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1954年開始在中國江蘇省徐州市疾管中心任公共衛生防疫醫師工作,後在浙江省級大學、專科院校從事預防醫學教師、高級講師至1989年退休,之後返聘十年,總共45年。在上帝的恩手中如今我已有95歲。從退休至今的25年中,我是如何度過退休生活的?概述如下:
一、老有所學
按照「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的要求,退休後仍要學習。退休後有更多時間閱讀書籍,因為浪費光陰就是浪費年日,也是浪費上帝給我們的時間。我十分喜歡閱讀教會名人的書刊及傳記,如約翰本仁的《天路歷程》;宋尚節的《靈歷集光》、《我的見證》和《失而復得的日記》;劉翼凌的《宋尚節傳》;史蒂亞的《摯愛中華旄戴德生傳記》;《馨香的沒藥──蓋恩夫人傳略》;考門夫人的《荒漠甘泉》;倪柝聲的《正常的基督徒生活》;還有《王明道文庫精選》;《與神同行》、《俞成華醫生軼事》等等。這些書刊都有益於我屬靈生命的成長。
二、老有所用
退休後不能閒着,要發揮餘熱。在上帝的恩手帶領下,依照身體狀況,我儘量安排時間寫一些書。幾年來,我在認真閱讀《聖經》的基礎後,收集詞目2645條。主要選自《聖經》常用的詞彙、人、地、事、物。先後編寫了《簡明聖經辭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收集《聖經》全部單字3215個(包括常用字和難字,其中難字約800個);《聖經》中常用詞彙920個(包括名詞淺釋、人名及地名),編寫了《聖經簡明字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出版)。
為了預防疾病,結合我的專業,與畢業後工作多年的學生共同編輯《治病不如防病》(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為了身心靈的健康,編寫了《身心靈健康與人生》(澳洲道光基金會出版)。依靠主耶穌的恩典,先後編輯《創世記導讀與問題解答》、《馬太福音導讀與問題解答》、《約翰福音導讀與問題解答》、《羅馬書導讀與問題解答》、《啟示錄導讀與問題解答》等。此外,在《中信》月刊、《號角月報》(澳洲版)、《生活月刊》也刊登有關信仰、健康方面的文章300多篇。
三、老有所信
人不能不吃飯,也不能不呼吸,否則不能生存。身為基督徒也不能不禱告、讀經,因為禱告猶如呼吸,《聖經》是生命的食糧,要使屬靈生命成長就必須要禱告、讀經、參加教會聚會。尤其對退休人士來說,有更多時間可以用在這方面。我每天早晚能用較多時間為教會、為福音、為有難處的弟兄姊妹代禱。我參閱有關資料,17、18世紀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牛頓早就給過答案:「我們應該把上帝的話旄《聖經》,看為至高無上的神學。」「我花在研讀《聖經》的時間,遠超過研究科學用的時間。」
四、仰望耶穌
《聖經》教導我們要「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希伯來書》十二章2節上)「仰望耶穌」雖然只不過四個字,但整個人生秘訣都藏在其中。我們在世一日,就要仰望耶穌一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仰望耶穌。不要因回憶往事或憂慮將來而轉移我們對耶穌的視線,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腓立比書》三章13節下)我們不知明天如何,但知耶穌掌管明天。祂說:「你們需要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馬太福音》六章32下-34節上)
我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出入要平安。我每次外出時,都仰望耶穌保守我,使我平安出去平安返家;更要仰望耶穌使我在真道上站立得住,行在上帝的心意當中。每日每時都要仰望耶穌的同在,仰望耶穌使我非常喜樂。
五、參加聚會
遵照《聖經》「不可停止聚會」的教導。由於我是退休人士,有更多時間參加教會的聚會,我每逢主日都要參加上午及聖餐(擘餅)記念主的聚會;參加每逢週四上午的守望禱告會;另外還參加每月一次的中老年團契聚會。每次聚會中見到上帝與我們同在,弟兄姊妹彼此代禱,彼此關心,彼此扶持,受益匪淺。
六、生活規律
退休後生活有規律很重要,我體會到:儘量早起床,準時睡。一般在早晨七點起床,晚上十時許睡覺為好,多年來我都是這樣實行的。具體說,七點醒來後我先禱告,讀幾章《聖經》,然後起床。晚上九時許,先讀幾章《聖經》及《荒漠甘泉》、《活水》等靈修書籍,禱告後睡覺。早上一般九點吃早餐,餐後在院子裡散步,12點半左右午餐,晚餐在下午六時許,在其間閱讀書刊或寫小文章。由於養成規律生活,使我的生活不枯躁、不緊張,能依賴主耶穌的恩典度過每一天。
七、預防保健
預防保健是預防疾病和增進健康,提高身體健康水準的重要措施。退休人士需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保持身體健康非常重要。如何做到這一點?我認為需要學習一些有關預防保健的常識,例如,保護自己的眼、耳、手、腰、腿,以及常見小傷小病、飲食衛生、老年常見疾病的防治等方面的常識。
主耶穌教導說:「你們是世上的鹽圪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章13-14節上)《聖經》教導我們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係,要追求和睦,學習饒恕,並包容接納。根據《聖經》的教導,我將這些努力實行在生活中。上帝也確實恩待我,使我能較好地處理多面向人際關係,與家人、學生、友人、教會弟兄姊妹等友好相處,互相關懷。
我掌握一些按摩、簡易防病治病的方法。有朋友或弟兄姊妹遇到某些疾病時,我會給他們做初步處理,或教導他們簡易防治的方法。我曾用簡易方法處理單側鼻子不通、胃痛、下肢靜脈曲張等,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教會中老年團契中,每年安排三次健康講座,由我講解預防保健方面的常識,使退休人士、老年人能保護自己的身體,促進健康。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安度晚年,更能互相幫助,榮神益人。
八、喜樂的心
每當我讀到「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十七章22節)我認識到若能靠主常常喜樂,猶如常常吃「補品」,身體必定更健康。心靈與身體密不可分,心理對生理的影響很大。心靈若喜樂,生活品質提高,生存的意志旺盛,身體也跟着健康,尤勝良藥。我體認到信主的人即使遭遇困苦或疾病,也堅持在主裡面喜樂,就會產生安慰和加強身心靈的力量。喜樂往往產生其他療法所達不到的效果。不只要經歷內心的喜樂,也要靠主常常喜樂,因為這樣的喜樂不是人所能製造出來的,是聖靈所結的果子。「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五章22-23節上)
總之,在我的退休生活中,經歷了上帝給我的平安喜樂,願將一切榮耀全歸於愛我的主耶穌。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