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一段秘密 澳洲 2025年02月

炎炎夏日的一個週五夜晚,布里斯本道旺浸信會的大廳裡,燈火通明,座無虛席,熱烈的氣氛甚至蓋過了室外的熱風。

他們回來了!正在做宣教分享,台下眾弟兄姊妹都聚精會神地聆聽,他們講述過去一年裡,在那個因敏感而不能透露的國家,為福音所經歷的種種危險、艱辛、堅韌和喜樂的日子。

他們是誰?請回看本報2024年2月的報導《新年出征記》。當時,為了他們的安全,文章隱瞞了所有人的真實姓名。如今,儘管因為目的地還有宣教士在而不宜公開,但有些秘密是可以公諸於眾的了。

宣教士是張順牧師的女兒和女婿

讓我們回到道旺的禮堂。去宣教的那對年輕夫妻,是張順牧師的女兒和女婿。他倆去的地方,是偏僻的鄉村,藉着教英文、幫人做物理治療等技能,他們很快就融入到當地社會之中,一邊學習當地語言,一邊利用各種契機,傳講耶穌救恩的福音。

當地人有個重大節日,叫「古爾邦節」。村民們到了這個日子,就會宰殺牲口,象徵獻祭給神。由於村民不清楚其中的意義,只是照着傳統行事,每逢到了日子,就宰殺牲口,將一部分留作自家食用,另一部分派發給其他人享用。

雖然大部分穆斯林社會都有宰殺羔羊獻祭的傳統,但只有《聖經》記載,揭示其中意義。

《希伯來書》十一章17節,就高度概括了這段歷史的意義所在:亞伯拉罕因着信,被試驗的時候,就把以撒獻上;這便是那歡喜領受應許的,將自己獨生的兒子獻上

年輕的宣教士,就一邊參與村民的盛事,一邊用《聖經》經文,解釋耶穌基督為什麼要成為我們的替罪羔羊,獻祭背後的真實意義在哪裡。如此啟發,並慢慢扭轉村民的觀念,從不明就裡的傳統宗教,逐漸了解耶穌基督一次獻祭,完成永遠救贖的深遠含義:「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三章16節下)

新婚夫婦怎敢到危險之地宣教

張牧師謙卑地認為,主要是孩子們順服了神的呼召。作為傳道人的家庭,張順牧師夫婦為孩子們的成長,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從小就根植在有信仰的土壤裡。

牧師夫婦帶領女兒,從小就養成喜愛讀經和靈修的習慣,到唸中學後,還每年送她去參加為期一週的培靈團契,同時也鼓勵和支持女兒,參加各種團契活動,總是將服事上帝的事情,放在生命的第一位,並且持之以恆,從小學一直堅持到大學畢業,這樣的習慣從未改變。

張師母也謙卑地表示,他們家所做的,每一個普通有信仰的家庭,其實都能做到,就是不把孩子當作是自己擁有的財產。不少家長,往往喜歡將自己未了的心願,寄託在孩子們的身上,但師母卻將孩子的空間留給神,總是想方設法幫助孩子校正他們人生的方向,對神的呼召,即使明知危險,也毫不退縮,絕不阻擋。

對女兒新婚就遠赴異國宣教,而且是危險的地方,當父母的會不會擔心?

「當然會了。」張牧師接過話匣子,語氣很平靜地說,到了真的要像亞伯拉罕那様,為順服上帝的旨意,而獻出獨生子以撒的時候,對任何家長來說,都是需要學習的功課。

就說去年8月吧,女兒被野貓咬傷,過敏導致全身腫脹,張牧師夫婦見照片就非常擔心,恨不得立刻飛過去接女兒回來。然而,他們所能做的,就只有禱告,完全順服上帝在孩子身上的帶領和旨意。

正因擁有相信神主權的堅定意志,有張牧師夫婦敬虔教導的培養,他們的女兒和女婿才有這樣的勇氣和能力,踏上向異邦人宣教的順服之路。

經過一年的摸爬滾打,年輕的宣教士夫婦已經熟悉了當地環境和所需的東西。他們回來,就像遠征的航船,靠港加油和補給一樣。他們計劃有針對性地學習更多專業知識,同時也要到神學院加強裝備自己。等到靈裡面「加滿了油」,身上也穿戴好「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年輕的夫妻仍要回到老地方,將青春獻給宣教,生命獻給上帝。

願上帝祝福他們!@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