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家人:得冰島弟兄 澳洲 2025年02月

在黑夜中,尋找耶穌的真光,神應許他,尋找就尋見。

說到家,可能很多人會聯想到,在一個屋簷下的爹媽、子女和兄弟姊妹;有誰想過,在浩瀚的蒼穹之下,我們地球人本就屬於一個家?

本屬一個家  等浪子歸家

根據《聖經》的記載,上帝起初只造了亞當和夏娃兩個人,之後又祝福了他倆的後代,使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子孫孫,繁衍更多後代,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參《創世記》二十二章17節)

大洪水之後,挪亞的後代,儘管已經人數眾多,但仍是同一個家族成員,說着同樣的語言。直到他們策劃要造一座通天的高塔,企圖憑自己能力,建立起自己的秩序。這種圖謀與上帝最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使人與祂同工、實現祂的秩序,這樣的設計背道而馳,於是,上帝就變亂人們的口音,並遣散到世界各地謀生,逐漸演變成不同民族和國家。

儘管如此,上帝知道,人類無法依靠自身能力,建立秩序;靠自我意志壘砌的高塔,只會帶來無止境的爭端和解不開的混亂。因此,上帝差遣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降世,為我們受罰,替我們贖罪,展開祂的救贖計劃。

上帝依舊認定天下所有人,都是祂創造的兒女,而且,祂接納我們的心扉也一直敞開着,等待着我們浪子回頭,就如《聖經》所說那樣: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着;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緊接着,經文進一步強調:

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馬太福音》七章9-11節)

是的,凡求祂的人,上帝都看顧,這在現實中是屢見不鮮的事。不久前,我就碰到一樁美好際遇。

AU C2501 01 1

冰島導遊呂弟兄,向天父敞開心門

遇冰島弟兄  得稱兄道弟

話說去年11月,我們去了趟冰島旅行。我們旅行都有行前上網收集當地資訊、規劃好行程路線和景點取捨的習慣。沒想到,就這樣認識了一位居住在冰島、從事導遊和旅舍業務的華人吕弟兄。他很渴慕神,一直在尋求神,然而,那邊不僅華人稀少,信主的華人更是鳳毛麟角,反倒讓一些似是而非的宗教趁虛而入,在那裡立足。

吕弟兄看見有「耶和華」的名字,以為真的尋見了,誰知接觸幾次後,他發現那些宗教不太對勁,便主動退了出來。不難想像,當時的失落感,是如何地令他沮喪。

然而,愛祂的上帝,怎會撇下祂不管呢?於是,我們便在這種機緣巧合下,互相認識,並有相逢恨晚的親切感。因為,傳福音是我們做「千遍萬遍也不厭倦」的事情,聽福音又是他在「眾裡尋他千百度」的追求,我們剛好一拍即合,稱兄道弟,滿心喜樂。

為了能幫助他認識主耶穌的真道,我們還邀請了基督教角聲佈道團在紐約的葉貴華牧師,透過網路連線,一起查經、分享和禱告,葉牧師還為他準備好了洗禮訓練班的課程。

我們鼓勵他在「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基礎上,努力使自己成為撬動屬靈冰山的那一個支點,將來在冰島做一隻跟隨主的領頭羊,帶領眾人尋找並認得回家的路。

儘管,冬季也是一個繁忙的季節,然而,他始終堅持在尋找的路途上,一步一腳印地走向心中永恆的家園。

聖誕節前夕,他收到一位遊客姊妹所作的一組短詩,配合《聖經》經文來藉景抒情,他讀後如獲至寶,甚是喜歡,便發給我們來分享,以此表達他找到心靈歸宿之後,這一個月以來精神面貌的改變:

熔岩如火河穿梭大地:「諸山見耶和華的面,就是全地之主的面,就消化如蠟。」(《詩篇》九十七篇5節);

在古佛斯與斯科加瀑布的薄霧間,彩虹高懸,那是主的應許:「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創世記》九章13節)

高地之巔,溫泉汩汩流淌,在荒蕪之地賜下生命的甘泉:「我要在淨光的高處開江河,在谷中開泉源。」(《以賽亞書》四十一篇18節上)

風暴雕刻祢的峻美山嶺:「火與冰雹,雪和霧氣,成就祂命的狂風。」(《詩篇》一百四十八篇8節)

在風雪中,人是多麼的渺小,神是多麼的偉大,我們只能依賴神:「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言》三章5-6節)

我們期待,在新的一年裡,這位身在冰島的弟兄,能早日受洗,並在那遙遠而冰冷的國度,為主敞開一扇溫暖的大門,讓來來往往的遊客,都能住進有永恆、有真愛、有信靠、有親情的大家庭裡面。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