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
  0 條回復
  529 次閱讀
基本信息
詳細內容

作者:陳熾牧師

幾位姊妹告訴我在上週末她們去了華府參加「百萬婦女禱告日」,描述上帝的靈大大作工,在熱情敬拜,小組聚集為美國國運,個人家庭靈命復興而悔改認罪的光景,使整個被黑暗權勢所籠罩的首都瞬間轉變為有上帝同在,一片祥和,充滿恩膏的氛圍!

這場聚會,一幅信仰與熱忱交織的壯麗圖景,不僅僅代表著一場靈性復興活動, 它更體現了信徒們的覺醒,那是由靈性信念驅動的女性柔軟而不可征服的力量。Women Soft Power!  https://answeredfaith.com/top-10-powerful-women-bible-changed-history/

這些女性如同傳統的守護者挺立著,她們的聲音匯成一股洪流,為她們認為已經偏離神聖基礎的國家靈魂而憂心忡忡。她們緊握的旗幟,訴說著她們最深切的恐懼和最珍貴的希望, 從心中發出真誠的呐喊,以禱告和行動來驅散那敵視傳統價值觀的社會。然而,它並非以咆哮的侵略性表現,而是通過祈禱的溫柔, 面對她們視為威脅的社會時, 表現出堅定不移的承諾。

這次遊行的意義不僅在於其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數,更在於它所代表的信念深度。這些女性,在政治大舞台上常常被忽視,如今找到了她們的集體聲音。這場運動體現了一場靈性復興,是保守基督教價值觀在公共領域的重新覺醒。它以神聖原則引導美國的願景挑戰著世俗潮流,將傳統家庭結構和性別角色的神聖性視為抵禦現代風暴的堡壘。

當這些女性遊行、祈禱和組織時,她們不僅僅是參與政治進程, 她們正在為一個國家的靈魂進行精神戰鬥。她們的柔性力量在於能夠觸動人心、塑造思想,並影響美國社會的根基,一個祈禱中心、一個家庭、一個社區接著一個社區地逐步實現。她們向全美國宣告,上帝仍在掌權! 

對比之下,女權主義者在街頭遊行,高舉拳頭,聲音如雷霆般響徹,她們聲撕力竭地的熱情如野火蔓延,激勵他人加入對抗傳統價值的戰鬥。她們堅定的反抗,反父權社會,仇恨男性攬權,高唱“我的身體,我的選擇”My Body, My Choice 的放任態度, 試圖摧毀任何有約束性的社會制度,在墮胎、毒品合法化、跨性別、LGBTQ+ 議題上堅決與信仰群體進行對抗, 揭露並瓦解父權制的權力結構!

女權主義革命的進程

女權主義革命運動的重塑: 卡瑪拉·哈里斯 (賀錦麗) 成為整個運動的象徵和領頭羊。

隨著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賀錦麗)競選成為美國首位女性總統,她靠隴在幾代女權主義活動家Activists 的肩膀上,這些活動家在過去一個世紀裡極大地改變了美國社會。從爭取婦女投票權到倡導工作場所平等和生育權,女權運動徹底改變了美國婦女的角色和機會。現在,當哈里斯試圖打破她所稱的"最後一道玻璃天花板"時,她既是女權主義理念日益主流化的受益者,也是其倡導者。

GettyImages-2162789084.jpg

女權主義的漫長征程

歷史學家通常將美國女權運動分為四個不同的"浪潮",每一波浪潮都建立在前幾代人的成果之上,同時也擴展到新的領域:

第一波浪潮橫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主要聚焦於婦女參政權。經過數十年的Activism,1920年終於通過了賦予婦女投票權的第19條憲法修正案。這是一個分水嶺時刻,首次讓婦女在民主進程中擁有了發言權。

第二波浪潮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將運動的焦點擴大到工作場所歧視、家庭暴力、生育權和性等議題。1963年的《同工同酬法》和1972年的《第九條教育修正案》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立法推進了婦女的法律權利和機會。性革命和避孕藥的廣泛使用使婦女對自己的身體和關係有了更大的控制權。

第三波浪潮始於20世紀90年代,發展出交叉性的理論 Intersection --即性別壓迫與基於種族、階級、性取向和其他因素的其他形式歧視交叉並相互加劇的觀念。這一波浪潮還重新將傳統的女性時尚和性視為賦權而非壓迫的來源。

