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倫樂: 我幫你啦! 澳洲 2024年09月

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意思是說,與其送魚給別人,不如教會他怎樣捕魚。道理其實很簡單,大家都懂,一條魚只能解決一時之需、燃眉之急,但長貧難顧,要讓人永遠有魚吃,那就要讓他學會捕魚的方法。

讓孩子養成做家務的習慣

這個人人皆曉的道理,執行起來殊不容易。女兒小時候,對所有事情都充滿好奇心,總喜歡幫大人做事,口頭禪是:「我幫你啦!」小至抹地,大至做飯,總有她的份兒。誰都知道,所謂幫忙,更多時是越幫越忙,但筆者好歹是唸教育,明白這是訓練孩子成長,學習承擔責任的好機會,即使要花更多時間善後,我總是欣然接受孩子的幫忙。

回頭想想,除了是因為有教育理論支持,這個信念更多是來自爸媽。從小,爸媽就要求子女們分工合作;在家裡,從來沒有人是吃閒飯的,是家中一分子就要承擔家務。爸爸即使在外辛勞工作,回到家,仍然幫忙做家務,從不會讓媽媽孤軍作戰。潛移默化,有了自己家庭後,我也會要求家人承擔家務,即使女兒放假回家,仍然要負責洗碗、整理房間及幫忙做飯。

見過一個家庭,母親在火爐般的廚房內「身水身汗」(即滿身大汗)的準備晚餐,坐在外面「歎冷氣」(即享受空調)的子女,不但不幫忙,還把好吃的不斷往嘴裡送,到母親端出最後一道菜時,桌上已杯盤狼藉,而吃喝飽足的,已藉詞有事要辦,準備離場。這對我來說,是匪夷所思的一幕,勞苦功高的,反而要吃剩菜剩飯;一家人吃飯的意思,蕩然無存。

聽過一個令人心寒的故事:子女回家過節,母親在廚房做飯,為免油煙飄出客廳,子女忙不迭把廚房門關得嚴嚴實實,外面的在享受空調帶來的涼快,渾然忘記在廚房內煎熬的母親,在關門的一刻,母親心碎了。

其實,這跟我們平日怎樣教導子女有關。昔日,我們為免麻煩,覺得唸書、工作比幫忙做家務更重要,從不讓子女插足家務,久而久之家務便與他們無關,他們在家只是過客,是消費者,到父母發現孩子對家務漠不關心,眼中只有自己,便為時已晚,更甚的是影響將來的家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還以為是理所當然。

重視家庭觀念的阿米什人

最近參觀了一個阿米什人(Amish)聚居的地方,讀了一些關於阿米什人的研究,筆者特別欣賞他們對信仰的堅持及濃厚的家庭觀念。阿米什人最廣為人知的特點就是堅持不使用現代科技──不用電力、手提電話、汽車、洗衣機等,對任何可能造成誘惑、破壞家人關係及信仰的新事物保持懷疑態度,寧可不用,堅持過簡單樸素的生活。

孩子從小就跟着父母幹農活、做家務,除了自己的事,更輪流到別的家庭幫忙,切實實踐彼此相愛。基督信仰就在不知不覺間在孩子心中萌芽,茁壯成長。值得一提的是,阿米什人不是世襲,16至23歲之間的阿米什青少年們在受洗前會獲得「野放(Rumspringa)」的機會。大約一年時間,他們不受教會管束,可以穿非阿米什服飾、使用電器、飲酒,以及嘗試一切傳統禁止的事物。經過體驗後,他們可以選擇脫離家庭、社群,融入世俗社會,也可以選擇回來受洗,加入教會,成為阿米什人。據說,大部分青少年經過考驗後,都會選擇回來,而且會更虔誠,立定心志終身服侍教會。

要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今天就要為他們創造合適的環境,堅持「授之以漁」,讓他們有樣學樣;不要怕麻煩,因為現在不麻煩,將來就麻煩了!

如果您『阿們』《號角月報》的文字和網絡事工,請考慮通過以下的小額奉獻來支持我們繼續為主作工。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爱的传递

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cchc-herald.org/