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力與天國 澳洲 2025年4月

做基督徒若有一段時日,相信對耶穌的「比喻」不會感到陌生。比喻,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來教導一些比較抽象的觀念。

善用想像力

記得小時候,經常會聽見有人用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裡的故事來教導做人做事的道理。耶穌在祂的教導裡面,也經常運用到比喻。只是耶穌的比喻教導的不是屬世的道理,而是天國的事情。

教學時能用比喻,是相當高明的傳授技巧。因為故事能讓人更容易明白、更容易記憶。我們聽講道的時候,對於一些說教的東西可能左耳進、右耳出。但講道裡面的故事,卻能讓我們記憶猶新。

故事能有這樣的功效,因為故事可以激發人的想像力。「想像力」是一個重要的官能,也是神賜給人們一個美好的禮物。幾年前北美有位人文系教授寫了一本書,書名叫做《扼殺你孩子的想像力的十種方式(Ten ways to destroy the imagination of your child)》,用的是反面的文學技巧,來表達孩子想像力的重要。想像力若能善加運用,不但能讓我們更明白真理,也能更感同身受。

令人印象深刻的講道

很多教會歷史偉人都有非常豐富的想像力。中國的知名佈道家宋尚節牧師,在講道時甚至還會拿道具增加效果。有一次他把一個棺材放在講台上,說人人都有一死,要趕快信耶穌!讓當時的人感到相當震撼,也印象深刻。英國佈道家懷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的講道,也很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他有一次講道,說犯罪的人就好像一個瞎子,在懸崖旁邊行走卻不自知,一不小心,就掉了下去。聽眾當時聚精會神地聽。當他說「掉了下去」的時候,所有人都驚跳起來,大喊「小心!」好像身歷其境一樣。當時在場還有一位公爵,雖然不是基督徒,但對這場講道印象深刻,跟人寫信時還大大讚揚懷特腓德的講道。

引人入勝的比喻

耶穌是一位最偉大佈道家,他在教導的時候,也會用比喻來激發人們的想像力,帶來震撼的果效。耶穌最引人入勝的比喻,或許是《馬太福音》十三章44至46節有關寶貝的比喻。這個比喻雖短,卻把天國無與倫比的價值活化了出來。耶穌說:「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我們有時候會無意間遇到一些驚喜。走路的時候看見地上有張二十元鈔票,逛街的時候看見最喜歡的唱片在打折,都會讓我們眼前一亮。比喻裡的人就像這樣,他是發現了一件稀世珍寶埋在地裡,想必是萬分激動。為何寶貝會埋在地裡?因為古時沒有銀行,如果要存錢,最保險的地方就是埋在地裡。但因為搬家、戰爭等各種原因,埋寶藏的人離開了,可能不再回來,這件寶貝就永遠埋在地裡,無人知曉。直到有人無意間撞見。

天國的價值

發現寶貝的人,可能是幫人耕田的農夫。他挖到寶貝之後,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經文沒有涉及寶物是否應該歸給地主的問題,可見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人看出寶貝的價值,以至於為了得到這個寶貝,他寧願放棄其他一切所有的。不只這樣,他還「歡歡喜喜」地去買。一個年輕人如果傾家蕩產地去買一樣不太有價值的東西,我們會認為這是玩物喪志。但一個務實的農夫會做出這樣激烈誇張的舉動,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真的是撞見了一樣稀世珍寶。他為了這個寶貝,即使失去其他一切,非但不覺得是一個損失,而是撿到了一個天大便宜。

耶穌說天國的價值就像這樣。天國何等美好,要我們變賣一切所有去換也是值得。天國裡有永生、有榮耀、有名分、有真理、有亮光、有引導、有次序、有喜樂、有平安。更重要的,是天國裡有愛:聖父因愛賜下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因愛替我們在十架上捨命,聖靈因愛願意陪伴我們,幫助我們成聖,與我們同行直到永遠。世上短暫易逝的金錢、學歷、人脈、榮譽,跟這些永恆的天上珍寶相比,豈不就像海市蜃樓,比灰塵還不如?

短短的比喻,能道出天國許多寶貴的道理。比喻裡的那人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他是明眼人,也是智慧人。今天我們也能得到天國作我們的寶貝。只是我們也要去變賣一切所有的,也就是要對世界的誘惑、肉體的情慾和魔鬼的攻擊說「不」。即使這樣做會讓我們在世人眼裡看來「一無所有」,實際上我們「卻是樣樣都有」。如果你還不願意換得這個寶貝,可能表示你還沒完全明白天國的價值。願神讓我們都擁有比喻裡那人的眼光,以至於能「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並為祂能「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着基督」。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愛的傳遞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