第四波浪潮始於2012年左右,其特點是利用社交媒體進行Activism,並關注性騷擾、身體羞辱和強姦文化等議題。2017年爆發的 #MeToo Movement運動就體現了這一波浪潮通過網絡行動online activism推動文化變革的能力。

每一波浪潮都擴大了女權主義的範圍和影響力,逐漸重塑美國文化規範、法律和制度,使其更加包容女性。到21世紀初,曾經被認為激進的女權主義思想已經成為主流。

現代女權主義的標準舉牌人 “卡瑪拉·哈里斯”

作為主要政黨總統候選人中首位有色人種女性,卡瑪拉·哈里斯體現了現代女權主義的交叉性focus。她作為印度和牙買加移民之女的多種族背景,呼應了運動對多元聲音的強調。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她一直是女權的倡導者:

屏幕截图_2024-10-16_215739.png

墮胎權:哈里斯一直是墮胎權利的直言不諱的捍衛者,承諾如果當選將把羅訴韋德案codify為聯邦法律。她將生育權framed為women的自主權和醫療保健的fundamental issue。這與女權主義者認為婦女應該完全控制自己的身體和醫療決定的觀點緊密一致。

LGBTQ+權利:哈里斯長期支持LGBTQ+平等,從擔任加州檢察長時主持同性婚姻到擔任參議員時提出立法禁止同性戀/跨性別"恐慌"辯護。這反映了女權主義擴展到將性別和性少數群體納入更廣泛的平等鬥爭的趨勢。

跨性別權利:哈里斯支持跨性別者的法律保護,反對限制他們獲得醫療保健或參與體育運動的努力。她承諾推翻被視為敵視跨性別權利的特朗普時代政策。這一立場符合女權主義對性別是一個spectrum而非二元對立的不斷發展的理解。

交叉性 Intersection:哈里斯經常談到她作為有色人種女性的身份如何塑造她的價值觀和優先次序。她強調了產婦死亡率等議案如何對有色人種婦女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這種交叉的概念是現代女權主義思想的一個標誌。

工作場所平等:哈里斯倡導解決性別工資差距、性騷擾和工作與家庭平衡的政策。她支持擴大帶薪家庭假和負擔得起的兒童保育,以幫助婦女在職業上取得進步。

在所有這些問題上,哈里斯將自己定位為女權主義價值觀的倡導者。她的競選明確訴諸女性選民,強調她致力於維護和擴大婦女權利。

Z世代因素:新的女權主義一代

哈里斯的女權主義資歴幫助她贏得了年輕女性選民的支持,尤其是Z世代(大約1997-2012年出生)的女性。民調數據顯示,Z世代存在明顯的性別分野,年輕女性比她們的男性同齡人更有可能支持哈里斯和民主黨。

幾個因素有助於解釋Z世代女性對哈里斯和女權主義政治的廣泛接受:

  1. 教育:Z世代女性的大學入學率和畢業率高於男性。高等教育往往與更自由和女權主義的觀點相關。
  2. 年代性經歷:許多Z世代女性在特朗普總統任期和 #MeToo運動期間成年,這激發了她們的女權主義意識。
  3. 社交媒體:online activism使女權主義思想對年輕女性更容易接受和吸引。
  4. 交叉性:Z世代是美國歷史上種族最多樣化的一代。哈里斯的多種族背景和對交叉性議題的焦點引起了許多年輕有色人種女性的共鳴。
  5. 墮胎權:羅訴韋德案的推翻激勵許多年輕女性支持像哈里斯這樣的支持墮胎權的候選人。
  6. LGBTQ+包容性:與older generations上一代相比,Z世代更有可能接納LGBTQ+。哈里斯對LGBTQ+權利的支持與他們的價值觀一致。
  7. 氣候變化:年輕女性往往比年輕男性更關心氣候變化。哈里斯的環境政策吸引了這一人口群體。

對許多Z世代女性來說,支持哈里斯代表著推進女權主義目標並打破政治中性別障礙的機會。她的競選明確招引這些選民,將哈里斯定位為年輕女性的榜樣。

保守派的對立觀點

雖然哈里斯和她的支持者將她的候選資格視為幾十年女權主義進步的整合,但許多保守派人士卻通過一個非常不同的視角看待它。從他們的角度來看,現代女權主義已經遠離了基本法律平等的原始目標,轉向了破壞傳統價值觀的激進領域。

