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0 條回復
  190 次閱讀
基本信息
詳細內容

川普的當選會在外交政策、對外援助、宗教自由和文化趨勢等方面影響全球的福音派群體。然而,對於一些地區的基督教領袖來說,美國總統的更迭或許只是遠方的“雷聲”,實際影響有限。

以下是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福音派領袖的觀點,他們的聲音從非洲到亞洲,從中東到大洋洲,展現了美國選舉在世界範圍內引發的複雜反應。

屏幕截圖_2024-11-23_223405.png

非洲:希望與警惕並存

尼日利亞
奈及利亞福音派聯盟秘書長詹姆斯·阿金耶萊表示,儘管以往美國大選會引起熱烈討論,但今年的關注度明顯減弱。奈及利亞的福音派群體對兩位候選人各有擔憂:一方面,川普的道德立場符合福音派的核心信念,但他的爭議性言論與行為讓許多人感到矛盾;另一方面,賀錦麗的理性形象雖受歡迎,卻因其支持墮胎和LGBTQ權益而讓部分福音派望而卻步。

南非
南非福音派聯盟秘書長莫斯·恩塔哈則表達了更強烈的憂慮。他指出,川普的勝選或將進一步強化一種狹隘的神學與右派政治掛鉤的觀念。這種趨勢讓人聯想到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政治傷害,尤其是對弱勢群體的影響。他強調,福音派的使命應該超越政治,避免在公共輿論中失去道德高度。


亞洲:複雜的期待

中國
一位來自中國家庭教會的牧師指出,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可能在多個方面對中國的基督徒產生間接影響。更嚴格的簽證政策可能削減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機會,而這對部分依賴海外教育的基督教家庭來說將是挑戰。但與此同時,這可能促使更多信徒返回中國,為當地教會的發展注入活力。

印度與尼泊爾
印度福音派領袖認為,無論美國大選結果如何,美國對印度的外交政策不會發生顯著變化。然而,川普政府對宗教自由的關注可能為部分宗教少數群體帶來鼓勵。尼泊爾基督教領袖則對川普的當選抱有樂觀態度,希望他的政策能間接推動尼泊爾宗教自由的發展。


歐洲:信仰與政治的掙扎

英國
英國福音派聯盟首席執行官加文·卡爾弗表示,美國福音派對川普的廣泛支持讓英國的福音派群體感到困惑甚至尷尬。在英國,信仰與政治的關係更加獨立,基督徒通常避免將政治傾向與宗教信仰混為一談。他希望,無論美國的選舉結果如何,英國福音派能堅持福音的核心使命,而不被外界的政治印象所綁架。

俄羅斯
俄羅斯福音聯盟領袖對川普的勝選表示歡迎,但對其實際影響持謹慎態度。他們更關注的是美俄之間的對話是否能繼續促進國際和平,以及福音派是否能在更寬鬆的國際環境中發展。


拉丁美洲:機會與分歧

巴西
在巴西,福音派教會對川普的當選普遍持歡迎態度,認為這將鞏固全球福音派的影響力。然而,一些領袖提醒教會不要過度將福音與政治掛鉤,強調福音的獨立性和超越性。

墨西哥
墨西哥的福音派領袖則更關注川普的移民政策及其對邊境教會事工的影響。他們認為,儘管政策可能帶來挑戰,但也為福音的傳播提供了新的機會。


中東:和平的呼聲

土耳其與巴勒斯坦
中東地區的基督教領袖對川普的政策持複雜態度。一方面,他們期待川普能夠推動區域和平,另一方面,他們擔心其對以色列的無條件支持可能加劇巴勒斯坦和周邊地區的緊張局勢。巴勒斯坦的基督教領袖呼籲一位能夠真正推動和平與公義的美國領導人,以緩解持續多年的衝突。


大洋洲:福音派的獨立思考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福音派領袖對川普當選的直接反應較為冷靜。他們認為,美國的政治變化對澳大利亞的基督教影響較小,但川普風格的政治可能引發當地基督徒反思:福音派在公共領域中是否需要更清晰地與某種政治標簽脫離。


結語

全球福音派的反應展現出對美國政治的不同視角。有些地區將川普視為福音價值的捍衛者,而另一些地方則對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深感擔憂。這種分歧反映了福音派在全球化背景下面臨的共同挑戰:如何在不同的文化、政治和社會環境中保持信仰的核心,同時平衡複雜的現實問題。


本文純屬作者觀點,不代表角聲佈道團立場與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