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4日
  0 條回復
  1.1K 次閱讀
基本信息
詳細內容

阿斯伯里大學(Asbury University)上週三(2023年2月8日)舉行的原定只有一個小時的早會演變成了持續好幾天的奮興大會。發生在肯塔基州威爾莫爾(Wilmore)這所基督教大學的奮興聚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基督徒。阿斯伯里大學副校長馬克·惠特沃斯(Mark Whitworth)說,奮興聚會的內容和教會常規聚會一樣,包括了讀經、講道、詩歌、一對一禱告和小組共同禱告。

download.jpeg

下面九個事實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美國屬靈奮興聚會和這種復興的歷史。

第一,聖經中沒有英文中表述「復興」(revival)的這個詞,但確實呈現了一個復興的模式。
舊約記載了好幾次神如何復興了祂子民的屬靈生命(如撒母耳記下6章,歷代志下29章,以斯拉記9-10章)。雖然沒有一個希伯來語詞能表達出復興的全部意義,但舊約確實呈現了一種可以稱之爲「復興模式」的東西。正如科林·漢森(Collin Hansen)和約翰·D. 伍德布里奇(John D. Woodbridge)在他們合著的《神的異象:復興的歷史》( A God-Sized Vision: Revival Stories that Stretch and Stir)一書中指出的,聖經呈現的模式是:「在屬靈衰退的時期,有人站出來承認自己未能按照神良善和恩典的律法生活。其他人開始跟著看到問題所在,於是轉身離開各自的迷途。神可能會聽到他們的請求,並以復興的方式回應他們的呼求。」

第二,人們並沒有就如何定義復興達成共識。
因爲聖經沒有明確定義什麼是復興,所以人們提出了許多定義。例如,巴刻(J. I. Packer)將復興定義爲「神對祂子民的一個快速拜訪,以觸動他們的心靈,加添祂在他們生命中的恩典工作。」 在《世界宣教福音派詞典》(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World Missions)中,厄爾·凱恩斯(Earle Cairns)將其定義爲「聖靈的工作,在神的子民爲其靈性衰退的危機悔改後,透過禱告和話語使他們恢復更有活力的屬靈生活、見證和工作。」正如漢森和伍德布里奇所說:「使徒們可能會把被我們歸類爲復興的東西理解爲教會對上帝、彼此和周圍世界的預期態度。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復興理解爲基督徒在神的恩典和聖靈的力量下牢記並擁抱他們所領受呼召的時候。」

第三,復興會帶來更新、運動和覺醒
復興一詞的使用混亂延伸到與復興主義有關的其他術語,如「覺醒」(awakening,如大覺醒)、「更新」(如靈恩派所說的「更新」)和「運動」(如"Jesus Movement",耶穌運動)。如何分辨這個詞呢?一個有用的解釋是,當神觸動一個人內心時,就會發生更新;當神觸動一個信仰團體時,就會帶來復興;而當教會以外的更廣泛社會受到影響時,就可以稱之爲覺醒(運動可以被認爲是一種影響範圍更小的覺醒)。

第四,第一次大覺醒催生了美國基督教福音派。
大覺醒指的是1730年代至1760年代期間在美洲殖民地發生的宗教和文化變遷。當時一系列的復興活動發生在整個殖民地各個地方,帶來了美國獨立戰爭之前最重大的社會動盪。正如歷史學家托馬斯·基德(Thomas Kidd)所指出的那樣,大覺醒催生了美國基督教的福音派。復興運動強調所有人都是罪人,如果沒有耶穌基督的救贖,罪人會在地獄中受永遠刑罰。但如果向神認罪並且信靠基督,罪人就可以得到救贖,而個人的歸信是尋求饒恕和接受上帝恩典的必經之路。

第五,第二次大覺醒導致了社會改革和新的宗教運動。
被稱爲第二次大覺醒的時期是在第一次大覺醒結束後約50年開始的。衛理公會和浸信會帶頭藉著此次復興運動將基督教傳播擴大到美國的邊疆地區。事實上,這次覺醒導致了衛理公會數量的大幅增長,從1776年的約20間教會到內戰時的19000多間教會,使他們成爲當時美國最大的新教教派。第二次大覺醒還引發了一些社會改革(包括監獄改革、禁酒運動、遵守安息日、婦女權利等),並導致了其他宗教運動的產生,如基督復臨運動、聖潔運動、復原主義運動和摩門教。

第六,商人禱告會帶來了全國性的復興。
1857年,平信徒佈道家傑里邁亞·卡爾文·蘭菲爾(Jeremiah Calvin Lanphier)開始在紐約市主持午餐時間禱告會,第一天只有六個人到場。但到了第二年,每天有10,000人在祈禱,這被稱爲1857-1858年的商人復興會(Businessmen's Revival of 1857-1858)。這場復興運動傳遍全國,估計帶來了大約一百萬人的教會增長。

第七,洛杉磯大復興孕育了五旬節運動。
阿蘇薩街復興(The Azusa Street Revival)是洛杉磯一系列復興之一,始於1906年4月9日,一直持續到1915年左右。這些復興被許多成熟的宗派所輕看,並導致許多被這種新的五旬節式復興吸引的人開始了自己的教會和團契。它最後導致了世界上最大的五旬宗團體——神召會的形成。

第八,「耶穌運動」將反主流文化與福音派合併。
20世紀60年代末的反主流文化與美國青年的屬靈復興相結合,形成了「耶穌運動」。這場運動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達到巔峰,吸引了那些處於社會邊緣的人,如嬉皮士和其他「耶穌怪人」("Jesus freaks")。拉里·埃斯克里奇(Larry Eskridge)在《上帝的永久之家》(God's Forever Family: The Jesus People Movement in America)中說,美國的「耶穌百姓」(Jesus People)運動開始將青年文化納入福音派教會中。這導致了當代基督教音樂(CCM)和敬拜讚美音樂等現象的形成,以及教會中的非正式著裝和對青年事工的日益重視等趨勢。

第九,大學一直是復興發生的主要場所。
縱觀美國歷史,復興常常發生在年輕人中間,尤其是在大學校園裡。例如,1802年耶魯大學的一次復興使當時230名學生中有三分之一表示歸信基督。近150年後,1950年在惠頓大學小教堂發生的復興引起了《時代》雜誌的注意,它觀察到「一股懺悔的熱潮席捲了整個禮堂」。而最近在阿斯伯里大學的復興是發生在該校禮堂一系列復興中的最新一次。正如大學所說,「已經有幾次聖靈的重大感動席捲校園,並傳遍全國。」1905年、1908年、1921年、1950年、1958年、1970年、1992年和2006年,阿斯伯里校園都發生過奮興運動。

 

譯:DeepL;校:SMH。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9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Revivals in America.

Joe Carter(喬·卡特)是福音聯盟的編輯,同時也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Arlington, Virginia)的麥克林聖經教會(McLean Bible Church)擔任牧師。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