保守派批評者認為,女權主義對墮胎權的關注貶低了人類生命和家庭。他們認為,擁抱跨性別意識形態否認了生物學現實,威脅到婦女基於性別的權利。他們擔心,交叉女權主義對系統性壓迫的強調會促進受害者心態和對男性的怨恨。

特別是許多宗教保守派人士在女權主義價值觀和聖經關於性別角色的教導之間看到鮮明對比。他們指出描述妻子順服丈夫和男人作為家庭領袖的經文段落。從這個角度來看,女權主義是對上帝為社會設定的自然秩序的背叛。

保守派婦女團體已經出現,以促進"聖經女性"的另一種異象,在婚姻和母親身份內擁護傳統性別角色作為崇高的呼召。她們拒絕她們眼中女權主義為了職業攀升而降低這些身分,人格,角色的做法。

對這些批評者來說,哈里斯代表的不是進步,而是進一步遠離聖經價值觀,走向一種敵視傳統家庭結構的世俗、進步主義世界觀。他們擔心她的政策會進一步侵蝕宗教自由和父母權利。

女權主義vs聖經女性觀:

女權主義者和保守派聖經觀點在婦女角色問題上的鴻溝反映了原則性的分岐:

女權主義從性別角色主要是以社會構造construct的前提出發,認為這些構造construct歷史上被用來壓迫婦女。女權主義尋求拆除這些社會構造,使得婦女在生活的所有領域都擁有完全自主和與男性平等的地位。

相比之下,保守派的聖經觀點將明顯的性別角色視為上帝為人類設計的一部分。它將婚姻中的男性領導和女性順服視為互相補足調和的角色,當適當地活出這種信念時,聖經觀點會導致人類家庭婚姻關係的融合。

女性主義與聖經價值抵觸不相容具體分別

職業vs家庭主婦:女權主義者倡導婦女充分參與勞動力市場,並視為家庭主婦不那麼光彩的選擇。聖經觀點尊榮母親身份和褒揚家庭主婦具有崇高的呼召。

婚姻:女權主義者推行絕對平等的婚姻,其中配偶是平等的伙伴。聖經觀點促進互惠互補的婚姻,丈夫作為精神領袖。

性:女權主義鼓吹性解放和多樣的性表達。聖經觀點將 “性” 規範於異性的婚姻關係。

墮胎:女權主義者將墮胎視為女性基本權利。聖經保守派將其視為奪取無辜的生命。

性別認同:女權主義者將性別視為流動性 Fluid 和自行決定。聖經保守派將其視為固定的生物學現實。

政治領導:女權主義者慶祝女性掌權。一些聖經保守派認為婦女不應該在教會或社會中對男性有權威。

這些競爭框架導致對像卡瑪拉·哈里斯這樣的候選人有根本不同的評估。女權主義者視為鼓舞人心的政治人物,聖經保守派則往往視為對神聖秩序 Sacred Creation Order的危險反叛。

屏幕截图_2024-10-16_215919.png

沒有妥協的餘地

女權主義和保守派聖經世界觀在性別角色問題上的鴻溝似乎無法填補。

然而,在當今主導性別辯論的許多熱點問題上,真正的共同點仍然難以捉摸。特別是在墮胎權問題上的分岐,似乎不太可能在短期內跨越。

隨著2024年大選的臨近,卡瑪拉·哈里斯的候選資格代表了數十年來女權主義進入最高權力的範疇。

卡瑪拉·哈里斯 (賀錦麗)與「耶洗別靈」的聯想

最近百份之九十以上的主流媒體正猛烈攻擊蘭斯·瓦爾諾(Lance Wallnau)用宗教性的象徵性語言來描繪賀錦麗的女權主義立場,將她對比舊約亞哈王朝皇后“耶洗別”Jezebel 的氣質和人格!

蘭斯·瓦爾諾(Lance Wallnau)被描述為川普式的「先知」和新使徒宗教改革的關鍵人物。自2020年以來,瓦爾諾一直稱哈里斯為 “耶洗別精神” ,並且自她於2024年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以來,這種言辭有所增加。蘭斯·瓦爾瑙和新使徒宗教改革的其他領導人認為民主黨代表 “黑暗勢力” ,並將川普視為受膏者。

瓦爾諾聲稱,「耶洗別精神」的特徵是「操縱、恐嚇和統治--尤其是當它以女性角色試圖削弱一個捍衛真理的男人時」。

他還表示,哈里斯「以一種比希拉蕊 Hillary Clinton更不祥的方式代表了這種精神,因為她會帶來種族成分,而且她更年輕」。

「耶洗別靈」的廣泛應用

「耶洗別靈」這個詞並未在聖經中明確提及,但它是一個源自聖經人物耶洗別的概念。以下是這個詞在現代宗教語境中通常所指的解釋:

