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

探索人間淨土──費沙島

AU-C2503-06

近日,我和好友們踏上了一場三天兩夜的探險之旅,從雪梨飛往昆士蘭的哈維灣(Hervey Bay),再轉乘登陸艇改建的渡輪前往費沙島,體驗這座世界最大沙島的獨特魅力。近日,我和好友們踏上了一場三天兩夜的探險之旅,從雪梨飛往昆士蘭的哈維灣(Hervey Bay),再轉乘登陸艇改建的渡輪前往費沙島,體驗這座世界最大沙島的獨特魅力。

費沙島(Fraser Island),又名「K'gari」,意為「天堂」。這座島嶼長約123公里,寬22公里,面積約為新加坡的三倍,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其名稱源於1836年擱淺於此的蘇格蘭船長詹姆斯及其妻子伊莉莎白·費沙(James & Eliza Fraser),伊莉莎白被當地原住民救起並生活了一段時間,回到歐洲後,她的經歷引發了外界關注。

奇幻沙島與熱帶雨林

這片壯麗的沙島,是地質變動使火山岩與沙子堆積而成。島上擁有全球唯一生長於純沙上的亞熱帶雨林,沙丘、湖泊、海灘相互交織,形成獨特的景觀。白色細沙構成了壯觀的沙丘,而生長在其中的桉樹、蕨類及鳳尾蕉,則為島嶼增添了幾分綠意。

生態奇觀與野生動物

島上棲息着豐富的野生動物,其中最知名的是澳洲野狗(Dingo)。此外,海洋環繞着各種海洋生物,如海龜、鯊魚和多種魚類。內陸溪流與湖泊則孕育了蛙類、蜥蜴與各種鳥類。這裡的植被適應了沙質環境,為動物提供棲息地。

翠鳥灣的浪漫夕陽

傍晚時分,翠鳥灣(Kingfisher Bay)的長堤上,人們或悠閒垂釣,或靜坐欣賞落日。金橘色的晚霞映照在海面,波光粼粼,如鋪滿金箔的畫布。微風輕拂,帶來海洋的氣息,讓人感到寧靜與滿足。

75浬沙灘的疾馳快感

島上著名的75浬沙灘(75 Mile Beach),不僅是天然公路,遊客可駕駛四驅車以80公里時速飛馳,享受無垠沙灘與遼闊海景帶來的自由感受。同時,這裡也是釣魚與露營的理想地點。

幻彩教堂山的壯麗色彩

彩色沙丘是一座因風蝕而形成的沙岩峭壁,內含24種礦物,因氧化作用呈現72種色彩,宛如斑斕的藝術畫。陽光變化讓沙丘色彩層次豐富,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瑪西諾號沉船遺蹟

1905年建造的「瑪西諾號(Maheno)」郵輪,曾是紐澳間的豪華交通工具,後成為軍事醫療船。1935年,它因颱風擱淺於費沙島,戰時還曾作為轟炸靶船。如今,其鏽蝕的殘骸靜臥沙灘,成為島上的歷史見證。

愛麗泉的清澈溪流

愛麗泉(Eli Creek)是一條清澈淡水溪,每小時輸送四百萬公升水流,是東海岸最長的溪流之一。人們可在此漂浮、嬉戲,沿着溪岸漫步,欣賞原始亞熱帶植被與壯闊海景。

百年伐木業的興衰起落

19世紀中期起,費沙島成為木材產地,珍貴的緞樹(Satinay)因防蟲特性而名聞全球,曾用於蘇伊士運河及倫敦港修復工程。中央車站(Central Station)曾是伐木業中心,今日則成為旅遊景點,展示島上的生態與歷史。

麥肯齊湖的夢幻水景

費沙島擁有42個懸湖,其中最著名的是麥肯齊湖(Lake McKenzie),其湖水純淨,僅由雨水補給,與外界水源無直接連接。湖水層次分明,從淺藍到深藍交錯,環繞湖泊的白色矽沙,觸感柔軟,被譽為天然的美容聖地。

與自然共存的智慧

費沙島不僅是旅遊天堂,更是自然與歷史交織之地。這片島嶼仍保留着原住民Butchulla族的智慧與規則:「分享資源、尊重環境、修補傷害」。這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使得費沙島仍維持着純淨的原始狀態。

正如新自然農夫鮑伯·肯那德(Bob Cannard)所言:「我們應該以平等的態度對待自然,避免與其對立。」這趟旅程讓我深刻反思:我們是否也應以愛與尊重回應這片孕育我們的土地?

這次的旅程,讓我深深體會到費沙島的神秘與壯美,每一處景色都令人驚嘆。當渡輪離岸,回望這片純淨天地,心中滿是敬畏與感恩。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