤怒的烈火。
其實人性自我中心的邪惡早就告訴我們,懲治貪污腐敗所取得的成果,對於大部分來說並不會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直接好處。反而是這些被辭退的人們並他們的家庭,所感受到傷害和焦慮才是憤怒熔爐中最直觀的花火。
而川普秉持「美國優先」理念,宣布對多個國家商品加徵關稅,取消部分貿易夥伴的鋼鋁免稅配額和豁免政策。這些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其實是在保護美國,但實際上卻因為導緻美國國內物價上漲,影響民眾生活成本而遭到劇烈反對。
這種回歸於悖逆的悖論,其實都是人心比萬物都詭詐最真實的顯影,也就極其骨感的顯明了──任何政策都帶著天使與魔鬼的雙翼。
02撕裂的原因
記得推播《美國大選川普獲勝,為什麼引發了更深的爭論和撕裂?》這篇文字的時候,留言區一度淪陷被質疑到懷疑人生。
等著子彈飛了這段時間之後,事實證明我們擔心的都逐漸顯明,而當時對其傾心擁護的人們,如今也開始搖搖欲墜。
許多政策的確是在宣稱守護秩序,卻在執行中曝露價值衝突;某些口號高舉公平旗幟,實際上卻加劇了社會分化。所有人都可以從這次的抗議事件中直觀地感受到,「選擇性正義」就是民粹主義最危險的地方。而藏在暗處的他最致命的謊言和誘惑,其實就是讓政治獻媚與制度性造神的荒誕劇,在權力集團的操作中停不下來。
當立法者試圖將個人崇拜寫入法典,當國家主義被包裝成新宗教,當暴力機器對內外的雙重標準成為常態。
所謂的「民主燈塔」也顯露出其人性罪性的本質,就算自以為敬虔的人也無法逃離。
這種權力異化的過程,其實就是歷史長河中所有地上之城的共同命運:
從羅馬帝國的凱撒崇拜到現代社會的民粹狂歡,人類其實一直都在重蹈「篡奪神聖」的覆轍。這種困境的確就像古老的智慧所言:「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
任何試圖在地上建立絕對正義的努力,以及所有靠著人自己的力量造城的人,終將都會因為人性的限製而扭曲。
留下來的不只是一地雞毛的混亂,還有因為這種混亂的撕裂和傷痛,更刺激的是權力越大所產生的破壞力也越大。
03人性的真實
所以,我們就可以從這場抗議中發現真相,政治立場的對立本質上就是全球化撕裂的產物。
不同群體對「秩序重建」的渴望,因為各自的立場和環境、需求和標準,就在試圖消除隔絕的全球化浪潮中被徹底撕裂和謀殺了。
科技菁英與藍領階級、都市中產階級與鄉村保守派,他們的訴求在民粹主義敘事中就被簡化為非黑即白的對立。
這種分化策略如同巴別塔的建造,用混亂的語言割裂群體,最終讓整個社會陷入「仇恨吞噬仇恨」的惡性循環。
而極端化的惡果不僅體現在街頭抗議,更滲透至文化肌理;顯出任何國家敘事的崇高化,都可能淪為權力者的巴別塔。
當公共討論被簡化為立場站隊,當理性對話讓位給情緒宣洩,社會的共同基礎便如流沙般崩塌。
這種撕裂的根源,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將政治決策神聖化,將領袖塑造成「彌賽亞」,從而模糊了信仰與權力的界限。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不斷重演,例如清教徒建造「山巔之城」的理想,在印第安人的哀嚎中崩潰,就警示著所有地上之城的脆弱。
所以,真正的清醒者就應該時刻警醒,竭力效仿奧古斯丁筆下的「上帝之城」的子民,既參與現世建設又保持對終極價值的凝視。
具體來說就是在政策辯論中看到人性的幽暗,在口號喧囂中聽見永恆的叩問。所有跟隨耶穌走窄路之人的使命不應該征服立場,而應該在裂縫中播種真理的光芒。
04靈魂拷問
最後我們需要一點靈魂的拷問,總統日的硝煙終將飄散,但歷史褶皺中的永恆追問卻不會止息:我們究竟在為何而戰?
是守護憲法的榮光,還是追逐權力的幻影?是建造地上的巴別塔,還是仰望屬天的耶路撒冷?
當早期跟隨耶穌的人在羅馬暴政下建立收容所,當宗教改革者在權貴威脅中持守真理。
他們的生命細節所見證的是:救贖不是立場的勝利,而在具體相遇中實踐「愛人如己」。
他們留下的遺產不是政治上的勝利,而是「在巴比倫河邊彈琴」的美好生命。
因此他們既不向凱撒像跪拜,也不在仇恨中迷失,而是用具體的愛顛覆各種暴力。
所以,我們只能祈禱今天的美國需要少一些「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狂熱,多一些「誰能登至高者的山」的謙卑。
我們更需要安靜在耶穌面前,警醒自己要少一些「政治彌賽亞」的幻想,多一些「客旅寄居」的清醒。
因為所有地上之城終將傾覆,只有那用血與道重建的新耶路撒冷,配得我們終極的忠誠與盼望。
當星條旗的影子投在高聳的鐘樓,自由的鐘聲與聖詩歌吟共鳴,願每個靈魂都能聽見那穿越時空的呼喚:
不要將終極忠誠獻給會朽壞的國家敘事,而是在破碎的地上之城,活出「不被收編的聖潔」與「永不妥協的慈愛」。
因為我們真正的公民權在天上,最大的使命是修直耶穌的道路,直到那日,萬國要在公義的光中同聲宣告:“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
授權轉載自:天路客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