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
  0 條回復
  476 次閱讀
基本信息
詳細內容

640_6.jpeg

昨天推播《哪吒2魔童鬧海:當屠龍者終成惡龍,我們如何逃離"正義"的煉丹爐!》之後,似乎意猶未盡,還有很多可以解讀的細節在等著我們深入。其中最值得我們深思的,自然是撕開神話的奇幻外衣之後,所揭露出最赤裸的人性真相:

所有人都因為原罪而成為天生的魔童,都需要被真正的愛照亮靈魂,而父母之愛這種最靠近阿嘎佩的愛,就是最熾熱的火光!

01父愛如山

當所有人都在計算哪吒何時會墮入魔道時,李靖夫婦卻始終凝視著兒子眼底的星光。

640_7.jpeg

這個被天劫咒判了死刑的魔童,在父母的羽翼下完成了一場關於生命本質的突圍。

《哪吒2:魔童鬧海》用驚濤駭浪般的視覺奇觀,講述了一個最樸素的真理:在充滿偏見的世界裡,真正的救贖永遠始於家庭。從這個角度細看,才發現哪吒的故事其實是一個關於成長、自我認同與家庭和解的寓言。

李靖最初對哪吒的態度充滿了矛盾與掙扎:作為天界將領他背負著沉重的責任與使命;而作為父親,他又不得不面對兒子"魔丸轉世"的命運預言。於是他所代表的深沉而偉大的父愛,就從之前對哪吒的嚴厲過渡到陪伴哪吒踢毽子。甘願在《魔童降世》中替哪吒去死的父親,終於將那看不見的捨己,淋漓盡致地顯明在《魔童鬧海》中父子對話的場景裡。

從第一部的“替兒換命”到第二部的“陪兒改命”,李靖這位父親給所有人看到的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父愛!父愛之所以如此動人,就是因為這種愛是一種人性良知中殘存的本能,無遠弗屆,每個人都期待著這種愛,渴望著這種愛。

父愛無聲,如山、如蒼穹、如星空;不會像母愛那般如影隨形、體貼入微,卻會在靜默中用自己全部的柔情,默默地守護著我們。父愛可能嚴厲,可能說不出安慰和鼓勵,可能都是要求和命令,但在這個世界上,愛我們最深卻不會表達的人,就是父親。

02 母愛如海

殷夫人沒有像李靖那樣背負沉重的責任感,而是始終以理解和包容的姿態陪伴著哪吒。

640_8.jpeg

不只是被孩子用力撕咬,更是在鮮血淋漓中安慰對方;也不只是踢毽子被踢到牆裡,更是在劇痛中不忘給魔童點讚。所以說哪吒是幸運的,有這麼好的母親愛他護他,給予他成長的養分。而他也正是有了這份愛,才有了足夠的力量去改變。相信所有看過影片的人,心都會被殷夫人的兩個「擁抱」融化,不僅是被擁入懷的溫暖,更是刻骨銘心的接納。

第一次向兒子索取抱抱,哪吒只丟下一句:「那麼多眼睛看著呢。」就飛身而去了似乎絲毫沒有感覺。而殷夫人卻一路小跑追了好遠,「兒行千里母擔憂」的這份愛從未遠離,只是身在其中卻不知感恩的哪吒和我們心腸太硬。

第二次擁抱是全片最催淚的瓦斯,哪吒被施了穿心咒,不但自己不能動,觸碰他的人也會被紮得遍體鱗傷。殷夫人用盡全力給了哪吒一個短暫而溫暖的擁抱:“最後了,娘只想再抱抱你。娘不能陪伴你長大了,今後的路,你要自己走。”

這句話直接讓我的淚水決堤,伴著周圍一片的抽泣,最偉大的母愛直擊靈魂。真正的愛就是接納,就算是魔童妖怪、就算是尖刺扎心、就算是烈焰焚身,也義無反顧敢用生命去接納。可以說,殷夫人給了哪吒兩次生命:一次是用生命分娩,一次是用生命擁抱。

03 父母之愛

當片尾字幕升起時,銀幕上殘留的不僅是特效的餘暉,更是一種超越文化隔閡的生命啟示。

640_9.jpeg

在這個習慣用標籤定義價值的時代,《哪吒2》提醒我們:每個被視為"魔童"的靈魂深處,都可能藏著未被識別的靈珠。因為所有被原罪污染的生命,都有在創世之初就被預備,都充滿著生命的價值和活生生的使命。而解開這個封印的鑰匙,最能感受和經歷到的就藏在母親清晨熬粥的香氣裡,並父親深夜守候的燭光中。

正如東海再洶湧的波濤,也終將在朝陽下化作璀璨的碎金,真正的救贖永遠始於不離不棄的守望。所以說當《哪吒2:魔童鬧海》撕開神話的瑰麗外衣,將最尖銳的情感刺入觀眾心臟。

當殷夫人的血滴在哪吒身上最後成為一顆金丹的時候,我們終於懂得:當所有人都教你如何戰勝命運時,只有父母在思考如何成為你的命運。他們不計算代價的擁抱,不解構因果的信任,不權衡得失的犧牲,才是破解所有詛咒的終極恩典。而真正的救贖也就因此而冉冉升起,就是有人甘願把心剖成碎片,也要為你鋪就生路。

東海依舊暗潮洶湧,但陳塘關的萬家燈火中,總有一盞是為迷途者長明。這盞燈就是用母親的心血作燈油,以父親的骨血為燈芯,它的光芒不渡蒼生,只照歸途。因為真正的救贖,從不在波瀾壯闊的史詩裡,而是在某個最極端的環境中,父母付上生命的代價也要完成的那個擁抱。

04 終極解決方案

但悲劇的是,現實永遠都是充滿遺憾的,所有人之所以被感動到淚崩,本質是知道卻做不到、想要卻得不到。

640_10.jpeg

所以,只有當我們追根溯源,真正回到真理的面前,看到這一切的問題都是與人類始祖犯罪的惡果,我們才會有出路和希望。亞當夏娃犯罪之後的惡果是: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愛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

對男人和女人來說這就是極度可怕的審判,而上帝的目的是要讓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去認識祂、並依靠祂。

“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女性對於孩子天然的焦慮,其實本質來自於原罪的捆綁。母性的愛裡面對孩子無微不至的呵護,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但最自我中心基礎上出來的愛,就是轄制和捆綁、孩子就成了媽媽安全感的替代品。

“你必戀慕你丈夫”,就變成溫柔的轄制,想要控制丈夫,管理丈夫,結果就因為在對孩子的焦慮和對丈夫的期待中,女人就成就了自己的不幸。

“丈夫必管轄你”,管轄的原文是“統治、掌權”的意思,就是所謂“大男子主義”的根源。

所以這些問題想要有答案,不是靠心理學和各種不同的道理可以解決的。想要真正得到答案,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徹底的認罪悔改;只有唯一的方法,就是接受耶稣基督的救贖,成為新造的人!只有在救恩裡面的家庭,因為有耶稣的愛成為土壤,父母對祂感恩的態度才會成為種子,才會讓孩子在主的愛中健康的成長。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方法和道路,因為一切的道理、知識、方法都不過是無花果樹的葉子,根本不可能遮住因罪而來的羞恥!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路客何

 


本文純屬作者觀點,不代表角聲佈道團立場與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