  1. 起源:這個概念基於舊約聖經中的耶洗別王后,特別是在列王紀上下。她是以色列亞哈王的妻子,以推崇巴力崇拜和迫害耶和華先知而聞名。
  2. 現代詮釋:在當代基督教論述中,尤其是在一些靈恩派和五旬節派中,「耶洗別靈」被用來描述一系列負面的靈性影響或行為。
  3. 通常與「耶洗別靈」相關的特徵:
    • 操縱和控制
    • 反對上帝的權威
    • 假教導或假預言
    • 性道德敗壞或誘惑
    • 偶像崇拜或推廣虛假宗教
    • 恐嚇上帝的子民
  4. 性別中立概念:雖然原始的耶洗別是一位女性,但現代「耶洗別靈」的概念通常不分性別地應用。

對當前局勢的反思

在當前的政治氛圍中,基督徒面臨著維護聖經真理與現代女權主義思潮的衝突。我們應當以溫和但堅定的態度,展現聖經中對婦女的尊重和珍視,同時堅持上帝所設立的性別角色和家庭結構。

箴言31章描繪了才德婦人的形象,這與現代女權主義所推崇的女性形象形成鮮明對比。才德婦人以敬畏耶和華為根基(箴31:30),她勤勞工作,照顧家庭,也參與社會事務(箴31:13-19)。然而,她的價值不在於追求權力或打破性別界限,而在於她的品格、智慧和對家庭的奉獻。這些婦女常因其信心、智慧、勇氣、奉獻和服事等美德而受到關注,這些品格在聖經中被視為上帝特質的反映。

在選舉中,基督徒應當支持那些尊重生命、維護傳統婚姻、保護宗教自由的候選人。我們應當警惕那些推動激進女權主義議程的政策,如無限制的墮胎權、模糊性別界限的法案等。同時,我們也要以愛心和智慧來表達我們的立場,避免使用侮辱性的語言或標籤。

building-a-strong-womens-ministry.jpg

基督徒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影響社會:

  1. 在家庭中培養符合聖經的價值觀。
  2. 積極參與社區事務,展現基督的愛。
  3. 支持維護聖經價值觀的組織和候選人。
  4. 以禱告和溫和的態度與持不同意見者對話。

最終,我們的目標不是為了爭取政治勝利,而是彰顯基督的愛和真理。我們相信,只有回歸聖經的教導,社會才能找到真正的和諧與平等。

因此,我們不必在哈里斯(賀錦麗) 乃是「耶洗別靈」的化身這些議題上心中糾結, 引起爭鬧,這只會使人的血氣賁張,咒罵連連,口誅筆伐,這都不合乎聖徒的體統, 以為效法世俗用社交媒體像 Tik Tok, 微信...寫幾行發洩的咒罵辭就可以扭轉幾十年基督徒沉默,認同世俗潮流所導致如今惡劣的局勢和惡果, 那我們真是如夢初醒,還活在雲霧裡了!

如今九千萬整個基督徒群體在覺醒中首先在神面前集體認罪懊悔,承認我們得罪了主,過去沒有警醒敬虔度日,對社會國家大事,社會議題不聞不問,一同與在世界追求美國夢這種物質生活中的人打滾,嚴重忽視了仇敵的權勢暗暗擴張,漸漸以“社會工程”的改造方式偷天換日,打著所謂人權的旗號,替代了兩百年以聖經為家庭,社會,國家政府的最高原則,我們又該歸罪誰呢!我們做弟兄,教會領袖,究竟我們的光景又如何?我們在個人,家庭,教會及社區中是否有發揮主所託付的領導力,影響力,親和力, 不僅提升個人靈命,更是責無旁貸地管理好自己的家,把聖經價值觀竭力傳給下一代,在職場上榮耀神,忠心在教會服事,愛神愛人的心一同增長?

這乃是我們急需自我反省的嚴肅挑戰,而非把整個社會和國家的一切問題都潑到一群政客身上。悔改後的復興才有生命翻轉的充足能量, 足以翻天覆地,擊敗仇敵的明槍暗箭,求上帝的國度和統治速速來臨!

屏幕截图_2024-10-16_21532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