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班鳩
自上年四月起德州州長阿博特與當地應急管理部(TDEM)官員就開始用巴士和飛機將從美墨邊界所捕獲的非法越境者送往紐約市及各大民主黨城市,來抗議民主黨的非法移民政策。
隨着2020年特朗普總統以公共衞生防疫頒佈去迅速驅逐非法入境者的“第42條法案”於5/11/23終結,本週每天破萬偷渡客在邊界被捕,已經遠超於可收容的2.8萬人數上限。
偷渡者從哥倫比亞進入巴拿馬,希望抵達美國。(美聯社)
其實美國這幾年經濟不景,偷渡人數已降到每年平均大概50萬。可是中南美經濟、政治、治安因新冠疫情變得不穩定走下坡,所以很多西語裔家庭為追求美國夢,不惜攀山涉水到墨西哥邊界伺機越入美國境。自五月初以來就破紀錄超過18萬人紥營聚集於各個美國南部城市。
非法移民討論議題涉及範疇甚廣,包括家庭人道立場權益、國內農業經濟、社會公共措施及福利、醫療保險及服務系統、社區種族相處及衝突等各類型挑戰。可惜兩黨不時以非法移民為政治對陣籌碼,未能踏實嘗試去達成共識處理。
“第42條法案”失效所引發的非法潮,不幸剛踫上2024年預算提案及提高國債上限的博奕張力,國會更難在這刻冷靜從詳計議,合力訂出一套可行又長遠舒緩非法移民的政策。
與此同時紐約市自五月初已接收了1.5萬非法民,而每天還是繼續有大概500人到步。根據紐約獨立預算辨公室統計,平均每一個非法移民基本起步費就花費納稅人$1,900。令人憂慮的是紐約市現今的經費及各類公共措施,能否承擔得起絡繹不絕的非法移民家庭湧入呢?

移民在等待開往布魯克林雷德胡克人道主義救援中心的巴士。(照片:GIULIA MCDONNELL NIETO DEL RIO)
筆者作為幫助非法移民申請1987年大赦的工作人員,對曾長期委屈在黑暗中默默苦幹的非法移民深表同情,盡力使他們脫離二等公民的身份。可是面對現今在紐約受惠卻心存權利感,要求各樣厚存的一小撮非法移民,我並非缺乏同理心,而是沒法認同他們的態度及所為。非法偷渡若為移民政策所容許,豈對其他按正規等候已久移民的申請者不公平?期望美國移民政策可以不矯枉過正。
哥倫比亞和巴拿馬邊境交界的達連隘口與叢林是一條極具危險的偷渡路徑。
近年來,這裡的偷渡者隊伍中赫然出現了中國人的臉孔。(圖:bo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