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聶伯河,流經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母親河。奔騰着、滋潤着烏克蘭廣闊肥沃的黑土地,孕育了燦爛的基輔羅斯文明;也承載着數千年歷史的恩怨與變遷。如今的第聶伯河,雖波濤依舊,卻再度陷入侵略戰爭的殘酷蹂躪之中。
兩烏克蘭畫家的名畫
想起了一幅19世紀的繪畫作品,《第聶伯河上的月夜》。出生在烏克蘭的馬裡烏波爾的畫家庫因芝,以他獨特的視角和筆觸,選用一種粉綠色來畫出月光,看上去似乎不可思議,但整體看上去,顏色卻非常地和諧,第聶伯河靜謐地躺在深暗色的河床中,月光如瀉,映照出寧靜與祥和的抒情氣氛,將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對和平的期盼,描繪得淋漓盡致。
《第聶伯河上的月夜》
同時代,另一位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列賓,俄國巡迴展覽畫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出生於烏克蘭的哈爾科夫,畢業於彼得堡美術學院。他的畫作多以歷史畫、風俗畫和肖像畫為題材,關注社會現實,用畫筆反映人民的貧窮苦難,及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其代表作品有《伏爾加纖夫》、《意外歸來》、《札波羅熱人寫信給土耳其蘇丹》等。
哥薩克人的自由精神
《札波羅熱人寫信給土耳其蘇丹》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品基於1676年一場戰爭及後續政治鬥爭的史實而創作。當時,生活在烏克蘭第聶伯河畔紮波羅熱的哥薩克人,在一場反侵略戰役中,擊敗了奧斯曼軍隊。此時奧斯曼帝國皇帝穆罕默德四世,卻反過來要求哥薩克向自己臣服。這幅畫描繪的就是哥薩克首領和將士們,對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四世所下最後通牒,群情激昂地書寫回信的場景。
畫中的哥薩克們,他們的神情或詼諧、或憤怒,充滿了對強權的蔑視和對自由的渴望。列賓也同樣仰慕哥薩克人那種無拘無束的自由精神,他曾說過:「果戈理所描寫的一切都是真的!這群崇高的人!沒人能如他們一樣擁有如此自由、平等和友愛。」
《札波羅熱人寫信給土耳其蘇丹》
《札波羅熱人寫信給土耳其蘇丹》,不僅是一幅傑出的藝術作品,也是研究烏克蘭歷史和文化的珍貴史料。它反映了烏克蘭人民在歷史上長期遭受壓迫,但始終保持着不屈不撓的精神。
2024年4月18日,烏克蘭國防部發佈了一張烏軍戰士的擺拍照片,這張照片所模仿的,正是列賓所畫的這幅名畫。其寓意毫無掩飾地展現了烏克蘭人民,在澤連斯基總統的領導下,不畏強權、頑強抗爭的國家精神。
戰爭帶給人民深重苦難
第聶伯河,是俄、烏人民共同擁有的母親河,如今兩國卻六親不認,兵戎相見。這場由做着沙俄霸權帝國夢的獨裁者普京,發動侵略的不義之戰,給兩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放眼望,烏克蘭一座又一座的城鎮和村莊被摧毀為廢墟,無數家庭流離失所,兩萬多名兒童被綁架,平民和士兵死傷高達70多萬。同樣可憐的俄羅斯平民和士兵被統治者強行捲入這場戰爭,死傷更超過百萬。這種不人道的霸權及侵略行徑,是對民主、自由世界的嚴重挑戰,也為俄國人民帶來無盡的災難。人們希望和平能早日降臨,讓這條兩國共有的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
世界文明價值體系受損
川普身為一位精明商人出身的總統,以商人的算計來施政,為了所謂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極其功利地對待和處理世界時局,尤其體現在俄烏這場不道義的戰爭中。他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說成是「衝突」,把受侵略和蹂躪的烏克蘭說成是「戰爭的發動者」,把在艱難處境中領導烏克蘭人民抵抗侵略的澤連斯基總統說成是「獨裁者」;而對真正發動戰爭的獨裁者普京,從未有片言譴責,甚至在聯合國大會上與侵略者站在一邊。聯合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週年的紀念日大會上,有個提案,譴責俄羅斯發動侵略戰爭,要求俄羅斯無條件撤軍,歸還強佔的烏克蘭領土,美國竟然投下了反對票。
這是川普政府的一個張伯崙式的羞恥日!
AI作品《戰爭與和平》
儘管這不能馬上摧毀國際社會認可的普世價值體系,但已經削弱和損害了這個價值體系的基石。無論以怎樣的理由,在紛亂的世界時局中,美國這個曾經的自由民主燈塔,因為特朗普政府的這個作為,將會使其黯然失色。
現代世界的文明體系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民主自由國家的先賢們努力建立起來的國與國之間的和平及安全準則,每個國家都享有獨立自主的權利,任何國家不得侵佔或分割他國領土。侵略戰爭就是非正義的戰爭,侵略者不能夠得到獎賞,不能夠被鼓勵,並且要得到懲罰。這個價值觀若被打破,或被摧毀,世界就會迅速墮落到弱肉強食、野蠻社會的叢林當中。
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記得有一位傳道人,在俄烏戰爭爆發一週後,曾寫道:「瘟疫、戰爭、火山、地震圪此起彼伏的災難,如果沒有把人心喚回到加利利海邊那一句『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面前,一切的災難都沒有意義,戰爭將無休止地捲土重來。」
「真正的救贖,不是美歐乃至全球烏托邦式的和平夢想,而是一個個具體的人,從罪之黑暗走向義之光明;真正的救贖,需要的不是靠征服和壓制換來的花好月圓,而是要各自披上麻衣的憂傷痛悔;真正的救贖,不是一時的戰爭平息,而是對所有過失的全然救贖;救贖,與一顆驕狂的心毫無關係,唯有謙卑的人能得着。
俄烏戰爭打了三年,只有人心從痛苦、焦灼、憤怒、絕望走向敬畏,才有機會脫離災難的泥潭,迎來唯一的救贖曙光。否則,一切只是「災難的起頭」,天堂與地獄的門時刻洞開,趁着還有今天,回應上帝的那句呼喚,「回轉離開惡道吧!何必滅亡呢?」
第聶伯河水依舊流淌,它見證着歷史,也承載着希望。我們祈禱,掌管歷史進程的上帝賜下和平,讓烏克蘭這條母親河,能夠早日迎接和平的曙光降臨。
求神憐憫偏行己路的罪人,讓他們看清自己的本相,悔改吧!
求神憐憫世上的君王,成為和平之君,悔改吧!
向施救贖的主悔改,「叫一切信祂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